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2-18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是当前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
1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的教学,是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并设计若干个工作项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在教师引导下,针对项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操作实施,完成项目后由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对各组进行评价。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
2 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1)教师水平。在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会显著地影响教学效果,这是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学生学习态度。在项目化教学中,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智力水平等都会影响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3)教学资源及条件。良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是项目化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它是影响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坚持抓项目化教学管理,协调、控制教学活动。
3 经管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选择较为随意。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具有现实性、职业性,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的工作内容是提供某种服务。由于工作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无形性,使得教师较难将项目直接用于教学。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主要是模拟项目,因此,项目选择较为随意。
(2)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欠缺。在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理解不够,对课程教学只是从形式上进行“项目化”改造,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没有真正改革。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欠缺。
(3)学生较难适应项目化教学。由于学生普遍接受被动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而项目化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去查询资料、讨论实施方案、制定计划、完成任务等,学生自主决定用哪种策略、哪种方式去实施任务,这对习惯了听课的学生来讲很难快速适应。
(4)项目化教学资源较为匮乏。项目化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来,部分经管 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在教学资源方面仍然较为匮乏,不能真正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需要。
4 经管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创造工作环境。项目化教学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校企专家共同研讨和设计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环境实施工作任务,能够保证高质量实施项目化教学。
(2)提升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理念有深刻认识,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不断提升经管类教学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下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企业顶岗等方式,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将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引入项目化教学改革中。
(3)完善项目化教学项目库。项目化教学需要丰富的项目教学资源,以保证项目化教学顺利实施。教师需要花大量精力做好项目化教学资源,做好课程项目化的课程标准、任务书、课件、图像资料、案例等,完善教学资源库,并上传网络方便学生利用。
(4)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主动参与项目计划编制,主动实施项目,展示项目成果。通过塑造职场氛围,把学生引入虚拟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