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2019-12-16柴洪杨林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发展路径特点

柴洪 杨林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现状,提出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专业化健康发展的措施。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绿色债券的特点和制约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发行量最大,民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规模偏小,企业环境信息批露不充分将会产生筹集资金用途错配的道德风险,投资人投资公益类绿色债券的内在驱动力不足。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功能,继续扩大绿色债券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责任;推出更多的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扩大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建立环境信息征信系统,充分批露企业环境责任信息;严格资金监管,保证绿色债券发挥特定的功能;培育储备绿色金融和绿色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绿色债券;特点;制约因素;发展路径

一、引言

环境问题是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首要问题,如何通过金融工具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目前金融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因此拓展绿色债券业务增加对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的资金供给,有利于推动新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文献概述

绿色金融在支持全球经济向节能减排、清洁发展的转型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朱寿庆(2017)引用2016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的解释:“绿色金融是能产生环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绿色金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绿色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环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通过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国际排放交易(IET)等限制碳排放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国针对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机构设置、拓展金融业务大力支持绿色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时报(2016)认为世界上第一家环境银行于1974年在前西德开业,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颁布了“超级基金法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贷方的环境保护责任(lender liability),ESG成为标准普尔对企业信用评级时重点关注的元素之一。2004年欧盟颁布实施了《欧盟环境责任指令》,提出给予绿色信贷和证券化产品税收优惠。英国政府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引导私人投资大量进入绿色产业,解决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市场失灵问题。2010年,韩国政府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

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央行39号文(2015)正式启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2016年年初,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马丽(2018)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指引并明确表示支持发展绿色债券的国家。七部委(2016)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2017)联合公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对绿色债券评估机构的报告出具、资质、业务承接、业务实施、监督管理等做了强制性要求。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近两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绿色债券市场(马丽,2018)。

三、我国绿色债券的特点

(一)债券品种多样化,地方性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占主导地位

目前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有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熊猫债、资产支持债券。如表1所示,从2016~2018年的发行规模来看,虽然绿色金融债的发行量在逐年下降,但是以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体发行的绿色债券仍然占主导地位,2018年国内共发行绿色金融债27只、1110.5亿元,发行量占境内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54.85%。

(二)国有企业、公众企业是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

如表2所示,从2016~2018年11月绿色债券的发行期数、发行家数及发行的规模来看,国有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分别占74.70%、75.34%和46.45%,公众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分别占14.06%、10.27%和49.98%,国有企业和公众企业是国内发行绿色债券的主要主体。

(三)发行人信用等级较高,绿色债券融资的风险可控

如表3所示,从2016~2018年11月绿色债券的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来看,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发行人分别占49.04%和72.48%,AA+的发行人分别占22.89%和12.73%。因为目前绿色债券的发行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公众企业,这两类企业的资信等级普遍较高,所以绿色债券融资的风险是可控的。

(四)筹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等领域

如表4所示,发行人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节能、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项目,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包括电力、建筑与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募集的资金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和《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中的使用规范。

(五)东部和中部省份发行规模较大,西部省份发行规模偏小

如表5所示,2016~2018年11月,全国各省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有北京、上海、福建三个省,介于100亿~300亿元之間的有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八个省,以上省份均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较小的省份,例如,内蒙古、甘肃、广西、西藏、陕西、山西、新疆处于西部和北部地区,各省经济体量相对较小。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发展路径特点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