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的运用及作用探析

2019-12-02谭小菊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摘要: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激发了大脑的思考活动,协调了身体与大脑对运动神经的支配,有助于活跃脑细胞,开发思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一、 前言

小学教育是我国的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的体育启蒙阶段,体育游戏是集健身、教育、知识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项目,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小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多彩、气氛生动活泼的优势,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对社会及自然的认识,促进小学生团结、有爱、互助的高尚品质进一步形成,使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二、 体育游戏的作用及各阶段的运用情况

(一) 准备阶段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形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身体各个关节进行激发,因此要做好体育运动的准备工作,增强学生身体的运功能力,极大程度地提高身体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活动的准备工作为体操、慢跑、定位操等热身方式,比较枯燥乏味,缺少乐趣,对于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准备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改变以往无趣的热身方式,就要将奔跑类游戏代替传统的热身运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如纠正八字脚、喊号追人、贴膏药等奔跑类游戏,既可以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同时达到舒筋活骨的目的,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若学习篮球运动,可进行运球接力、传球比快等准备游戏,在准备阶段增强小学生对篮球的认识。做好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机能状态,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在准备工作的课堂效率。

(二)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大纲中指定的教学内容,体育老师要通过对体育负荷与运动时间的控制,完成基本部分教学任务,体育老师要将教学任务编排到体育游戏中,使其充满游戏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良好的积极性、心理状态与身体机能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如在学习跳绳时,老师可将学生分成n组,每组有4名学生,将男女混合分配,每个小组分配一根长绳,8名学生手持绳子两端,摇向同一方向,剩余同学可按顺序参与跳绳。

(三) 放松部分

放松部分是以整理活动的方式,使小学生的身心器官得到放松,加快疲劳恢复的速度。传统的放松方式较为单调,对于身心发育较差的小学生来说缺乏趣味,起不到激发学生关节与身体机能的作用。放松部分的运动要改变以往慢跑、徒手操等枯燥运动的放松方式,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放松,体育老师可采取带有趣味性强、小负荷的游戏实现放松效果,使学生恢复体力的同时能够促进心理、生理共同成长。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选择一些带有节奏的韵律操或者摆图、组字游戏作为进一步整理运动,有助于小学生身体运动机能的恢复。

三、 体育游戏的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品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培养自身对游戏规则与道德规范的遵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通过对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事物的承担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小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锻炼面对失败的心态,提高抗击打能力。由于体育游戏中角色位置不断变化,就要使小学生具有较快的反应能力与即刻适应角色的能力,通過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同学们之间更加团结,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促进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体育游戏既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又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符合小学生好动、喜欢寻求刺激、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状态。大多数小学生都对老师有一种惧怕的心理,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建立和谐、有爱、互助的师生关系。

四、 选择体育游戏遵循的原则

(一) 体育游戏要符合教学内容

选择体育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其中的趣味性,还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做好游戏的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将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融入体育游戏中,达到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而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学习体育知识。

(二) 体育游戏要符合实际

选择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情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在7~12岁之间,处于不知疲倦的多动时期,还具有追求自由、自律性较差等特点,因此,选择体育游戏时要考虑到其中的运动强度和要求。一方面要结合体育场地、班级特点、年龄特点、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结合游戏的规则、要求、运动强度等情况。

五、 体育游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根据变化对游戏进行调整,当学生表现出兴奋且专注力较强时,则说明学生的情绪良好。若小学生表现出停止游戏或者拒绝较难的环节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应具有不畏艰难、勇敢的精神,引导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必要时停止游戏,进行休息。

(二) 注意安全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要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游戏,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进行。结语将体育游戏运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我国小学生体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宗树国.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教师),2013.

[3]李广有,赵丽娜.体育专项游戏[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7,12-114.

作者简介:

谭小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