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语言的演变研究

2019-12-10张俊奎

艺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文艺复兴

张俊奎

摘 要:绘画语言是指运用绘画工具材料为物质载体,以点线面、明暗、色彩、肌理、空间等视觉元素为传输通道,通过造型手段,创作艺术形象形成视觉体验,唤起情感体验的过程。13-16世纪是欧洲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绘画完成了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术的全面探索,绘画语言极其丰富,绘画理念产生根本变化,本文以坦培拉绘画为主要研究内容来探讨13-16世纪绘画语言的演变特征及过程。

关键词:文艺复兴 坦培拉 绘画语言 绘画媒介

一、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的历史文化背景

13-16世纪随着人文主义的复兴、科学技术的进步、宗教改革运动、新大陆的发现以及城市商业的发展,绘画艺术迸发出前所未有生命力。

随着君士坦丁堡的灭亡,前往意大利避难的希腊学者带来了古代书籍和他们的知识,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人”的作用和地位得到重新认识,世俗生活回到了生活的中心。在北欧科学提倡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细微观察,伽利略和他的同行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星空,质疑教会的“地心说”。基督教的崇高理想和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的矛盾,在政教矛盾的混合下促使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迪亚斯、哥伦布、麦哲伦和科尔特斯的探险以及新的陆地的发现使当时人们扩大了世界视野,也直接促进了航海、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成为富有的阶层,成为城市中产阶级,他们开始挑战地主贵族的传统地位,他们也成为艺术的重要赞助人。商业、知识、思想、宗教、探险、艺术的发展促使绘画艺术进入了空前繁盛的时期。

二、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的技术可能性

琴尼尼在《论艺术之书》中说:“不论在那个时候,还是现在,技法是要求科学知识的……科学是最令人可爱的,它成了双手活动的依据”。一个时代的绘画总体上受制于它所在时代的技术可能性。绘画理论、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作为绘画表现的基础,通过艺术家具体的情感和个体能力物化成画面视觉形象,从而传达艺术家个人及时代的情感。不同时代的画家只能用其时代所允许的材料完成他的作品,只能创造出当时绘画材料所允许他创造的画面效果。

13-16世纪人文主义复兴,如实表现人的存在与情感需要借助于科学的透视、解剖、明暗技巧以及色彩的处理方法。早期的画家马萨乔、乌切罗、弗朗西斯卡、曼坦尼亚、波提切利等在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再现自然方面已经走出了一大步。基尔贝蒂谈到画家的基础时就包括透视、几何学、解剖学等内容。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的《绘画透视》是第一部透视学著作,德国画家丢勒则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达·芬奇创造了空气透视法和明暗的隐形透视。当时的解剖学家维扎里的《人体构造》以及韦罗基奥、达·芬奇对解剖学的研究推动绘画解剖学的发展,至文艺复兴盛期,当时的艺术家已经建立起透视学、人体解剖学和光影学的理论知识基础。

坦培拉绘画材料在13-16世纪时期也得到了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色彩原料汇集到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在色彩上的成就亦得益于此,当时常见的绘画用色粉有二十种左右。在画家的探索下出现了多种画布基底的制作方法,胶液的运用也更加科学合理,佛罗伦萨画家乔托在调制颜料的时候抛弃了原来用蜡凝固的胶状材料,用嫩芽、未成熟的無花果的汁液和一种含油质较少的胶料,改变了颜色变暗的问题,使颜色更加鲜明。

在坦培拉绘画技法方面,乔托的老师契马布埃把希腊的鸡蛋坦培拉带到了意大利,根据琴尼尼的记载,当时在木板上涂抹动物胶数次,然后铺上画布后在上面做石膏底子,在底子上制作绿色和肉色的混合底子以形成初步的色彩关系,然后在其上制作素描关系,然后在逐层罩染颜色。后来乔托发明了“三级色调处理法”处理形体的明暗转折关系,改变了坦培拉排线造型方法的低效率和衔接困难问题,提高了绘画效率。

三、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语言的演变分析

1.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语言演变的总体特征。

从哥特式美术到巴洛克美术时期,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完成了如实再现视觉感受的形式创造和材料技术的探索创新,彻底实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目标:“在自然的基础上,艺术或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实现的东西或是模仿自然”。绘画艺术从总体上讲呈现从线性造型到涂绘造型的转变,从触觉观察到视觉观察方式的转变,从作为宗教隐喻的艺术到人文主义的回归,从平面装饰的符号性规范到科学客观的研究转变,从间接表现方法到直接表现方法的转变,绘画媒介从以水性为主到油性为主的转变,从重视素描表现到重视色彩表现的变化,从图式的抽象概念化到真实情感化转变的总体演变特征。

2.由“线绘式”向“涂绘式”的造型语言演变。

这两种造型语言方式的变化根植于观察方式的变化,从13世纪哥特式晚期开始绘画造型语言的变化已经初现端倪,“线绘式”就是以线为主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带有人类本能的概括与观察方法的特征,从物体的轮廓线、边缘线和结构线来限定物体的特征,从物体中抽象概括出线,以线作为主体重构形体,以其它造型手段为辅助进行造型表现。“涂绘式”则是以体块观察结合焦点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和表现方法不抽象提取物体的线性结构,而是回归到视觉的整体感受,以视觉焦点为中心结合形体的团块状结构,转折和衔接都以体面的方式呈现,所以物体回归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视觉状态。

这两种观察和表现方法产生了“触觉真实”的和“视觉真实”的不同心理感受并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沃尔夫林认为丢勒是“线绘式”的典型代表,而伦勃朗是“涂绘式”造型的典型代表,威尼斯画派的提香则是完成这种转换的代表画家。

2.画面空间的处理从平面装饰性与符号化到“三维”纵深的自然空间的演变。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早期,画面的分割以平面构图作为原则,以宗教符号以及约定俗成的方法处理画面位置及空间信息,具有平面装饰性特征,我们从契马布埃的《圣母即位》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画面的处理方法。从文艺复兴开始随着绘画的科学知识及认识的改变,画面转变到以连续退却为依据的空间处理手法,随着透视学和明暗处理手法的成熟,画面的“三维”纵深感越来越突出,画家综合运用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明暗技巧(光源处理方法)使画面空间呈现纵深的自然空间的视觉感受,我们可以从达芬奇的作品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的结果。

3.绘画媒介从以水性为主的媒介到油性为主的媒介转变。

坦培拉绘画媒介从开始就以水性胶结合色粉的方法进行调和,以产生粘结的作用。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颜色的效果、绘画过程的适宜性,工匠们探索牛奶、鸡蛋等具有亲油亲水性的具有光泽的媒介剂,在坦培拉绘画的发展过程中,鸡蛋的运用以及以鸡蛋为基础的各种媒介剂改良配方,大大扩展了坦培拉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效果,现代人在弗洛伦萨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上检测出了干性油成分,说明油性媒介当时已经运用到坦培拉绘画的上层或者整体过程中。

随着干性油的运用探索,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凡·艾克兄弟以干性油进行画面的混层描绘,至此油性媒介基本决定了画面的效果,但一直到17世纪坦培拉材料及媒介还作为底层处理一直在运用,鲁本斯和伦勃朗的作品在底层还是运用坦培拉材料,而在上层用油性媒介进行色彩处理。

4.绘画技法从间接方法到混合方法的转变。

坦培拉绘画技术脱胎于壁画和圣像画技术,成为架上绘画后,艺术家及工匠探索画面基底制作方法(依据不同的承载材料)并探索与之适合的表现方法。欧洲不同地区的画家都有不同的具体方法,但在总体上表现为素描层和色彩层的分别描绘,底层造型的目的是形成画面形象并为色彩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载色层,这是间接画法的核心问题,这种方法媒介剂前后一致,在底层造型任务完成后,在中上层反复进行色彩的罩染和提亮处理,最后达到完成的效果。

后来由于干性油媒介剂的出现,表现技法上出现了混合技法。混合技法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底层用坦培拉画法,上层用干性油进行色彩处理;二是水性和油性媒介的交互处理而形成夹层结构的处理方法。

最后直接表现技法是在油画中完成的,维拉斯贵之完成了混合技法到直接画法的转变(已经为油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维拉斯贵之的“直接画法”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一次性厚涂遮盖画法,而是薄涂多层直接画法(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合理运用)。

结语

自13世纪始,绘画逐渐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人”成为表达的中心,绘画的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画面视觉感受逐渐由“触觉”到“视觉”,绘画媒介属性上逐渐由水性到油性转变,绘画方法上则由间接画法向直接画法逐渐转变。13-16世纪是坦培拉作为一种绘画方法的集中呈现时期,它从蜡彩、胶彩、湿壁画、细密画、插图以及工艺装饰中脱胎而出,逐渐发展成熟,作为一种绘画体系它具有自身的绘画语言和审美特质,对13-16世纪坦培拉绘画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潘耀昌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宗白华.西方美术名著选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休·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毛君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4]【德】馬克思·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M].杨太红,杨鸿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法】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西方绘画趣味性的表达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王宏剑
张元的艺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