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9-12-1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刺络椎动脉磁共振

胡 妍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指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挤压,从而引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该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有年轻化趋向。当CSA 患者病发后将出现如颈痛、后枕部痛及颈部活动功能障碍甚至猝倒等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导致患者承担巨大的生理压力与精神压力。临床治疗该症的方法较多且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模式,有学者表示热敏灸配合刺络放血疗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就该法对CSA 的影响展开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18 年10 月于我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50 例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为25~70 岁,平均年龄49.63 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3.98±0.47)年。研究组男12 例,女13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50.01 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85±0.52)年。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通过伦理协会批准者;(2)自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者;(3)经《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 版》确诊者[3];(4)年龄20~70 岁;(5)DR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钩椎关节增生或部分阶段性不稳定者。

1.3 排除标准(1)精神或意识功能障碍者;(2)哺乳或妊娠期妇女;(3)无法完成本项目所有疗程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治疗,即使用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588)每日1 次于天柱、颈夹脊、完骨、风池穴位补法施针,于百会、大椎、后溪穴位泻法施针,施针时首先采用碘伏或75% 酒精进行消毒,找准穴位后手持针垂直皮肤平面迅速插入,针灸留置时间为30 min,10 次为1 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予以热敏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1)热敏灸:定位肩颈部热敏化高发区的热敏点,将艾条(山东宏济堂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7020726)在颈夹脊、大椎、风池、百会、肺俞等穴位行循经往返、回旋、雀啄灸法,每种灸法进行2 min;经过上述艾灸过程后寻找到传导穴位,随后对其进行20~120 min 的温和灸;温灸大椎、百会穴时,患者将感到热感随督脉沿走至项背部,感觉消失时方可停止;温灸颈夹脊穴时,患者将感到热感项背部出现紧压感或热感明显向四周散布,这类感觉消失时方可停止;温灸肺俞穴时,患者将感到热感深入到胸腔,感觉消失时方可停止;温灸风池穴时,患者将感到热感散播至后头部或太阳穴部位,在此感觉消失后停止。热敏灸每日进行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2)刺络放血:引导患者为坐位,首先采用碘伏或75%酒精进行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在点刺部位周围进行来回按推,随后持针的右手瞄准穴位,轻柔的进行3 次点刺,点刺深度在3 mm 左右,之后进行局部拔火罐,每个穴位出血控制在0.5~1.0 mL,治疗频率为每隔2 d 1 次,4 次为1 个疗程。

2 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同时辅以颈部护理,即帮助患者准备高度为6~10 cm 的睡眠枕,软硬适中且符合人体颈椎构造,日常注意随时提醒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同时帮助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1.5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通过观测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颅脑磁共振检查数据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颅脑磁共振检查数据包括基底动脉、颅内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阻力指数(RI)、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V)。

1.6 疗效评定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有眩晕、头痛、耳鸣、颈椎旋颈运动功能障碍及猝倒等,治疗总有效率分为3 个标准。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 以上,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基本回归正常;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 以上,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 或无变化,症状及临床检测指标无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使用х2检验。若P<0.05 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2 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颅脑磁共振比较检查数据比较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右)的SV、DV、RI 以及椎动脉(左)的SV 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颅脑磁共振检查数据比较 (±s)

表2 2 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颅脑磁共振检查数据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眩晕”“头痛”的范畴,通常因气滞血瘀、外邪侵袭、经脉阻滞、过度劳累等引起,其病理机制为气虚血瘀、脑所失养或阳肝上亢以致上扰清窍、头部晕眩。因此治疗应以活血祛瘀、温阳散寒为主。

本研究所使用的常规针灸是一种具有补肝益肾、祛除风邪、活血通络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便捷,起效快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远期治疗效果较弱,因此无法完全适用于易反复发作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右)的SV、DV、RI 以及椎动脉(左)的SV 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相比于常规的针灸治疗,研究组所采用的热敏灸结合刺络放血在CSA 中具有更佳的疗效。热敏灸是一种遵循中医辨证理论的疗法,同样具有益气活血、平肝益肾、疏风散寒的效果。其中医原理为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以刺激穴位,从而使穴位达到热敏化状态,进而促进人体经络之气的推动,达到祛瘀的效果。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热敏灸疗法可以刺激分子氢键的偶极从而产生共振,因此可以活化缺乏能量的细胞,从而产生感传。同时该法能将已紊乱的能量信息拨正,最终得以调控机体的免疫平衡[5]。此外,热敏灸还能有效提高血液循环水平,通过加强血清一氧化氮等舒张血管因子的释放而降低单核细胞黏附,血管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积聚的情况,从而提升血管的通透性与顺应性,为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提供良好基础。而刺络放血治疗则具有良好的消除病灶炎性水肿与压迫的作用,这是因为该法经过轻微放血可以改善局部血流状态,能量代谢加速后激发出通经活血的能力,所以可进一步促进机体组织的自我修复。热敏灸与刺络放血二者相结合可互相影响、互相发挥,短期内可快速缓解颈部挛缩等不适,长期治疗内科积弊已久的痹阻不通等病症。

综上所述,热敏灸配合刺络放血疗法可显著促进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刺络椎动脉磁共振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