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实际作用探讨

2019-12-16杨业兰

商情 2019年50期
关键词:经济分析技术管理工程造价

杨业兰

【摘要】本文以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其中的实际作用条件作出分析。在介绍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念的同时,阐述此项经济技术分析的重要性,并在工程项目展开的各阶段,对其作用内容进行探讨,为相关工程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工程造价 技术管理 经济分析

引言:现代化发展条件下,工程行业领域中的竞争性特征日益突出,并逐渐渗透到了具体项目的管理工作中。由此,需要在工程造价控制方案上,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在引出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式的同时,完成竞争能力的强化。而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分析方式的优势条件,则需从其基本理念入手,在介绍应用重要性的同时,引导其实际应用内容。

一、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理念阐述

从建设企业角度出发,为了保证在具体项目中的造价控制,需要根据核算中的科学分析方法,在判断、对比、评审等方法引导下,将财务工作中的可能性、合理性内容进行实证推演,可在内容上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状态性,并为具体造价工作提供可靠的依靠条件。

二、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性说明

工程项目投资周期较长,总金额也相对较大,在项目规划阶段,务必要形成完整、全面、阶段性、流程化的工程控制策略,以此保证整体项目管理状态。而在具体方法上,这种以经济条件为分析对象的执行策略,需要与项目工程的阶段推进环节形成关联,并针对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验收的具体阶段,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化体系,以此保证经济分析方案与项目工程造价的融合性状态。工程造价中,每种类型内容,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在合理有效技术分析的同时,可与其形成对应关系,并在设定最优决策方案的同时,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状态,维护造价分析稳定性。

三、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在造价控制中的实际作用

(一)项目决策

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中,往往过度关注施工阶段控制,而忽视了决策阶段的管理。经数据调研发现,项目工程中,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影响力,带有明显的持续性,也是对具体设计、施工产生核心影响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引導下,对整体项目决策与规划进行调整,保证整体项目造价控制工作方向的正确性。

例如,在决策阶段,需以技术眼光为基础,对工程规模、建设区域、地点设置、技术选择、环保措施等内容作出评价与分析,并在此类内容中,整理出最优化成本控制内容,以保证决策分析合理性。另外,这一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还会在投资结构上作出优化,在规避投资风险的同时,使投资收益得到放大,达到预期管理效果。

(二)项目设计

施工项目设计工作本身,占成本消耗的比重较小,甚至不会对整体项目的造价水平造成消耗。但其影响效果却十分明显,直接影响着占工程造价水平七成之多的施工造价内容。所以,需要发挥技术经济分析作用,对这一环节进行优化调整,并保证各关键技术内容的合理状态。例如,在企业造价管理中,需要对设计阶段的技术条件进行协调管理,并在分析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同时,保证工程项目的先进性与经济性,使工程后续的施工造价得到控制。

(三)发承包环节

工程发包阶段,通过招标书对工程成本造成影响。同时,在这一阶段中,还会对项目投标、施工方产生关联性,并在具体项目工程的选择上,形成对于工程总价控制的影响条件。将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应用在工程发包阶段中,可以实现工程招标方案的最优化调整,并在遵照项目方案特征的前提下,实现对于投标单位项目计划的方向性管理。例如,在执行中,投标单位可以通过对招标方案的研究,分析得出招标方的具体需求,从而在结合自身建设能力的方法下,设定出创新性技术应用方案,然后再根据工程的项目建设特点,制定完整投标方案。而从招标单位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招标方案的技术经济设计理念作为引导条件,对具体的投标方案作出分析,在对差异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确定其中的优势项目。由此,从整体项目的造价控制层面出发,为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条件。

(四)工程施工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中,技术经济分析法的应用,也可以形成有效指导,从而完成对于资金投入最大环节的掌控。实践方法上,由于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且涉及到较多的管理要素,并会由于各种原因,引发造价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技术经济分析法的引导下,保证造价管理的合理状态。例如,在具体项目分析过程中,需要对经济条件进行筛选与分析,在设置独立部门进行综合管理的同时,保证低成本计划的执行状态。尤其在现场变更与签证管理的内容上,务必要保证低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并在优化施工进度的同时,体现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管理升级。

(五)竣工验收

项目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对工程建设水平进行验收,在确定施工设计内容执行状态的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内容进行核对。由此,才能形成完整的造价资料,并对施工中出现的造价变化内容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整体项目的管理状态。而为了使这一管理内容更加科学化,则需要对其造价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签证、设计变更图纸、隐性工程建设内容的分析,定位工程费用的消耗条件。在这一条件下,可以对工程项目计划概算的执行效果形成评估,并在审核资金控制工作的同时,对施工技术执行与经济基础作出详细分析,为工程项目投资收益的计算核对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这一内容,也是补全整体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关键技术,是对完整管理体系进行收尾重要内容,体现了技术经济分析模式的完整性特征。

总结:综上,工程建设中,发挥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性优势,可以在选择技术方案与施工策略的同时,保证每个建筑环节造价控制的合理性状态,尤其在项目造价目标管理上,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水平,并在经济管理内容中,展现出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性优势,保证企业利润空间的最大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辰.EPC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究——基于选煤厂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1-4.

[2]臧振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及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3):56-57.

猜你喜欢

经济分析技术管理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基于法律的经济分析评判方法的几点思考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治理水平
不动产权利登记制的经济分析及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