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代表
——鄂温克族萨满舞蹈
2019-12-18胡欢
胡欢
(东北石油大学舞蹈系16级,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中,萨满文化作为北方文化的一个源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萨满舞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揭示图腾崇拜、万物有灵;通过萨满舞祈祷求福、喜庆娱乐的活动仪式彰显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信仰的文化魅力。
东北少数民族萨满舞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包括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这几种形式。首先单人舞蹈是萨满主祭祠的独舞,头戴装饰羽毛与鹿角的头饰,面带画有动物、神灵或是独特图腾的神秘面具,这些道具在舞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整个舞蹈活力具有神秘的色彩,也增加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风格比较庄严肃穆。舞者的头部动作比较丰富,有摇头、抬头、仰首、左右侧首、俯首等动作明显的动律节奏;舞者的腰部动作多有变化,有时挺拨上身,有时又通过抬头、挺胸、收腹、弯腰、提臀、屈腿等形成优美的身体起伏,给观赏的人一种刚健有力之感,或是让人产生妩媚动人之叹。萨满舞蹈有细微变化的手势,它充分利用到了臂、掌、腕、指每个部分,就变化无穷的臂部动作来说,有时叉手于腰,有时双臂向外扬,向前平伸,有时合于胸前,有时双臂上举作环绕状,或一手叉腰一臂下垂,姿势千变万化,而手指也有弹、收、展、握、开、转腕等丰富的变化,富有节奏,动感强烈。萨满舞者双腿的内弯、外伸、作马步、两腿展开、弯成曲环的多变造型,也反应了人们通过腿部站立、跳跃、弹跳、抬腿、屈膝、勾、踢等表现不同的动作。萨满舞者的头与四肢的完美配合,完成了既具有节奏感又具有丰富意义的舞蹈造型,创造了与狩猎游牧民族生活与原始信仰密切联系的舞蹈,整体风格庄严肃穆;双人舞是萨满主祭司领舞,另一个舞者在旁辅助萨满配合,在旁舞者模仿领舞者的动作,双人舞动作比单人舞动作更加丰富、灵活、多有变化、颇有动律,两人一起舞蹈也增加了强烈的节奏感,活跃了仪式的气氛;三人舞蹈是由萨满领舞带领活动的参与者们一同共舞。群舞的动作较为简单,共舞的人很多,动作变化却较少,多有祈祷动作,舞者们以萨满领舞与神物围绕成圈,动作整齐有力,场面十分壮观,颇有气势。
东北少数民族的萨满舞种类繁多,他们即有共同属性也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鄂温克族为例,鄂温克族萨满舞的基本特点是左手抓鼓右手拿着鼓槌击打着皮鼓,有时轻敲鼓时半转鼓时整转鼓,腰不大的甩劲,脚下多为走步、回旋和蹦跳,嘴上边念唱祷词,十分生动有趣的配合。鄂温克民族有“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分支。“索伦”和“通古斯”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而居住在敖鲁古雅的“雅库特”,意为“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萨满教一直作为敖鲁古雅的原始信仰,维系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特有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舞”蕴涵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基因。据考察统计,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萨满舞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2005年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在我国成立的“萨满舞”保护工作小组,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萨满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发掘和整理,使这个人口较少的狩猎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今一部以“中国最后的女酋长”为原型的舞台剧《敖鲁古雅》登上呼伦贝尔大剧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舞首次被搬上了舞台,将祭熊、鹿舞、松鸡舞、仙鹤舞等这些本土文化,演绎了使鹿鄂温克人独有的生活习惯、艺术形式以及宗教信仰,人们再次重温来自原始森林那古老而清澈的声音。舞台剧《敖鲁古雅》原型是来源于使鹿鄂温克族的精神领袖玛利亚索,这位被外界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她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和梦想成为《敖鲁古雅》的创作主题。《敖鲁古雅》分森林遭遇、营地故事、猎场比武、萨满救赎四个序幕,历时2小时,随着笛声响起,舞台灯光渐渐暗了下来,纱景后的女主角深情唱起鄂温克古老的情歌《东泉》。这部音乐、舞蹈、戏剧、造型艺术为一体的舞台剧,把即将濒危的使鹿鄂温克民俗文化立体的呈现于世。中国知名艺术家布仁巴雅尔、乌日娜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运营,让文化演出直接有了消费市场,通过舞台剧再次感受到了鄂温克族萨满舞蹈的独特魅力与不菲的文化价值。
萨满舞蹈作为鄂温克族萨满文化的艺术载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示出了独特存在的艺术价值,在民间文化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慢慢被淡忘,作为舞蹈工作者应该把以鄂温克族萨满舞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重视起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萨满舞蹈应该在遵循本民族原汁原味风格的情况下有余地适度的进行改变和创新,剧院作为平台用表演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的视野,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以宽松兼容、自然率真的民族传统优势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对于保护和延续萨满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