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施甸县布朗族山歌的特点
2019-12-10尹自周保山市施甸县文化馆
■尹自周(保山市施甸县文化馆)
施甸的布朗族是古哀牢国最早的土著民族“百濮”的后裔,在旷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山歌独树一帜,最具韵味。
施甸县布朗族山歌普遍流行的有两个类别:一类是上路山歌,如:盘天河、盘古本、盘花名、盘菜名、盘药名、盘甲子、造大船、要礼等8种;一类是下路山歌,包括花花山歌(又称跑马山歌)和小曲儿。上路山歌内容和歌词的数量相对固定,但数量上略有增减;下路山歌则不同,其内容和歌词的数量,歌手根据场景不同即兴创作、自由发挥。
平时唱的山歌曲调种类繁多,最有代表性的山歌是《赶马调》《放牛调》《隔娘调》《送郎调》《打歌调》《对门调》《阳雀调》《老腔》《白水腔》《江外腔》《小曲儿腔》等曲调,唱词凄婉动人,极富感染力,与别的山歌唱词和风格截然不同。
施甸布朗山歌多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宫商角徵(zhǐ)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曲调朴实,有上下句、四句、长短句等不同句式构成;从容舒展的节奏,悠长飘逸的曲调,将人们带进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意境中;小曲又称小调,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广泛,民情、民俗、民风、爱情等,曲式具有流畅、细腻,寓抒情于叙事中的特点;结构比较规整,多为上下句单乐段结构,演唱形式多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齐唱等;表现爱情的山歌,多为对唱形式,旋律委婉优美、含蓄深情、质朴芳醇、不失高亢,表现少男少女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长音、颤音和滑音,尤其在女声中最为明显,用布朗民间歌手的话说,圆润就是折得起,清晰明亮,就像小蜜蜂过江。
根据旋律和唱法特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腔山歌。这类歌一般旋律跌宕大,音域宽,高亢、嘹亮、奔放,跳动大,拖腔长,男声在高音部分多用假声演唱。第二类,平腔山歌。旋律平稳、柔和,节奏自由,尾句较平短,情绪深沉悠扬。第三类,矮腔山歌。音域不宽,对句整齐,节奏规整,无拖腔,接近小调,演唱多用真声。
歌唱表现形式独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形式。
歌词大多是即兴创作,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征。
音乐奔放、嘹亮、委婉,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成前腔或后腔的对应,为施甸布朗族山歌所独有的特征之一。
曲式结构大部分短小单纯、多样化。随兴性、密集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同一个曲调,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情状态下,除了主旋律不变,衬词衬腔可随意增减,曲调表达的意境也有所变化)。
小曲儿善于表达凄苦哀怨、婉转动人之情,大多是起、承、转、合的七言四句、七言六句、七言八句等体式,结构较为严谨(也有即兴性)。转向定型化,艺术上较成熟。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有着曲折、多样的旋法,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布朗族小曲节奏较平稳、歌词比较固定,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有乐器伴奏。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表现力较强,能生动细腻地抒发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气质和神态。小曲以单乐段结构为多,常采用多段词的反复来叙事,也较多地运用衬词和衬腔等表现手法。
布朗山歌是研究布朗民族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学、美学价值。
布朗族有语言,无文字,山歌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随着时过境迁,许多山歌被时光淹没。施甸县文化馆通过收集、整理,首次出版《施甸县布朗族山歌》,为散落的山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