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图书质量的制度保障
2019-12-16敖敬华
敖 敬 华
(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南 郑州 4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落实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繁荣文化、多出精品为目标,加大了对图书质量的监管力度。各出版社也纷纷改变以往编校合一、校对外包、制度不健全等不利于质量提升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图书质量。其中,制定、落实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图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出版行业只有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才能够保证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分别从图书来稿前的制度预控、来稿后的制度落实和付印前的制度把关等方面,来具体阐述各项制度的重要性。
一、来稿前的制度预控
在书稿到编辑手里之前,编辑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选题的策划、论证和确立,以及选作者等环节。这些环节做得好不好,关键看这一过程中责编的质量意识够不够、责任意识强不强、制度落实到不到位。选题的论证及确立是编辑流程的初始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的最基础阶段。就好比盖高楼,地基没选好,根基不牢,怎么能建出坚固而漂亮的大楼呢?图书出版也是如此,如果提出的选题本身就不严谨、不切合实际,那怎么能做出质量优良而又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呢?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997年6月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七条明确规定“坚持选题论证制度”,并指出:“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也影响出版社的整体水平。出版社要对选题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既要从微观上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又要从宏观上考虑各类选题的合理结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出版社要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像用筛子筛稻谷一样,把“干瘪”的种子和鱼目混珠的“小泥块”筛出去,留下“饱满”的、优良的种子,种子选得好,才能最终长出丰硕的果实。
那么具体如何坚持呢?首先,编辑要写出选题策划报告,然后本部门内部先进行讨论,针对选题的内容、形式、市场、读者对象和成本预算等方面分析选题的优劣和可行性;其次,部门通过后,再提交社里每月举行的选题论证会上讨论,全方位听取全体编辑和领导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打分等形式来最终确立选题通不通过。要注意的是:在选题论证时,每位编辑都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评价选题,不能存私心和凭关系,要实实在在地、有理有据地针对选题本身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真正做到让好的选题锦上添花,让垃圾选题无处安家。
选题论证通过后,就需有作者去按照编辑思路去实现它,而好的作者就是一本书的灵魂,决定着书稿内容质量的好坏。所以,编辑在选作者时一定要深思熟虑,打个比方,就是要像选对象一样慎重,记住:适合这个选题的作者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求编辑在确定作者前做好功课,对一些跟选题相关的作者的具体情况作充分了解和考查,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确定书稿的灵魂工程师——作者。
在作者写稿过程中,编辑不能袖手旁观,坐等其成,而要主动联系作者,做到嘴勤腿勤,多与作者沟通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有利于把控书稿进度;第二,有利于促进和作者的感情;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写作思路,解决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知道,优质的作者资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编辑通过自己的诚心、耐心和敬业心日积月累得来的。
二、来稿后的制度落实
作者交稿后,就进入了书稿的审读、编辑加工和校对流程。这个阶段是图书出版的中心阶段,也是决定图书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这一阶段,《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中规定的流程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一定要严格坚持书稿的三审制度、三校一读制度等。
(一)三审制度
三审制度是保障图书质量的最根本制度,一般由责编负责一审、部室主任负责二审、总编负责三审。一、二、三审的职责分工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说得很清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审稿工作主要从大处着眼,侧重于书稿的思想内容是否达到出版要求,但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每一个审次的审读人员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审读稿件。据了解,目前有些出版社的二审形同虚设,好多部室主任以工作忙为借口,认为前有一审的编辑加工、后有三审领导的把关,所以就草草翻阅一遍甚至有的根本不看稿件,直接在审稿单上签字了事。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为图书质量留下了隐患。周炳然说:“在新形势下,三审制度又赋予三审过程新的职责……必须注意适应市场与时俱进,迎合目标读者群的阅读习惯,需要对原稿进行适当的加工与修饰,以达到促进发行量的目的。”[2]在当今新形势下,三审人员不仅要在文字的编辑加工上下功夫,特别要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避免出现政治性敏感问题。因为一本书如果出现政治性问题,就是一票否决,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说:“后果很严重!”往小了说,会影响到编辑个人的命运和发展;往大了说,会影响到整个出版社的命运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说,落实三审制度、履行好三审职责、把好政治关至关重要。
(二)三校制度
相较于三审来说,校对工作就比较细致和纯粹,它要求从细节处着眼,一字一句地去发现文字、格式、标点等错误并消灭它们。实际工作中发现、纠错,不可能一次、两次就能把错误消灭干净,所以三个校次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遇到问题多的书稿,还可以增加校次。前人说:“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3]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校对工作的好坏,跟校对人员是否有专业能力、是否有责任心有很大关系,所以每个出版社在选择校对人员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出版方向,去选择专业修养过硬、责任意识强、文字功底强的人员来担任。而且校对人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遇到存疑的地方,一定要多翻翻字典、查查资料,不能得过且过,不能图省时省事而把疑问忽略过去。周凌峰在《青年博览》中的一篇文章中回忆他初去单位时,他的老师对他文稿校对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他说:“每逢遭遇困难,我总会回忆一下这些‘恐怖’的经历,借此给自己打气。我尊重这些爱较真的人,他们看似偏执,其实只是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一条再平凡不过的准则:敬业精神。”[4]不管是编辑还是校对,就是要有这种敬业精神,有了敬业精神,就会自觉地去实践这些质量管理制度,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目前大部分出版社业务发展迅速,书稿量大量增加,所以出现了社内专职校对人员不足、稿子排队等待的时间较长的现象。为了避免影响出版周期,好多责编会选择编校合一、找外校等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稿件积压、缩短出版周期的现象,但也存在着不小的隐患。编校合一会让编辑把编辑加工和校对职责混在一起,往往会因为编辑精力和看稿角度的问题遗漏不少错误;而外校人员一般为校对公司人员,有的取得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有的没有,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不在书稿上署名,就算书稿出版后出现问题,因其不是社内员工,也一般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所以外校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没有社内专职校对的人员强,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书稿的校对质量,往往花了钱请外校,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解决的办法如下:(1)根据出书总量,适当充实社内专职校对人员,至少保证三个校次由不同的人员担任;(2)一、二校可以安排外校,但终校一定要由社内具有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以上的人员担任;(3)制定外校管理办法,建立外校人员档案库,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一支较稳定的业务能力高、责任意识强的外校队伍;(4)制定相应的校对管理制度,以明确每个校对人员的职责、质量指标和工作量、奖惩办法等,并给他们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激发校对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5)出版单位可以为编辑和校对安装校对软件,比如“黑马校对”,人机结合进行质量把关。
三、批量付印前的制度把关
(一)印前质检制度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一读”,即是指印前质检制度。好多编辑认为,书稿已经三审三校过了,错误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不需要再费时间和人力去印前质检。这种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往往在印前检查样书时,会发现个别三审三校后的“漏网之鱼”。如本人在实际质检工作中,曾发现书脊上书名中有一个繁体字用成了已经废弃的异体字;有一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原”应为“国”;还有一次发现竟然把香港说成是“英国的殖民地”…… 想想都后怕,如果没有印前审读发现这些错误,印出书来该是怎样的后果?正是笔者所在出版社严格遵守了 “印前质检”制度,才避免了出版失误的发生。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心惊肉跳”之后,会更深地体会到: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少一个环节和流程没啥问题,只有严格坚持出版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图书质量。
那么如何坚持印前审读制度呢?三校结束后,编辑应打印出一份付印清样,交由出版单位的质检人员进行质检,除了必检项目(比如封面、目录、序言、扉页、版权页等)必须检查外,不足十万字的检查全书,超出十万字的抽查十万字。质检人员要根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的标准来认定差错和计算差错率。质检合格的,由质检人员在付印清样的封面签字确认,再由总编辑签字同意后方可印刷;质检不合格的(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退回责任编辑重新通读稿件,消灭书中遗留差错后,再送检,合格后方可签字付印。
(二)样书检查制度
样书检查制度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关卡。有许多年轻编辑会将印前质检制度和样书检查制度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指的是一个制度,其实不然:印前质检检查的还是稿样,而样书检查检查的是已经装订好的成品书;前者检查的重点还是编校质量方面,后者检查的重点在于印刷装订质量。日常工作中,编辑们大多对编校质量比较重视,却往往将样书质检制度“束之高阁”,忽略和轻视了印刷装订质量。殊不知印刷装订质量也很关键,它就像一本书的脸面一样,直接影响着图书内容表现形式的优劣、影响着读者阅读质量的好坏。为了转变这种“不平等”观念,上级主管单位除了每年的出版产品编校质量检查外,又开展了出版产品印刷装订质量的专项检查活动。这样,大大强化了出版单位对印刷质量的重视程度。好多出版社以前都没有设样书质检这个环节,往往存在侥幸心理,付印清样交给印刷厂就直接付印了。但在越来越严格的市场监管和质量检查下,也都纷纷意识到样书质检制度的重要性,开始要求印刷厂按照制度的规定,在大批量印刷前先装订一本样书送检。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图书质量。
通过对以上主要出版流程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每项管理制度对于图书质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都不应该被忽视。有了制度的护航,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出版工作者尤其需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和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 力求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抵制唯利是图、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行为,为提升中国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和净化中国的图书市场贡献自己的力量。”[5]总之,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精神统领和思想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质量标准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各出版单位认真践行这些出版制度,才能让我们的出版产品越来越优质、美好、纯净,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