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补肾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影响
2019-12-05胡永辉
胡永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简称为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中居于第4位。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急性发病的过程,会导致持续性的肺功能损伤,加之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并发多种心肺疾病,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炎性反应和改善肺功能是治疗的关键[1],常规西医治疗仅限于治标,效果多不理想。中医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进行本次研究,旨在探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补肾法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入院顺序将8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2例和43例。参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58~81岁,平均年龄为(69.27±6.54)岁;病程为3~18年,平均病程(10.92±4.16)年;急性加重期病程为2~7 d,平均急性加重期病程为(2.45±0.83)d;病情严重程度:Ⅰ度3例、Ⅱ度25例、Ⅲ度14例。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为57~81岁,平均年龄为(69.24±6.57)岁;病程为3~19年,平均病程(10.87±4.22)年;急性加重期病程为2~8 d,平均急性加重期病程为(2.41±0.87)d;病情严重程度:Ⅰ度3例、Ⅱ度25例、Ⅲ度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性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分别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13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2]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患者充分了解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其他疾病者及精神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参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氧疗、补液、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止咳药物、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方治疗:组方:肉桂10 g,炮附片和山萸肉各30 g,熟地黄、茯苓、牡丹皮、山药、泽泻、车前子、川牛膝各15 g。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至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患者均进行连续14 d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的量化评分标准对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和胸闷的症状及口唇/指甲发绀、体温和湿啰音/哮鸣音的体征进行评估,每项的分值均为1~4分,临床症状总积分为4~16分,临床体征总积分为3~12分,且评分越高,患者的症状或体征越严重。
1.4.2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相关症状评分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GLOD)制定的慢阻肺气流受限程度分级标准[4]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气流受限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1~4分,且评分越高,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应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5]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4分,且评分越高,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越严重;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6]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共8项内容,每项内容的分值为0~5分,总分为0~40分,且评分越高,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1.4.3 肺功能患者治疗前后行全自动肺功能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后的积分(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对比 (例,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1)P<0.05(t=13.351、12.04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相关症状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GLOD评分、mMRC评分和CA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LOD评分、mMRC评分和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相关症状评分对比 (例,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1)P<0.05(t=10.119、10.762、11.596)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和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和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例,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1)P<0.05(t=5.014、8.170、8.686)
3 讨论
感染、自身防御及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小气道炎症、气道黏液高分泌和纤毛运动失调等病理改变均诱发反复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有研究指出,我国慢阻肺患者每年急性加重的发生为0.5~3.5次[7],是导致慢阻肺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伤,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8]。
中医学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划分至“肺胀”“喘证”的范畴,痰饮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肺气亏虚是本病的先决条件和内在因素。明·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故肾虚是本病的基础,因此治疗需兼顾扶正固本与祛邪[9]。
本次研究中,补肾方中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和引火归源的功效,炮附片具有补元阳和散寒止痛的功效,熟地黄具有益精填髓的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山药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和抑菌的功效,车前子具有利水渗湿和化痰止咳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益精填髓、补肾健脾、化痰活血的功效。研究组患者早期加用补肾方治疗体现了标本兼治的特点,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P<0.05),GLOD评分、mMRC评分和CA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P<0.05),说明了早期补肾方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相关症状的改善。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肉桂中的有效成分桂皮油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附片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其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机体的急性炎症;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山药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山萸肉的水煎剂有助于加速机体血清抗体的形成,可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车前子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呼吸中枢,具有抗菌和增强气管和支气管黏液分泌的作用,祛痰效果较佳。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早期加用补肾方治疗后,缓解了气道的炎症反应,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故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和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水平(P<0.05)。
综上所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加用补肾方治疗后,不仅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相关症状的缓解,还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