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2016-11-11李超
摘要:艺术和文化一样,各时期的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甚至是传承的关系。本文将简单对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进行浅谈。
关键词:古希腊;基督教;文艺复兴
中图分类号:J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6-01
提到古希腊,我们会想到爱琴文明或是战神雅典娜;说到基督教,必然会想到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和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而谈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三杰”和“人文主义思想”必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因此这三个时期的艺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它们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自然产生的还是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值得我们探讨。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的欧洲艺术应该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充满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等的特质。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希腊人也崇拜神,认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样,因此将诸神人格化,创造出丘比特,维纳斯,阿波罗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同时对后来的西方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希腊人把强壮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原。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上。由此可见,希腊艺术是理想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
提到希腊,自然要说说罗马。众所周知,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因而古罗马艺术可以说是古希腊艺术的延续。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于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但罗马人有不同于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罗马最有成就的是建筑。与希腊艺术相比,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而早期基督教艺术风格又沿袭了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早期基督教艺术出现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图像偏重于对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2世纪到4世纪期间的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视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出现在地下墓室。壁画沿袭希腊罗马的风格,题材则与基督教相关。随着时间推进,早期基督教才逐渐脱离古罗马末期的古典风格形成拜占庭艺术。数艺术家在各地的教堂展示其拜占庭艺术创作。在公元1000年以前的东,西方教会虽在正式的大公会议中允许制作基督教的图像,但许多基督徒仍保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会把人的眼光从对上帝的尊崇转移到宗教图像上。在中世纪以前,艺术家以宗教为题材,将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祈祷书,装饰画,教堂建筑里。
谈到西欧的中世纪,这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学者在意大利的佛洛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和艺术。文艺复兴由此兴起。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这个时期的作品也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当时艺术典型的代表。说明了人们开始重视生活,提倡理性和知识。
希腊艺术源于爱琴文明,提倡以神为中心;罗马国在征服希腊的同时继承发展了辉煌的古希腊艺术;而希腊罗马艺术又影响着早期基督教艺术;在西欧中世纪这个“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的绝对权威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开始主张以人为中心。这样看来,从希腊艺术到文艺复兴艺术经历了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这是思想的转变,人们开始理性了。而且不难看出,一个国家辉煌的艺术文化成就总会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侵略,或是友好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而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以及周边国家;一个时期灿烂的艺术文化底蕴也深深影响着同时期和下一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各个时期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中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现在想想,就是因为前人对历史文化艺术的继承,我们才看到了现在更为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我们现在对以往的艺术文化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2]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
作者简介:李超(1993.1-),女,汉族,山西汾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美术史与比较美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