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类专业“一校多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03王凤基
王凤基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商贸类专业普遍存在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和动力不足“校热企冷”的问题。企业不参与人才的过程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与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就难以吻合,从而导致学生就业难、对口率不高、离职率高和企业招工难、稳定率不高流失率高的“两难、两高、两不高”问题。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因此,要培养合格的企业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按照“意见”要求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一、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相关概念
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目录,商贸类专业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等类专业。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提出的,特指复杂系统内由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即大家所说的“1+1〉2”效应。
“协同创新”:是指将各创新主体的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校企协同育人”:顾名思义是指学校(专业)和企业两个不同组织团体,协调一致的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过程。协同育人的形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和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企业接收毕业生、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互聘教师以及引企入校等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引企入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就是将企业的资源引进学校,包括资金、设备、产品、平台、人员和市场等引入学校,配合学校资源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使之产生“1+1〉2”的效应。
二、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与困难
根据调查,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着观念传统、方法陈旧、内容浅层、机制不灵等现状,从而阻碍商贸类专业的校企深度融合、协调育人的开展,造成商贸类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薄弱、就业创业竞争力不足。
观念上,人们普遍认为,文科类专业难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商贸类专业。因为中小型商贸类企业一次所需商务人才不多,而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学生人数普遍较多,因此,难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纵观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和订单式培养确实非常少。
方法上,没有创新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方法。不少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是松散型的,传统型的,很多只是“签签协议、挂挂牌、开开会议、照个相”,校企合作基本是在简单层面,谈不上协同育人。
内容上,多数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企业接收毕业生、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互聘教师等浅度合作层面,有的所谓共建产业学院,也是以学校为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很少。
机制上,很多院校还是非常希望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但没有找到能使校企深度合作、协调育人的长效机制。很多只是考虑企业能为学校带来什么好处,企业能接收多少毕业生,没有从互利共赢上考虑企业利益的获得,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问题。
当然,商贸类专业与其它类专业相比,校企要进行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确实存在一些“痛点”:一是“目标不同的问题”,学校目标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想不出力就得到合适的人才,两个不同的目标形成两条不能交叉的平行线;二是现实中单个的商贸类中小企业确实普遍存在岗位需求人数少和学校商贸专业学生人数多的“人岗不匹配”问题;三是学校要按教学规律运行,普遍都有寒暑假,同时学生要按课表上课,而企业要遵守企业运行规律,必须不间断的运营,加上多数学校学生第六学期才去实习(上半年),下半年企业又缺人,存在“时间上不对等”的问题;四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学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经验,缺乏真实平台运营经验,也不懂校企合作的运营,造成校企合作难以为继。
只有解决这些“痛点”,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商贸类专业才能做到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
三、商贸类专业“一校多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通过创新“一校多企”“一企多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阻碍校企深度合作的“痛点”,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1.“一校多企”“一企多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形成
根据调查,单个的中小型商贸类企业其电商或外贸业务岗位需求人数一般在5-8人,而所有开设有商贸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都较多,造成“一校”对“一企”的校企合作难以实行。为此,从2015年起,经贸学院经过认真研究,运用“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理论,针对“人岗不匹配”的问题,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主导,其它专业共同参与,同时引进多家商贸(外贸)企业进校,并引进企业业务经理,共建校企协同育人中心——“商贸人才孵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为自运营组织,由专业主任和共建企业的经理共同负责,学校监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参与共建“中心”的企业培养外贸人才,并对其它进校企业进行筛选、课程安排、运营管理等。“中心”首先为共建企业培育人才,但由于共建企业需求有限,而学生一届一届不断增加,“中心”要滚动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引进其它企业加入,才能满足一届一届的学生需要和“中心”滚动发展需要。为此,以“中心”为依托,通过每批次引进多家企业入校,采用“一校(中心)对多企”“一企对多生”的方式进行育人,如图1所示。
图1 “一校多企”“一企多生”协同育人模式
2.“一校多企”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的建立
只有解决如前所述的阻碍商贸类专业校企深入和长久合作的四个“痛点”,才能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第一,“目标不同的问题”。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原则一定是互利共赢,否则难以为继。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学校要培养人才,企业要追求利润,两条平行线不能交叉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引企入校,引进企业的真实运营平台、真实产品、真实市场(客户)、企业文化和业务经理,根据企业需求,通过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为每个企业配备5-10个学生在校企双方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真实的市场运营,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学生学到真实岗位的技术技能,实现为企业精准育人,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获得利润和效益,两条平行线就交叉了。学生通过半年真实环境的学习,基本具备上岗能力,毕业时企业—学生再次“双向选择”,选中的学生毕业后即进入该企业就业,因为是“精准”培养,学生就业率高、对口率高、工资高、稳定率高,解决了前述的“两难、两高、两不高”的问题。
第二,“人岗不匹配的问题”。经过精选多家企业进校,根据学生人数多少,采用“一校对多企”“一企对多生”的合作办法,有效得到解决。
第三,“时间不对等的问题”。这是阻碍校企深度和长久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因为企业有其运行规律,生产经营不可间断,学校有其教学规律,教学不能中断,二者难以协调。为此,通过开设“寒暑假班”,由企业出钱补贴学生,问题得以解决;另外,学期中学生上课的问题,尽量不在第五学期开设公共课,整合专业课程,实现整班同时进行项目训练,从而不影响学生上课;对于上、下半年企业用人不均问题,采取AB班轮换制(A班上半年做项目,B班照常上课;下半年反过来)(如图2所示),完全解决了这些“痛点”,使校企合作得以长久而深入。
图2 寒暑假班和AB班轮换制
第四“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这也是阻碍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学校教师多数不懂企业运营,也不懂校企合作运营,造成校企合作难以为继。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学校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学校聘请初始合作企业的经理长期进驻学校,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负责运营“商贸人才孵化中心”(代表学校),包括走访企业、选择企业、教学安排、学生与企业对接、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学生评价等等,并采用师姐带师妹的“师徒滚动制”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与其它合作企业派进学校的技术人员一起构成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长久稳定。
3.“一校多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施效果
模式实施四年多来,形成了“一机制、双主体、三真实、四结合、五互赢”的“12345”特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人才孵化中心”、采取“一校多企、一企多生”育人模式、“建立寒暑假班”“AB班级轮换制”“师徒制教学”等创新方法,建立了一个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形成了“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专业精准对接企业,校企双方为企业精准培养其所需人才,大大降低了企业招人成本和培训成本,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3)运用了“三真实”的现场教学方法。通过引进企业真实产品、真实运营平台、真实市场和企业业务经理,让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产品拍照、上传、介绍和客服、跟单、订单等真实任务,学生既是“上课”,又是“上班”。经过半年左右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企业的产品、企业运营平台、企业客服和企业运营模式,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学生毕业—就业“零距离”对接。
(4)实现了“四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根据企业真实岗位需求,专业制定了与之对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根据真实岗位的技能要求,将课程进行整合,融入真实岗位的技能内容;三是教学过程就是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四是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密切合作,取长补短,成为真正“双师型”教学团队。
(5)取得了“五互赢”的满意效果。“企业”收益人才,获得智力支持,获得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了企业招人和培训成本;“学校”(专业)获得声誉,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教师”得到综合实践锻炼,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学生”获得社会实践能力和企业真实生产技能,提升了就业创业竞争力;“政府”获得了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了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
模式的实施解决了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五大问题”:一是解决了商贸类专业难以进行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商贸类专业毕业生的技术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不吻合的“技岗不衔接”问题;三是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校热企冷”的问题;四是解决了“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五是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对口率不高、离职率高和企业招工难、稳定率不高流失率高的“两难、两高、两不高”问题。
项目实施四年来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周边企业需要“排队”进入。学校四年分四批次共引进企业31 家,精准培训学生300 多人,进入合作企业的150多人,其余人员也是没毕业就被“抢购一空”。参与项目的学生就业率100%,对口率100%,对母校满意度99%,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许多学校慕名前来学习考察,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不多,效果不佳,如何创新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必须思考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