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视界生活化美术

湖南省耒阳市小水镇中心完小,湖南耒阳 421800

1 生活化视界下促进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意义

为了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应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力,使其感受美术学习的魅力,具有良好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立足于生本视角下,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充实美术课堂,使教学有新意、具活力,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自然中展开美术创作,使其绘画、手工艺品制作等更具观赏性,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此外,在生活化视界下展开教学,也将使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具有美术学习愉悦感;在生活中创作,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寻求创作灵感,建立美术学习自信。

2 浅议生活化视界下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2.1 营造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的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1]”。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具有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在日常在周围生活、学习环境中发掘艺术元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基于生活化视界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实生活与美术创作的紧密联系,让课堂教学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同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例如:在湘教版五年级上《大地彩虹》教学中,使学生观看教师准备的微课件,结合家乡交通网络布局,展开学习。在观察本市的桥梁、道路中,从生活化视角出发,使学生认识跨线桥、地道桥等,观察他们的造型、结构特点,感受桥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可构建“我市要进行新区建设”的情境,使小学生用流畅、简洁的线条绘制立交桥,完成设计初稿。同时,可分发给大家硬纸板,使他们结合设计稿进行裁、剪、切、粘等,将图纸变为模型实物,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理念。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美术学习热情,更将在小学生的内心播种建设美丽家乡的种子,实现德育渗透,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

2.2 组织实践活动,增加生活化体验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2]。为激发学生对生活中艺术的具体感知,教师在推进美术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时,应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现实世界中各类事物的感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积累生活经验并把其变成绘画素材。一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就会被扼杀,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湘教三上《留住秋天》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爬山,感受秋天之美。同时,可让大家收集落叶,为拓印教学做准备。从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展开自主构思,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出来。这样做不仅打破了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增强了学生观察生活、独立思考能力。

2.3 着眼熟悉的事物,调动积极情感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使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应立足于生活化视界下推进教学,教师在选取生活素材时,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能力。同时,要选取恰当的时间出示生活化教学元素,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熟悉感,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2.4 艺术源于生活,教学应回归生活

新课标指出“美术作为视觉艺术,通过塑造不同的形象来表达人的情感、观念与审美,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3]”。在生活化视界下,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把握学科育人特点,促进学生参与创意实践活动。毕竟,艺术源自生活,又具有点缀生活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创作热情,使其产生艺术学习兴趣,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学习、灵活运用,从生活中学习美术知识,再把美术知识运用于生活,促进两者的融汇贯通。

3 结语

综上,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需要在生活化视界下推进教学。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喜爱艺术,能够以绘画、手工创作等不同的形式,表达生活感悟、展示艺术灵感。

猜你喜欢

视界生活化美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机视界
视界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