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研究

2019-12-18丁俭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西林支气管小儿

丁俭

梁山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济宁 272600

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又称之为小叶肺炎,其主要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儿科住院患儿中占比约为24.5%~65.2%[1]。 该病症若治疗不及时,则其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导致机体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大量释放,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病症,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等,这两种病症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以往临床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等综合疗法,尽管上述方法可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患儿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因而无法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3]。而有研究显示,通过对患儿实施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其不仅能快速改善患儿各种症状,消除机体炎症反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儿预后[4]。 因此该文选取该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即对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 其中,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为1~6 岁,平均年龄为(2.7±0.5)岁。 观察组男17 例、 女13 例; 年龄为1~6 岁, 平均年龄为(2.8±0.4)岁。 两组患儿基础信息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5]: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均在一周内,且存在肺部湿啰音、发热、气促、咳嗽等症状;均经胸部X 线片显示肺纹理增粗,不同程度阴影等;家属均知晓该次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对该次用药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先天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采用阿洛西林钠(国药准字H20063326)治疗对照组,用法用量:采用150 mL 0.5%葡萄糖溶液+100 mg/kg 阿洛西林钠注射液混合后, 对患儿经静脉滴注,2 次/d,持续治疗15 d。 基于此联合氨溴索(该药国药准字H20113358)治疗观察组,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7.5 mg/次,3 次/d,持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IL-6 (白介素-6)、CRP(C 反应蛋白)等水平变化、各症状(包括肺啰音及咳嗽消失、退热、住院等)改善时间、疗效(评估依据[6]:显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憋喘、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儿体温有所降低,肺部啰音、憋喘、咳嗽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儿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在炎症因子上, 两组IL-6、CRP 等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s)

表1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s)

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组别5.2±2.413.8±6.25.2340.0008.2±2.914.3±5.26.2740.000 IL-6(ng/L) CRP(mg/L)

2.2 两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在各症状改善时间上, 两组肺啰音及咳嗽消失、退热、住院等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组别 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4.1±0.56.4±1.42.0350.0002.3±0.54.3±1.52.1740.0003.1±0.75.3±1.82.0390.0004.2±0.76.7±1.62.7410.000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上, 对照组为83.33%, 观察组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16.67%(其中3 例恶心、2 例腹泻),观察组发生率为3.33%(其中1 例恶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P=0.000)。

3 讨论

在临床上,肺炎多发于气温骤变、冬季寒冷季节的时段,在一些华南地区,发病较多的季节为夏季,该病症多发于小儿群体,由于患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而其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从而引起再次感染[7]。根据病理形态改变,可将肺炎分为两种,包括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前者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后者主要由病毒入侵所致[8]。近几年该病症发病率逐渐提高,加之患儿咳痰困难,年龄较小,因而极易发生呼吸道堵塞,并造成其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 在日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只有极少含量的白介素-6,而当机体出现感染时,则机体中大量白介素-6 会因病毒、内毒素等影响而大量释放。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 白介素-6 在支气管肺泡灌注血液中的浓度会急剧上升, 提示支气管肺炎发病与白介素-6 具有密切关系,且病情严重程度与炎症状态严重程度呈正比[9]。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主要原则为预防、抗炎。作为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阿洛西林钠是第三代光谱半合成青霉素,其对厌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等均有效, 在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造成的各类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肠胃道感染、脑膜炎等较为适用[10]。 而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氨溴索可减少粘液腺分泌,可导致痰液黏度降低,可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 促进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利于加速痰液排出[11]。 该文的研究中,在炎症因子上,两组IL-6、CRP 等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各症状改善时间上, 两组肺啰音及咳嗽消失、 退热、 住院等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16.67%,观察组发生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部分结果与相关文献[12]报道一致,即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 为(5.16±2.38)ng/L、CRP 为(8.22±3.04)mg/L,对照组分别为 (13.79±6.18)ng/L、(14.29±5.0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13%,其中恶心1 例、腹泻1 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0.51%,其中恶心3 例、腹泻5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可见,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氨溴索联合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儿炎症,快速缓解其各种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西林支气管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题西林壁
小儿涵之三事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