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12-02吉丽萍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指的是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影响着学生与他人的来往,同时还影响着自信心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背、会写、会做题,很显然,这些目标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接下来,我将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氛围;表达欲望;表达内容

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成功接收他人信息并及时反馈,也就是可以有效表达自己观点,因此,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包括:学生不敢表达、不想表达、表达内容匮乏。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原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转变教学方式,然后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生活,为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出努力。接下来,我将结合这些问题,提出更具体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一、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和其他学生聊天时口才很好,而且在进行文章写作时也是文思如泉涌,但是他们害怕在众多人面前说话,课堂提问环节也希望不要提问到自己,被提问到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可能是性格内向,也可能是担心说错,同学们嘲笑。其实,这些都是学生怯场心理在作祟,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告诉他们说错了没关系,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处在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言就放下了戒備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

我们以“难忘的童年”这一话题为例,借此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口语表达。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思考自己童年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并告诉学生五分钟后进行发言;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蔺相如凭借聪明才智和口才打击秦王的故事,借此告诉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学生的怯场心理;然后,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以后真的会影响到你们,所以大家一定要从小就注意训练,哪位同学愿意挑战一下自己,讲讲自己难忘的童年呢?”最后,当学生发言结束以后,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其实,所有人当众说话都会紧张,但是之所以有人会成为演说家,是因为他们通过不断练习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所以,同学们不要感到恐惧和自卑,要敢于表达,这样大家都会很优秀的。”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与学生有效沟通,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生的怯场心理。

二、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除了不敢表达以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原因还有不想表达。有些学生相对内向,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我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小学语文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想要学生能够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通过提问的形式可能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具有良性竞争性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便有了表达的欲望,我们以“风俗习惯”这一话题为例,首先,我们可以把班里的同学分为人数相同、实力相当的五组,并引导他们课下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观察,或者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接着,在课上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并让他们组织语言;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各组学生踊跃发言,脱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记录下来每组的发言情况;最后,教师给予表达最多的那一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对所有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通过这样一种良性竞争的形式,让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能够抛开顾虑,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他们爱上口语表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引导和鼓励还会树立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当然,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哪种形式,教师一定要注意,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不能挖苦或者讽刺,要用一种赞赏的心态不断鼓励学生,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库,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一个人的内心充盈时,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不会差。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除了帮助他们克服怯场心理并转变教学方式以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有话可说。我们也知道,丰富表达内容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实现提升。

我们以“一件感动的事”为例,因为这个话题比较贴近生活。首先,我们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他们回想生活中遇到的一件感动的事,可以仔细观察,也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件事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要求表述尽可能有章法,内容尽可能有文采;最后,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次表述不够好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用心观察,还是没有有效输出。所以,我们可以多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生活化的话题进行口语表达,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然后养成习惯,进而打破学生口语表达的局限性,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实现“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从而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做出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建立语言思维体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芳.指向生活形式多样实现课堂中生长——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初探[J].名师在线,2019(7):36-37.

[2]张小琴.浅析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

作者简介:

吉丽萍,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骑龙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