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大赛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9-12-18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9000
1 背景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前身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8年更名,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1次。
2 我校教师参赛情况及信息化教学现状
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学校。进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取得较大发展,教师参加市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取得较大突破。2018年10个教学团队参加市级大赛荣获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其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2019年10个教学团队参加市级竞赛荣获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其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赛获奖数量逐年递增、参赛获奖等级逐年递增,成绩斐然。
为了解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学校教师的交流访谈和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我校教师群体主要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0-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占70%左右。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也肯定这种趋势,但是他们在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上面有一定的局限,接受能力较差,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去运用,去设计教学过程。
3 教学能力比赛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3.1 建立“双向”培训机制,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
教师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践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意志。只有教师自己从思想上重视信息化教学,从主观上接受信息化教学,从行动上践行信息化教学,才能够发至内心的不排斥、不抵触、不抱怨,才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施,切实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积极作用。而教师理念转变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指导引导教师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作,建立了“送出去+请进来”的“双向”培训机制。
3.2 常态化开展教学能力比赛,促进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
3.2.1 组织校级竞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教师从思想上接受了信息化教学改变的方法,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技能之后,接下来就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搭建成长、历练的平台。为了做好市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参赛工作,大力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结合市级竞赛文件要求,学校制定了《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组织校级竞赛活动,评委由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历届参赛获奖教师代表组成。为后面的市赛、国赛选拔了人才,奠定基础。
3.2.2 鼓励教师参赛,把握实践学习机遇
从近年国家级、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举办来看,不论是参赛教师的规模和数量上,还是大赛本身的影响力上,都在逐年提高。对教师个人而言,每一次参赛都是历练自己、检验自己的机会,是和学校其他优秀学校、优秀选手宝贵经验的机会,是见识新方法、学习新理论、开拓新视野的机会。
3.2.3 组织成果分享,汲取优秀作品精华
教学能力大赛的获奖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领军人。但每年能够直接参加比赛的教师毕竟有限,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的改革需要这部分教师,但更需要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指导其他教师共同成长。鉴于此,学校一方面调动获奖教师积极性,组织分享参赛经验交流会,指导带动其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形成正确理解并融入日常应用,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多渠道多种形式转化大赛成果,汇编我校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和其他教学竞赛获得市级一等奖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形成优秀作品汇编,分享给全体教师作为学习的范本,分享国赛优秀作品供教师学习。通过自我学习和研究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巧,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3.3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教学新模式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本意和初衷很明确,即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以点带面、引导教师学习并指导其他教师协同发展,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目标。
4 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必然选择,而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不失为一个重要契机,如何有效利用大赛有效促进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