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网络舆论道德失范探究

2019-12-18张海金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舆论道德青少年

张海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高二<7>班,河南 郑州 450000)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传播社会舆论和思想文化信息的主要媒介。青少年群体又是主要通过网络媒介来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网络舆论之中,尤其是在现在流行的贴吧、豆瓣、微信、天涯、QQ、微博、博客、新闻跟帖等形式。这些网络舆论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了全新的网络交际方式。但由于缺乏有效地引导,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留言、跟帖以及分享中发现一些非理性的,恶意的、盲从的言论,甚至会出现攻击谩骂、披露隐私等情况。加强青少年网络舆论引导,防止网络道德失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

(一)语言的不规范性

青少年网络舆论的道德失范首先表现在语言的不规范性。这里的不规范性,我们指首先是不规范的使用网络语言和文字。近些年来,为了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网络语言大量使用了缩略词语、字母缩写、图形符号来表达意思。如,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上,经常可以看到诸如“NMD、TMD、NND、灰常、呵呵、(0^◇^0)/”等的表达,这些词汇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规范性和正常表达,太过于随意,同时引发了公众激烈的争论。对于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至今也没有定论,但网络语言的失范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是网络语言使用不文明的问题。众所周知,现今网络中各种不文明的词汇遍地可见。网络的匿名性,使青少年群体对他人的攻击和谩骂成为可能而且不会受到管制,这种谩骂和攻击在一些常见网站的回复、留言中常常出现。

(二)错误的舆论立场

青少年网络舆论的道德失范也表现在青少年自身所处的错误的舆论立场,以及被错误的网络信息利用和误导。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舆论立场、网络信息,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的辨别事实真相,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从而可能会盲目地追随其他人的错误言论。在网络世界青少年摆脱了现实社会的道德制度束缚,自我表现和自我宣泄的心理要求促使一些平时不能谈的言论在网络论坛上却可以畅所欲言,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错误乃至反动的言论乘虚而入,就会形成一些消极的、负面的网络舆论。例如,现在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符合主流思想的言论,甚至诋毁、攻击我国法治理念和司法制度。而青少年往往因为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尚浅等因素,往往会从社会的阴暗面里对我们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的现象表示怨恨,并发表一些不正当的言论。青少年没有准确地自身判断能力而容易被错误的信息误导,从而形成了错误的舆论立场。在这种错误的立场下,青少年往往走向了极端。青少年心智发展还不是很健全,容易产生逆反、抗争的心理,而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为这些心理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三)错误的舆论心态和目的

青少年网络舆论的道德失范还表现在自身错误的舆论心态和目的。青少年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容易认识不清,会显示出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而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在缺乏有力约束和管制的情况下,其责任意识严重退化,道德践行也就没了标尺。因此,这种错误的舆论心态转化为了在网络上的为所欲为,恣意妄言。青少年们有着自己的小小宇宙,他们渴望自由、平等,而网络的大环境恰恰给了他们无限的包容和理解,他们可以随意吐露所想而有着无所畏惧的心态,长此以往,就容易突破道德的界限,出现失范行为。

网络掩盖了人的外在特征,隐去了相貌、年龄和身份等一系列外貌特征,但是暴露了人的真实内心。一些不良的目的也出现在青少年的网络舆论中,一些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以一种不良的动机蛊惑人心。现在流行的网上投票,这种投票机制本来是想利用网络用户这个庞大的群体,征求一些信息,使广青少年能够加入其中。但往往会被一些存有不良动机的人所利用,他们提供虚假的信息以满足自身利益。这种缺乏约束的网上投票活动,只可能造成更为隐蔽的舞弊和不公正。有些人利用网络的易扩散性,发布一些虚假的个人信息或敏感的话题内容以博取更多人的关注和同情,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种行为也是只图个人利益而不顾公众影响的行为。因此,端正青少年的上网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舆论心态,净化网络环境真的是非常有必要。

二、青少年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

(一)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

青少年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正处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控力和自律能力较弱,不能有效规范自己的言行。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平台上充斥而来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对舆论内容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判断,还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其行为受到极易网络空间的舆论内容影响。网络中的淫秽色情、反动暴乱等污染精神的信息、带有主观偏差性的舆论内容会导致青少年价值冲突,导致其价值取向趋于多元,从而弱化了主观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他们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但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会使他们选择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作为逃避现实的途径,而网络确实是逃避现实的良好载体。在面对网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新鲜事物时,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常常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才是正确的行为,从而容易引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二)网络的特点

虚拟网络中,由于其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不必以真实身份出现,而可以以多种身份参与网络活动,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责任追究。这种生存状态给网民创造了隐身的场景,使得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都不复存在,从而容易使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网民的自身言论和行为失去尺度分寸,做出各种道德失范行为。

(三)监督机制不完备

网络空间健康有序的运行需要有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特别是较完善的刚性的法律监督机制。我国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但总体来说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不能有效约束网民的行为,相关制度的建立总是滞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状况,总是问题出现以后才慢慢有解决办法,不能预防。就像现在流行的直播平台中会出现女主播涉黄等情况,而总是要被公众推到风口浪尖时,才有相关部门给出文件明令禁止,监督机制不完备就容易导致问题的处理时间不及时,而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不会给这种不及时时间。执法机制也很不完备,整个监督机制缺乏足够的威慑性,不能像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一样,给与人足够的警示,因此难以有效防范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

三、青少年网络舆论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

(一)要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保障网络文化安全

国家已经把净化公共网络环境当作一个长久的目标来抓,同时在我们学校中,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好网络宣传教育,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可以实行校园网络屏蔽或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引导学生的上网方向,加强管制,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在校园网上多共享一些符合现代青少年价值体系的资源,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率。而作为青少年更要从自身做起,自觉远离不良信息,杜绝网络舆论的失范问题,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多积累社会经验,学会判断是非,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载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学校可以开设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也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避免学生走向极端。

(二)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治理和监控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可见国家已经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上了日程,当作了任务来抓。要及时全面掌握网络舆论,正确疏导负面舆论,及时是关键,一旦出现就要让其消失,不能让其扩张和蔓延。要发现和培养一批“网络意见领袖”,能够正确引导大家的舆论方向,这些网络意见领袖能发挥领导和带头的作用,为正确的舆论造势,消除错误舆论的蔓延。

网络道德失范的治理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只有如此才能标本兼治。建设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等他律机制,防止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上出现,要规范网络,净化网络,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不良的网络环境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土壤,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行为,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言行,必须建立健康的网络,积极开展绿色网络创建工程。社会和学校应加强网络治理,争取尽快把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其中,校园网站的治理是关键,校园网站是本校青少年们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少年们进入网络的入口。内部网站要做到提高吸引力,努力摸索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向,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网站建设必须要在理念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全方位树立公信,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博得学生的动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处在健康发展的状态。

在网络社会,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比较困难,网络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人和机构能够对它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规划,网络用户既是网络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得到任何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的影响难以控制,所以在网络社会,对网络相关技术的完善也是当前缓解网络道德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组建白客军团,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屏蔽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总之,避免有人由于网络技术的漏洞而随意散播不良信息行不法之事。

(三)要加强当代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要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通过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加强青少年道德修养,是网络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在网络社会也要讲道德,也要遵守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让他们心中有守法意识。让青少年认识网络对自己生活、学习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很多的负面影响。要求青少年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来增强免疫力,自觉摒弃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并监督周围的同学,共同远离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引导青少年通过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教育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在网络对话中,青少年已经养成了民主、平等的意识,他们不希望被当成特殊人群看待。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也必须适应学生的这种变化,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应通过民主对话的方式进行,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道德学习的方式保持一致,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如果说网络出现以前,我们还可能通过权威形式强迫性地让学生接受道德规则的话,网络的出现则彻底否定了这种可能。在网络时代,要使道德教育有效有作用,就不得不采用民主对话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就不得不以理服人,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让学生心服口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学习,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猜你喜欢

舆论道德青少年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