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2020-03-08杨斯童

炎黄地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鄂温克族鄂温克达拉

杨斯童

鄂温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由于人口较少,居住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音乐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反映了鄂温克族的民族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分析了鄂温克族几种民间音乐文化形式的特征,梳理了当前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传承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对策。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人们对自己的自称,这一民族在我国史籍中出现比较晚,祖先长期居住于森林地区,以狩猎为生。目前主要散居于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曾用“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等名称作为其三大分支,目前被统一为“鄂温克”。鄂温克族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山区,依次为牧区、农区和林区,这是鄂温克族经过多次历史变迁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改变。这种变迁对于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鄂温克族属于跨界民族,因此不同的鄂温克人也都有自己的方言,由于方言不同,鄂温克族的音乐文化风格也不同。

鄂温克族由于是跨界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鄂温克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音乐舞蹈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而其最重要的风格来源于长期的狩猎搏斗过程中形成的舞蹈形式,巴勒那德舞(跳虎)、爱达哈喜榜(公野猪搏斗)舞、晏那肯舞(犬斗舞)是典型的狩猎文化演化的舞蹈形式。鄂温克族的舞蹈根据其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歌唱型和呼号型两种音乐类型。歌唱型的舞蹈音乐,因为加入了歌词,让音乐的旋律性加强,之后又有乐器的伴奏,让舞蹈表现力更强;呼号型舞蹈称之为“噪音音乐”,主要与鄂温克族狩猎生活紧密相连,带有原始乐舞气息,背景有模拟动物的鸣叫。舞蹈过程中,呼号声、拍手声和跺脚声一起伴着人们的欢笑声形成音乐元素,错落有致、节奏分明,让舞蹈更具有独特的韵律。这两种舞蹈音乐类型是鄂温克族传统民间舞蹈音乐最基本形式。进入20世纪后,乐器加入,狩猎的经济生活逐渐减弱,狩猎文化对于鄂温克族舞蹈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在减弱。

布特哈地区的鄂温克人称之为“尼玛罕”是对本民族具有说唱音乐特点叙事民歌自称。尼玛罕说唱故事形式,既不属于山歌,又不同于小调,自成一体。尼玛罕的代表鄂温克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作为鄂温克族民歌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获批。尼玛罕说唱性民歌节拍自由,具有说唱音乐特点,题材多为英雄史诗、神话故事、爱情故事等,具有丰富的内涵思想,一般英雄故事都是能够战胜困难,造福人类的英雄形象;神话故事如《希温·乌娜吉》是流传于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乡尼玛罕音乐文化;爱情故事如《两棵白桦树的故事》主要在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流传,《金珠和珠烈》流传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尼玛罕民间音乐文化展现了鄂温克民族的爱情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观,给鄂温克族人民以欢乐和精神慰藉,成了鄂温克族人们的精神食粮,改造着鄂温克族人的精神世界。

如果说鄂温克族的文化是多元化发展的,那么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就是多样化的,特别是民间歌曲扎恩达拉嘎,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扎恩达拉嘎的音乐形态多样化、演唱技法多样化、反应的社会生活更是丰富,比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舞蹈和尼玛罕流行广泛。“扎恩达拉嘎”直译为民间歌曲,是鄂温克族对本民族民间歌曲的自称,包含鄂温克族民间歌曲山歌、小调等。可以说,山歌和小调儿是鄂温克族扎恩达拉嘎的两种类别。山歌其实就是长调扎恩达拉嘎,字少腔长,节奏舒缓自由,演唱风格多样。短调扎恩达拉嘎旋律较为固定,节拍相对规整,字多腔少。分析民族音乐起源,可以得知短小曲更起源更早、长调扎恩达拉嘎起源较晚。但是长调扎恩达拉嘎多在草原从事游牧生活的鄂温克人中流行,短调扎恩达拉嘎在从事农业或者半农业、居住在嫩江或者其各支流平原地区的鄂温克族人中较流行,这些地区很少有长调扎恩达拉嘎。扎恩达拉嘎不同题材反应不同的生活内涵,情感细腻,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和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质。

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鄂温克族文化因受到其他文化冲击,主体地位开始动摇,甚至边缘化发展。特别是鄂温克族青少年在当前流行的、大众文化的吸引下,慢慢失去了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主导权。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社会进步,网络信息的发展,媒体进步,各种音乐形式进入鄂温克族人的视野,外在缤纷的音乐文化在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上冲撞着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的变化,流行音乐乘机进入,当多彩的外来音乐文化借助快速发展的列车汹涌地扑向鄂温克族人的居住地,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便被新的社会群体否认,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流失表现在传承人数的减少、音乐曲目的减少以及鄂温克族的利益活动缺失。鄂温克族的很多音乐曲目录制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传承人都已经年老去世,而又没有新人及时补充,在人口基数本身就少的鄂温克民族看来,很多曲目已经慢慢不会演唱。与歌曲一同流失的还有鄂温克族的礼仪,传统鄂温克族的婚礼仪式已经甚少见到,都已经被现代婚礼仪式取替,婚礼仪式上的歌曲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听。同时,现在鄂温克族很多人都不再唱本族传统歌曲,年轻人都很喜欢卡拉OK。曲目减少,礼仪缺失都在加速鄂温克族民族音乐的流失。

根据国家政策,城市化进程加速,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民间音乐文化传承遇到各种问题。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鄂温克族青少年的“失语”现象,鄂温克族的母语正被汉语逐渐取代。当今快速的生活节奏,农业和牧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生活和就业压力,让鄂温克族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全面学习汉语汉字,英语的学习参照汉族地区的教育模式,开设鄂温克族语言的课程太少,仅靠家庭传承,这就导致很多青少年不会本族语言。当前鄂温克族的老一代音乐传承人的衰弱,新一代传承人的匮乏,让鄂温克族音乐文化后继发展堪忧。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重点在于人,鄂温克族的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立足点也是人。鄂温克族民间音乐的保护,特别是音乐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想的方式是活态传承。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选择在当前环境下保护好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文化。

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各民族的发展,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一直是政府所提倡的。针对鄂温克族的民间音乐文化,政府应当积极提出有效途径和方法,创造条件引导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广大鄂温克族的音乐人作为传承的主体,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调整鄂温克族人现代生活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让鄂温克族的音乐文化回归到民间去,回归到生活当中。政府主导和参与鄂温克族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的回归,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鼓励民间礼仪音乐文化发展。

传承鄂温克族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优化鄂温克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配置相关的课程和教师,给予相应的教育政策,让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该主动承擔鄂温克族本族语言、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增强地区学校的任务感和使命感,开展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特色课程。在发展教育的同时,首先要加强鄂温克族民族音乐文化教师的培养,鼓励高等教育艺术学校向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人才,提供优异的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高校,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优秀民族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指导性发展。艺术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学校、音乐文化人和鄂温克族人们家庭一起努力,对保护和传承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鄂温克族的音乐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鄂温克族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映射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生活环境。随着全球化进程发展,鄂温克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变化,民族音乐文化流失严重,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funded project)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6M601896。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鄂温克族鄂温克达拉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淡水海豹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探究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鄂温克姑娘
鄂温克族之柳条包工艺
鄂温克人的时间与季节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民族起源探讨
一个即将消失的民族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