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中资源办学后边远贫困山区基础教育分析及思考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边远贫困山区教学点

西藏自治区双湖县中心小学,西藏山南 850700

1 边远贫困山区农牧区基础教育现状

1.1 教育资源配置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当地人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但是受到地域、经济等影响,-些边远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由于边远山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只靠国家拨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薄弱,学校发展的条件非常脆弱。同样由于资金不足,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国家要求的标准相差非常大,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做的不理想,校园环境、绿色建设不理想,现代教育设备、现代教育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思想引进都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严重影响了教学教育水平[1]。边远贫困山区由于信息不够通畅,所以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比较少。

1.2 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边远贫困山区的条件比较艰苦,并且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各地财政的经费比较紧张,无法给基础教育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教育经费,特别是高海拔学校,条件差、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导致很多学校的教师留不住,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师少的可怜,这就导致教师的素质和质量难以提升。而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利于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一些农村中小学缺乏美术、体育、音乐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育的情况比较普遍,学校针对教师类型的培训和考试也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1.3 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缺少师资力量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孩子读书将孩子寄住在邻村亲戚家,但很多学生家长在邻村是没有亲戚的,为了让孩子上学,他们只有分出一人在学校附近租房以照顾年幼的孩子,不但增加了村民的家庭经济负担,还损失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集中资源办学后教师的需求量减少了,但对教学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果辞掉所有的民办教师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民办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较好,他们为山区的教育贡献了一辈子,辞掉他们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如果辞掉教学能力差的公办教师又不符合相关人事制度的规定,整合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计划只好暂时搁置[2]。

2 解决措施

首先,异地办校,所有资源集中到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学校,配备强有力的校级领导,通过改善环境和条件,师生不仅能改善不适的应环境,同时能延长学习时间。校长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真正把思政工作放在首位,教学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管理和待遇统一。此外,我们应该更倾向于培养新型教学人员,不能把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的都放在教学主要岗位上,而应该选择有责任心、有积极性的新青年教育人员来接管教学岗位的管理。第二,教学点和教学中心要资源共享,不能把所有资源都给总部,教育部工作人员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平等,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使他们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高度。此外,在评优评职称时,要优先安排教师担任教学职务,为保证教学点的良好运行,中心小学应与各地区设有的教学点交流对策,因为教学点也是中心教学的一部分,要将个学校的发展放到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在教学点一般都是设立在贫困山区中,当地的经济情况落后,大多数人们都到大城市进行发展,而忽略了山区的发展,这也导致了师资资源的急缺,而当地人口的流动性大,很难留在山区里就读小学而直接走向打工的道路,这也是我国山区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3 结语

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善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的部门和地区应该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的评价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边远贫困山区教师的薪资待遇,减少教师人才的流失,并吸引优秀的青年教师进入农村学校,不适应居住的地方,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同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多管齐下,不断促进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边远贫困山区教学点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