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识字课文小学生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一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500

1 浅议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提升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理解和传承”等四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1],需要教师升级授课方式,具有教学拓展意识。从而,使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语言文字的运用与理解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形成学习获得感;实现阅读与习作的融合,使学生展开学习积累,进行进阶式学习,助力其语文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2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策略

2.1 关注基础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段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为其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可把把识字、口语交际、阅读拓展等相融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此,笔者在五年级《慈母情深》教学中,便应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并使他们展开对《我的母亲》(老舍)、《母亲》(莫言)及《怀念母亲》(季羡林)等群文阅读。

通过趣味施教,使学生展开学习交流,将枯燥无味的汉字变成有趣的字谜,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结合字形加深学习印象。毕竟,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认读汉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识字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识字方法为主,高年级则主要是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获取和运用汉字,并且让学生走进母语文化,感受汉语魅力。

2.2 注重单元整合,促进深入学习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课文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每一主题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产生深远影响[2]。

并且,注重单元教学的整合性,以一篇或两篇阅读带动整个单元教学,还将使学生形成综合认识。而在学生具有整体感知后,会对单元教学更具期待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阅读意识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整体所需学习的知识,同类型、同文体文章的学习方法及每篇文章独有的特征,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应用等环节有机灵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组合”,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并熟练运用文本阅读的知识与基本方法。在部编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近鲁迅”。“单元导语”已明确告诉大家,学习本组课文应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完导语,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自学:

(1)本单元的主题是:______

(2)快速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概括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少年闰土》重点写闰土告诉“我”哪四件希奇的事?你能写出来吗?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内容可概括为哪五个小标题?

(5)通过本单元学习,你知道有哪些人物的基本方法?

这样的预习能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了对本单元学习的主题的整体认识,可以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有效地理解课文,为高效施教筑牢基础。

2.3 促进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标中指出“应试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为了培养高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注重语言知识的高效输入与输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习作,去感悟、积累与运用语言及文字,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促进进阶教学。

同时,感悟、积累、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思考;写作则需提升学生的谋篇布局意识,使他们写出真实的想法与感受。其中,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要学会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因而,在高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通过以读促写,实现读写结合。

3 结语

总之,打造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应促使教学与高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习兴趣提升等有效结合,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使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意识、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识字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识字
识字儿歌
背课文
识字谜语
我是小学生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