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商务翻译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及反思

2019-12-05麦红宇蔡茜茜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雨课堂

麦红宇 蔡茜茜

摘    要: 本文介绍“雨课堂”的优势,阐述“雨课堂”在翻译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分析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使用效果和体验,并对教学进行反思。调查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对商务翻译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

关键词: 雨课堂    商务翻译    课堂反思

一、引言

通信和计算机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各个方面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造成了人们对手机成瘾的问题,大学课堂中“手机党”和“低头族”的身影屡见不鲜。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引起学者们的广泛注意。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与网络技术结合,提供多通道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如何在商务翻译课程中引进“雨课堂”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雨课堂的优势

“雨课堂”是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由清华大学和清华旗下的在线教育品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致力于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快捷免费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信息。“雨课堂”的安装简单、快捷,只需在官网上下载雨课堂插件,便可在PPT工具栏中找到”雨课堂”,在此可以上传试卷、课件,插入慕课视频和网络视频,导入习题等,学生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进入课堂。

除了操作简便外,“雨课堂”还有以下主要优势。首先,幻灯片可以推送到学生的微信,这样学生可以在手机上查看高清的课件,避免因设备、光线、距离、字体等问题导致屏幕模糊的问题。除此之外,“雨课堂”还可以推送预习材料、作业、试卷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回顾、复习和巩固。其次,创新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发送弹幕、投稿,即使大班教学也能人人都发言。弹幕功能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后台能看到是谁发送的弹幕,也可以把弹幕功能作为主观题的解答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再次,“雨课堂”提供全周期的教学数据分析,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步都有记录。教师可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详细数据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三、基于“雨课堂”的商务翻译教学模式设计

商务翻译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旨在传授相关翻译理论知识及翻译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英汉互译的翻译任务。该课程适用于商务英语方向的本科生,72个学时,一般在第5学期开设,授课内容和翻译任务较多。雨课堂”可以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多种不同题型的练习。

(一)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通过关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创建课程和班级。创建成功后,自动生成邀请码及二维码,然后学生通过扫码或输入邀请码加入班级。在每节商务翻译课前发送一个资料搜索任务,让学生到网上搜寻相关的中英文文语料,并对语料的语言特色、文体特色等加以学习。例如:中英网站中企业介绍的异同、旅游景点介绍的异同等。

(二)课中互动

教师打开课上要使用的课件后,选择工具栏中雨课堂的“开启”雨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则通过扫二维码进入课堂上课。教师对商务翻译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并在播放课件时通过“弹幕”功能与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还可以随时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把自己的翻译版本用手机拍下来后“投稿”,教师可把学生的翻译版本立即投放到屏幕上,进行翻译点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雨课堂”课后小结“教学设计与备忘”模块,用于记录旷课、请假、未带手机等情况的学生,節约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时间。

(二)课后复习

课后,教师可以再布置作业推送给学生,以此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教师依旧可以查看学生的复习结果反馈,掌握学生复习进度。而且“雨课堂”课后小结会自动总结出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即本次授课中,作答老师发布的所有随堂习题得分最高且总用时最短的三位学生和得分最低且总用时最长的三位学生。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了解“雨课堂”在大学商务翻译课堂中学生的使用效果和体验。在结课后,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收集到43份问卷,包括8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该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55.81%的学生喜欢商务翻译课堂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仅4.6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且69.77%的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同样,69.7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对商务翻译的学习兴趣,甚至9.3%的学生认为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乐于接受且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

此外,从下表可知,学生认为在商务翻译课程中,幻灯片同步最为实用,其次是资料推送、课堂练习,表中的“其他”包括课后对不懂得回顾和学生保留PPT,可见学生更加注重对课堂课件和资料的获取,既方便查看又利于课后复习和巩固,方式灵活,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弹幕”与“不懂”功能是否可以及时解决其在该课程学习中的疑惑,62.7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30.23%的学生持肯定的态度,远大于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数量。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这两个功能持中立的态度,可能是因为疑惑的部分用文字表述会花费一些时间,不如口头提问方便、即时。

对于该课程的课堂练习次数,93.02%的学生认为每个课时只要一两次即可,甚至极个别学生认为不需要课堂练习。商务翻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勤动笔头,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多做练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布置作业并推送给学生,由此监督学生的课后练习、复习和巩固。

在师生互动方面,41.86%的学生发表的意见、观点部分被老师考虑或采纳过,32.56%的学生部分考虑或采纳过,25.58%的学生没有被考虑或采纳过。由此可见,师生课堂互动效果较好,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根据下表所示,58.14%的学生认为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一般,23.26%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6.98%的学生认为没影响。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增强学习效果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效果差强人意。

除此之外,与以往的讲授方式相比,学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下该课程优势的答案根据词频分析可知,“PPT”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PPT”和“课后”。通过查看详细答题内容,可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其优势在于PPT易获得和使用,学生可以保存PPT,且PPT的内容同步方便,随时反复查看、回顾,也方便课后复习和做笔记。

关于学生认为“雨课堂”会影响该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根据词频分析所示,“网络”和“手机”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次是“PPT”。查看详细信息可知,学生认为主要因素是教师网络不稳定,出现PPT难以显示、不同步,甚至难以登入的问题。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会受手机的影响,想玩手机或因其他手机推送信息、软件而分心。

总体而言,“雨课堂”将手机转变为帮助学习的工具,扭转了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做作业的教学模式,学生总体上是喜欢“雨课堂”与商务翻译课堂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并且快速适应,“雨课堂”的PPT同步、推送、保存功能深受学生喜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性。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雨课堂”有其优势,但也有不足。首先,“雨课堂”的弹幕和“不懂”反馈的功能对学生在课上的帮助不大,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如直接互动、讨论的效果好。其次,“雨课堂”的课堂微测试功能较少,目前仅有单选题等客观题型,而不同学科有不相同的测试要求,商务翻译课需要进行一些翻译练习,但是“雨课堂”没有提供主观题题型。最后,网络状况不佳、手机上网的诱惑等外在因素和学生自制力不强的原因影响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影响教师、学生使用“雨课堂”的体验感。

六、结语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和教学反思看,“雨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方便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雨课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手机必须保持联网状态、频繁使用手机上课难免会使学生分心,提供的练习题型较少,缺少操作题、主观题等题型。

参考文献:

[1]付艳芳,杨浩.基于雨课堂的《普通话语音训练》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9):68-73.

[2]沈捷,刘赣华,占跃华.基于“雨课堂”的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初探——以《ERP模拟企业运营》为例[J].经贸实践,2018(21):257.

[3]王静,张广兵.雨课堂在高校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及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4):31,41.

[4]王涛,张莉,郭媛.雨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6):1027-1030.

项目:基于微课的商务翻译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JGB42)。

猜你喜欢

雨课堂
基于移动学习APP的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雨课堂对《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研究
基于雨课堂的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雨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