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温克族之柳条包工艺

2016-11-03安达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鄂温克族结构特征

摘要:鄂温克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适用于迁徙生活的柳条包手工艺更是成为传承至今的文化,它的重要性体现为不仅对狩猎民族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极大便利,甚至衍变为了鄂温克族艺术中的璀璨珠宝。本文通过文献记载与实地调查,在阐述柳条包成因、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来探寻鄂温克建筑中体现出的文化适应与变迁。

关键词:鄂温克族;历史溯源;结构特征;保护继承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5-02

一、柳条包之历史溯源

许久以来,实属我国北方具有强游牧性的部族之一便为鄂温克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因鄂温克族具有沿河岸居住的生活习性,因此依据大自然的作物而去创造生活必须品也就成了必然。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1],而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2]。柳条因具有沿河岸生长的特性,鄂温克人便将柳条用以制造自己的房屋。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频繁的迁徙生活,使得鄂温克族逐渐与其他少数民族朋友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交错杂居,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中形成了相似的风俗习惯,使得柳条包在某些方面也与蒙古族的蒙古包有着相似之处,但鄂温克族的又别具一格。据记载,鄂温克人的房屋分别有撮罗子、木刻楞和柳条包等,不过其制作工艺与流程沿袭至今的只有柳条包。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3]。柳条包作为鄂温克族遮风避雨的生活住所,陪伴着北方的狩猎民族,在历史长河与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同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

柳条包,鄂温克语叫欧鬲柱,是由芦苇、柳条搭建的包。是从事畜牧业的鄂温克人为了适应游猎和游牧的需要所使用和居住的场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它作为随时可拆搭的房子,具有拆搭携带方便,利于游牧的特性。它不仅是鄂温克族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他们世代相传下来的独特技能和成就,更是游猎和游牧生活的必然产物,不仅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而且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柳条包工艺的结构特征

据资料显示,柳条包由天窗(鄂温克语“额日和”)、顶杆(鄂温克语“特榕”)、地杆(鄂温克语“哈那”)、芦苇帘(鄂温克语“浩力青”)、柳条帘(鄂温克语“协”)、苇帘(鄂温克语“协日通”)、上盖(鄂温克语“额日和”、“额日和奇”)、马尾线(鄂温克语“合西日”)、马尾绳(鄂温克语“乌西楞”)、门(鄂温克语“乌可”)等十大部分组成。

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4]。柳条包是一件艺术品,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5],非审美功能更多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他的制做材料要求非常严格,往往需要近半年的时间做筹备工作,然而搭建却十分简单,两个人仅需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6],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7],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8], 基于对自然的无限崇拜,鄂温克人民将象征美好的自然事物形态融入到柳条包结构造型中,构建了柳条包独具特色的整体造型。柳条包具有不同特征,以下文字特从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介绍。

1.季节之分。

鄂温克族柳条包做到了冬暖夏凉,体现在了夏季牧包的圆周壁用得是柳条而不是毡子,包顶则用苇杆,来达到通风防雨的目的;到了冬季,柳条壁和苇杆顶则被厚厚的毡子代替。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更变,牧民也由原始的游牧游猎生活衍变为定居,居住房屋也变为了砖瓦房,致使现在柳条牧包已然成为鄂温克人夏季放牧时暂时的宿舍,冬季几乎见不到鄂温克人的索伦牧包了。

2.柳条包的选址。

鄂温克柳条包一般选在阳坡,且地方最好具有地势较高、用水方便、靠近牧场的特性。在搭盖柳条包时,为了达到防雨的目的,雨季要搭得斜度大些;冬季则要斜度小些,以免受强风吹袭。。

3.易于拆搭。

为了适应游猎和游牧,鄂温克人创造了可随时拆搭的房子,柳条包的木框架主要由顶杆、天窗、支撑柱以及门第结构组成,其中天窗是柳条包结构的核心。天窗是圆形环装结构,被视为是连接柳条包与天的通道,在柳条包整体结构中具有崇高的象征寓意。顶杆是支撑天窗的结构组件,顶杆上端成辐射状与天窗相连下端与围墙相连,支撑出了柳条包最独特的穹顶造型。

三、鄂温克柳条包工艺的传承

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9],鄂温克人的柳条包文化是古老的一种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10],它经过时代的变迁与外界科技技术生活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被取代渐失,而是得以保存,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欧鬲柱,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面临技艺失传的同时,却迎来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又一绝佳平台,成为了深受旅游者喜爱的一项旅游产品和活动。因为,随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大多数放弃了传统的游猎游牧生活,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开始定居,年轻一代不愿生活在牧区放弃了游牧,鄂温克柳条牧包的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传承者后继乏人,传统的技艺逐步消亡。可自2008年以来,鄂温克旗政府每年投资一万元,“在瑟宾节”活动期间搭设鄂温克特色柳条牧包供来宾和游人参观、休息。鄂温克旗妇联还举办鄂温克族妇女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大赛,展示如何制作、搭建鄂温克族柳条包。制作柳条包所需要的柳条包围墙所需的加拉(芦苇帘子),还有手工编织的乌希楞(毛绳),以及贺西日(柳条包外围用的围带)等技艺都是鄂温克族妇女世代相传下来的。

结语:柳条包是北方狩猎民族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充分展现出了北方游牧民族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和杰出的智慧,凝聚了鄂温克族民族独特审美理念与民族文化特色。柳条包的结构、材质从各自表现角度分别凸显了柳条包自然质朴、卓雅大气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现了鄂温克族追求自然美淳朴美的民族审美喜好。

在当今社会,全球村的盛行,使古老的“封闭”部落受到了外界影响,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现状令人担忧。所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记忆与档案记载也是我们的义务,同时希望各民族的人民都能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丰富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北京2006年第六期P136-139

[2]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2003年第6期P124-127

[3]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5年第6期P65-68

[4]苏和平:《少数民族美术起源及发展特征刍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苏和平: 《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 《民族教育研究》 北京2005第六期 P87-90

[6]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4年第5期P84-88

[7]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贵州民族研究》贵州2004年第3期P70-73

[8]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民族教育研究》北京2008第2期P41-44

[9]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4

[10]期P10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第4期

作者简介:安达(1994-),女,硕士,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鄂温克族结构特征
水环境影响下的屯城古村营建特征研究
浅谈《鄂温克的拉玛湖》中的“情”与“趣”
淮南花家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探究
原核生物基因识别问题的相关分析
哈尼语颜色词研究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民族起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