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和术后视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9-12-18何利吴勇王春芳牟荣丽王萍杨啟旻
何利,吴勇,王春芳,牟荣丽,王萍,杨啟旻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云南个旧 661000
白内障具有较高的致盲率,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不但减轻病情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的干扰,同时还能够减轻其生理以及心理痛苦。 但是术后散光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主要与切口形态、切口位置以及切口长度等因素存在关联,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散光控制措施促进患者视力提升和改善,同时使术源性角膜散光率以及术后感染风险得到有效抑制[1]。 此次研究旨意2016 年3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512例在该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其角膜散光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 共计525 眼,纳入标准如下:术前病情均经眼科检查以及常规检查确诊;入选患者具有正常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能够配合完成该次研究;排除标准如下:高度近视患者;有角膜接触镜佩戴史患者;严重眼外伤患者;青光眼患者;虹膜炎患者;角膜病变患者;活动性炎症患者;眼部器质性病变患者[2]。 将患者分为参考组(n=249)和探析组(n=263),参考组女性122 例,男性127例,共计254 眼,年龄28~92 周岁,平均(59.7±5.9)岁,探析组女性129 例,男性134 例,共计271 眼,年龄31~89 周岁,平均(59.9±5.4)岁。对比分析患者患眼数量、 年龄、 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同时进行眼部白内障检查,对患者眼部表面采取麻醉措施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3]。 参考组患者应用透明角膜切口,在患者10-12 点角膜缘透明角膜部位做长度约为3 mm 直线切口,深度约为角膜厚度的1/2,应用3 mm 穿刺刀刺入患者前房部位,在2~3 点部位角膜缘以15°侧切口刀做辅助切口[4]。 探析组患者应用巩膜隧道切口,在与患者角膜缘正上方相距2 mm 部位做水平1/2 板层巩膜切口,长度约为3 mm。 应用巩膜隧道刀进行分离, 直至透明角膜内部1 mm 部位,然后应用3 mm 穿刺刀刺入对前房进行穿刺,形成瓣膜状且有自闭功能的内切口,在2-3 点部位角膜缘以15°侧切口刀做辅助切口[5]。术后观察患者切口闭合情况,完成泰利必妥眼膏涂抹后包眼,为患者提供泰利必妥以及典必殊眼液滴眼,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 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处理措施。定期检查患者眼底情况、裂隙灯以及视力情况,应用电脑验光仪进行术后角膜散光度检查[6]。
1.3 项目评价
①比较手术前以及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中央角膜厚度术。
②比较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
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 周以及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s),D]
表1 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s),D]
组别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3 个月参考组(n=249)探析组(n=263)t 值P 值0.78±0.510.76±0.490.8260.0721.91±0.521.26±0.5415.2040.0191.34±0.570.81±0.5311.7630.036
2.2 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
术前以及术后1 周、术后3 个月2 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比较[(±s),μm]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比较[(±s),μm]
组别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3 个月参考组(n=249)探析组(n=263)t 值P 值531.69±24.43530.9924.520.3920.094541.92±22.43548.74±23.951.0030.059533.45±22.31531.34±23.243.2060.076
2.3 比较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视力情况
术后1 周以及术后3 个月探析组患者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s)
表3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s)
组别参考组(n=249)探析组(n=263)t 值P 值0.43±0.300.58±0.2712.2630.0400.51±0.320.66±0.3019.8200.0270.70±0.260.82±0.2816.9230.0180.86±0.280.90±0.2711.8300.049裸眼视力术后1 周 术后3 个月矫正视力术后1 周 术后3 个月
3 讨论
白内障属于眼科多发性眼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致盲率, 老年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而且近年来,该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并干扰其正常生活,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有助于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其中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治疗效果确切、术后恢复等特点,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7]。
白内障患者术前存在程度各异散光现象,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使术后角膜散光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对患者视觉功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术源性散光与切口愈合效果、切口形态以及手术切口位置等因素具有重要关联,为了使术后散光度得到降低,必须确保白内障手术切口选择的合理性[8]。 人眼屈光系统散光的主要引发因素包括屈光间质内含物质、 屈光间质轴、晶状体表面屈光率等。手术源性散光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重要影响,手术切口越小且与角膜屈光中心相距越远则术源性散光越小,手术切口越大且与角膜屈光中心相距越紧,则散光越大[9]。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能够减少手术源性散光,可使缩短患者术后角膜屈光状态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 巩膜隧道切口与角膜缘相距较远,能够减轻对角膜形态产生的影响,可防止出现干细胞受损现象[10]。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显微技术的日益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也不断向着小切口方向发展。 隧道内外切口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能够减小眼压波动,有助于取得更为严密的切口对合效果以及具有更好切口密闭性[11]。
此次研究中, 探析组术后1 周角膜散光度为(1.26±0.54)D、术后3 个月角膜散光度为(0.81±0.53)D,参照组术后1 周角膜散光度为(1.91±0.52)D、术后3 个 月 角 膜 散 光 度 为 (1.34±0.57)D,(t= 15.204、1.763,P=0.019 、0.036);探析组术后1 周中央角膜厚度为(548.74±23.95)μm、术后3 个月中央角膜厚度为(531.34±23.24)μm,参考组术后1 周中央角膜厚度为(541.92±22.43)μm、 术 后3 个 月 中 央 角 膜 厚 度 为(533.45±22.31)μm,t=1.003、3.206,P=0.059、0.076)。探析组裸眼视力中,术后1 周为(0.58±0.27),术后3个月为(0.66±0.30),矫正视力中,术后1 周为(0.82±0.28),术后3 个月为(0.90±0.27),参考组裸眼视力中,术后1 周为(0.43±0.30),术后3 个月为(0.51±0.32),矫正视力中,术后1 周为(0.70±0.26),术后3个月为(0.86±0.28)(t=12.263、19.820、16.923、11.830,P=0.040、0.027、0.018、0.049)。 结果与邹浩东等[12]学者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双焦点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性临床观察》中的研究结果相似,即术后1 周角膜散光度为(1.22±0.54)D、术后3 个月角膜散光度为 (0.71±0.23)D, 术后1 周中央角膜厚度为(550.54±25.55)μm、 术后3 个 月 中 央 角 膜 厚 度 为(527.54±24.36)μm,故,该文存在显著参考价值。
透明角膜切口以及巩膜隧道切口均属于临床常用手术切口,巩膜隧道切口能够减小患者对患者术后散光度产生的影响,但是该切口费时较长且出血几率更高,导致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加大。但是,相较于透明角膜切口,巩膜隧道切口能够使眼内炎以及前房感染发生率得到降低, 可保证前房的封闭性以及稳定性,进而可使手术源性散光获得显著减少,尤其合适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免疫力较差患者以及高龄患者,应用安全性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源性散光与手术切口大小呈正相关,手术切口越小则患者出现手术源性散光的程度越轻微,通过对手术切口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助于使手术源性散光程度得到显著减轻。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显著减轻对患者角膜散光产生的影响,对于改善患者视力、加快其身体机能恢复可产生积极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