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警惕: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019-12-11黄磊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积气肠壁禁食

文/黄磊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编辑/ 丽叶 设计/庞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较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呕吐和便血,严重者休克,是以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X线特征的新生儿肠道疾病。90%发生于早产儿,病情严重,其病死率高达50%左右。国内外报道NEC的发病率占活产婴的1‰~3‰,占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2%~5%,比任何消化道畸形的发病率都高。

黄磊现任/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多与下列4个因素有关

目前有关NEC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早产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胃酸分泌少,胃肠动力差,消化酶活力不足,消化道黏膜通透性高,消化吸收能力及局部免疫反应低下,故不适当的喂养、感染及肠壁缺氧缺血等诸因素,均可导致肠道损伤而引发NEC。

2肠黏膜缺氧缺血

机体缺氧缺血时将重新分配全身血液,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而此时肠系膜血管收缩,肠道血流可减少至正常的35%~50%,若肠黏膜缺血持续存在或缺血后再灌注发生,均可导致肠黏膜损伤而发生NEC。如围生期窒息、严重呼吸暂停、严重心肺疾病、休克、脐动脉插管、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等,都会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

3感染

败血症或肠道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可直接损伤肠道黏膜,或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介导肠黏膜的损伤。

此外,因肠道内细菌的过度繁殖而造成的肠管胀气也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较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克雷伯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病毒和真菌也可引起本病。

4喂养不当

摄入渗透压过高(>460毫摩尔/升)的配方乳,或渗透压较高的药物如维生素E、茶碱、吲哚美辛等,使大量液体由血管渗入肠腔,减少肠黏膜的血流灌注。此外高渗乳或高渗液也可直接损伤尚未发育成熟的肠黏膜。母乳内含有IgA、吞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物质,能加强抗感染能力,故母乳喂养儿发病率少。

主要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为回肠远端及近端升结肠。肠道病变范围轻重悬殊,轻者仅数厘米,重者可累及全胃肠道,但十二指肠较少受累。主要病理变化是肠腔充气,黏膜呈斑片状或大片坏死,肠壁有不同程度的积气、出血及坏死。严重时整个肠壁全层坏死并伴发穿孔。

临床上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大多在生后2周内(2~12天)发病,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延迟至2个月。病初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拒乳及嗜睡等,同时或继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潴留、腹胀、呕吐、腹泻及血便等。大便色深可带血,或果酱色,或柏油样。体格检查可见腹壁发红、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常并发败血症、肠穿孔和腹膜炎等。如不及时救治,最后可发展为呼吸衰竭、休克、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而死亡。

腹部X线摄片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腹部X线摄片主要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肠壁间隔增宽、肠壁积气、门静脉充气征,重者肠袢固定(肠坏死)、腹水(腹膜炎)和气腹(肠穿孔)。肠壁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严重者常伴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和(或)呼吸性酸中毒,休克及DIC等,故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及DIC的监测对判定病情尤为重要。大便潜血阳性及大便培养可呈现阳性。

若同时具备以下3项,即可确诊

1.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体温不升、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及心动过缓等;

2.胃肠道表现:胃潴留、呕吐、肉眼血便、腹胀及肠鸣音消失;

3.腹部X线摄片表现:肠梗阻和肠壁积气。

怎样治疗

1禁食。疑似患儿禁食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待其临床表现好转,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可逐渐恢复进乳。恢复喂养要从水开始,再试喂糖水、稀释奶,以后根据病情逐步增加稀释奶浓度。

2胃肠减压。禁食期间需进行胃肠减压。

3抗感染。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若细菌不明时可用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钠或第3代头孢菌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疗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

4支持疗法和其他治疗。禁食期间应予以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能量需求,液体量120~150毫升/千克,热能从209千焦/千克(50千卡/千克)开始,逐渐增加至418~503千焦/千克(100~120千卡/千克)。并注意补充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5外科治疗。明显腹膜炎时可考虑手术,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

6拔除脐血管置管。

7监测生命体征、腹围、出入液量、胃肠道出血等。

8监测实验室检查:生化、脓毒症指标等,影像学检查等。

9益生菌: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与微生态制剂研究的进展,益生菌逐渐被纳入NEC的防治方案中。口服益生菌可抑制肠内致病菌的过度繁殖,使异常的肠通透性、失衡的肠微生态系统恢复正常。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可通过减少肠道致病菌、减少内毒素生成、降低肠上皮细胞磷脂酶A2表达及减轻细菌移位等作用来减少NEC发生。

猜你喜欢

积气肠壁禁食
早产儿心包积气保守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克罗恩肠病伴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一过性积气一例
手术体位对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颅内积气的影响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陶埙发音原理解析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