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趋势下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对接支柱产业优化探究

2019-12-02程静蒋丽华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专业设置产教融合

程静 蒋丽华

[摘要]当前,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找出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对接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在产教融合趋势下调整和优化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议,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支柱产业

[作者简介]程静(1986- ),男,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蒋丽华(1973- ),女,四川蓬溪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7年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重点项目“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对接产业状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7205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3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路径,就是要推进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供给侧改革,以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当前,重庆市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的七大支柱产业集群。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社会责任,高职教育的专业布局要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框架下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全面适应和服务产业体系升级。

一、重庆市支柱产业布局及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重庆市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载体和平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度不断增大。

1.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重庆市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7年重庆市支柱产业共计实現产值2683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5725亿元,增幅6.2%;电子制造业产值6384亿元,增幅27.7%;装备制造业产值4056亿元,增幅9.3%;化医行业产值1990亿元,增幅12.6%;材料行业产值3303亿元,增幅7.6%;消费品行业产值4074亿元,增幅9.3%;能源工业产值1304亿元,递减5.9%,全市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根据重庆市经信委发布的《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2020人才需求指导目录(2016版)》显示,2019年起,重庆市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化医行业、材料行业、消费品行业、能源工业等支柱产业需要职业技能人才107000人。根据重庆市2017年《教育事业综合统计》显示,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应支柱产业的专业门类在校生规模53569人,与产业需求差额53431人,急需技能人才支撑。

二、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对接支柱产业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重庆市共有高职院校40所(民办高职院校18所,占比32%)。高职院校在校生279123人,占本专科学生的37.37%。全市高职院校2017年招生99587人,占本专科学生的44.96%。

从表1可以看出,全市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359个,占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747个)的48.06%;专业大类19个,覆盖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大类。其中,专业设置不足10个的高职院校有2个,占比5%;专业设置11~30个之间的高职院校有19个,占比47.5%;专业设置超过31个的高职院校有19个,占比47.5%。

1.专业同质化现象明显。高职教育是否能够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专业布局是否均衡。从表2、下页表3可以看出,2017年全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集中度排名前10的主要为财经商贸、土木建筑等专业大类,主要包含市场营销、工程造价等专业,占全市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总数的2.79%。2017年全市高职院校专业在校生规模排名前10的主要为会计、学前教育、工程造价等专业,在校生83130人,占全市高职院校学生规模的29.79%。

第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盲从性较大。高职院校往往将“招生好不好”“办学成本大不大”等因素作为设置专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忽略了自身办学定位。设置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环境艺术设计5个专业的院校均超过20所,设置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5个专业的院校均超过18所,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第二,高职院校专业大类及其专业设置集中度过高。设置财经商贸、文化艺术、土木建筑、电子信息大类的高职院校均超过30所,同时其专业布点数及其比例也普遍高于其他大类。其中,会计、学前教育、工程造价3个专业在校生规模达37172人,在全市高职院校专业总量中占比不足0.9%,学生规模却占全市高职院校在校生的13.32%。少量专业涌入大量学生,极易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以致无法顺利就业或对口就业。

2.专业与支柱产业对接度不高。重庆市自“十三五”初起,在高职教育领域按照“稳规模、调结构、促内涵”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从表4可以看出,重庆市高职院校服务于重庆市支柱产业的专业数154个,占全市专业总数的20.62%。其中,对接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重点支柱产业设置专业65个,占比42.21%;对接其他支柱产业设置专业89个,占比57.79%。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在对接产业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对专业布局的前瞻性思考,整体规划与产业需求脱节。一方面,能对接产业的专业规模与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总规模相比很不对称,专业建设的内涵落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另一方面,在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上,政府引导不到位、学校主动不到位、产业联动不到位,没有充分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集群,导致人才供应上出现短板。以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三个支柱产业来看,2017年生产总值达16165亿元,占重庆市支柱产业总值的60.24%,但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仅65个,占全市专业总数的18.11%,专业对应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专业发展自适应能力不足,深度融入产业的后劲不够。在重庆市七大支柱产业中,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布局适应能力比较薄弱。在专业的内涵建设方面,专业设置通用性较强,而针对性却一般,偏重于经管文史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型专业偏少,专业对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突出,在专业发展上短期不能构建与产业急需的关联度,自适应能力偏弱。在专业的教学手段方面,偏重于理论教育,技术技能教育缺乏实际运用平台,在教学、实训课程设置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教学资源产教融合度不高,后期改革和发展驱动力不足。

三、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对接支柱产业的优化策略

1.统筹规划,准确定位,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高职教育专业规划布局上承担着重要引导作用。找准专业规划的目标与定位,强化专业对应支柱产业的顶层设计,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结合,将“产业”与“教育”相融合、“企业”与“学校”相融合、“生产”与“教学”相融合,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校企合作、共荣共生,把专业教学任务、人才培养过程、科学研究与实践跟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实现“政府—院校—行业企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第一,构建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专业集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企业发展重点,密切关注地方产业规划布局和行业发展趋势,以产业链带动专业链。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目标明确专业集群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形成产业发展与专业发展协同配合、促进教育产出效益和产业产出效益共同放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一是按照重庆市产业战略布局,大力推进装备制造、农林医学、能源环保、交通物流、金融商务、材料运输、服务外包、数字创意等产业领域的紧缺急需專业规划布局,推进专业建设交叉融合、提档升级,构建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总体格局。二是紧密联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领域,重点扶持在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等新兴领域专业布局,支持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社会领域专业布局,打造一批地方急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集群,推动产业与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第二,构建符合岗位集群需求的专业集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依托行业企业,及时调查分析岗位分布,了解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对岗位需求的适应能力,既要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又要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群需求,形成产业有对接、专业有重点、办学有特色、就业有岗位的良好人才培养效益。

具体而言,一是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侧重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集群,在某一岗位领域实现“设计—实作—营销—管理—创新”一体化的专业布局,促进符合岗位需求的多领域专业协同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专业设置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市场调研,提升适应岗位能力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布局与新技术、新岗位、新趋势协同发展,实现专业布局与就业岗位的一致性和前瞻性。

2.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升专业适应能力。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紧跟重庆市支柱产业发展步伐和产业机构调整趋势,推进专业设置供给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在专业规模、专业设置、专业评价等三个方面共同发力,促进传统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急需专业的提档升级和有效扩充。

第一,在专业规模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职院校专业规模的宏观把控上应强调高职院校突出特色、合理安排专业规模。

具体而言,一是稳定有量,控制新增设专业数量。新建高职院校(不足5年)专业规模年度增长不得超过5个,其他高职院校(5年以上)专业规模年度增长不得超过3个,新设专业与撤销专业同比例增减。各高职院校严格控制所设专业大类数量,原则上应少于10个专业大类,提升同一大类中专业点的个数。二是销除库存,降低同质化的专业规模。市级层面统筹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对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发展后劲不足、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就业状况不理想的专业开展自我评估与负面清单制度,逐步调减专业招生计划,减少在校生规模直至撤销专业。三是保全增量,提升产业对接度高的专业规模。在稳定整体规模的基础上,在新设专业中重点向产业发展需求较大的专业倾斜,不断提高支柱产业对应的专业大类或专业集群比重,同一学校适应产业的同一专业大类中专业个数应不低于3个,形成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对产业急需的专业规模只增不减直至满足需求。

第二,在专业结构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的基本原则和方向。鼓励高职院校集中优质资源促进专业内涵特色发展,避免盲目扩张,对接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新工科专业,特别是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又在产业发展中紧缺的专业;严格控制生源倾向特别明显,但市场趋于饱和且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点较多或学生人数多的专业。

具体而言,一是控制新设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交通运输、财经商贸4个专业大类中的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19个专业。二是鼓励新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林牧渔、能源动力与材料、食品与药品5个专业大类中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68个专业。通过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三,在专业评价方面。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权限上虽然已下放地方,但教育主管部门仍有较大的管理权限。教育主管部门应引入“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高职院校一起形成三方参与的专业评价机制。

具体而言,一是重视专业设置评价。从专业发展规划、课程与实训设置、师资与教学资源、行业企业融合、专业建设成果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作为评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方面。对于一些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教学管理混乱、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招生就业情况不好的高职院校,限制设置专业或限制申报新专业。二是重视专业建设评价。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实施专业评估,建立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对新设置的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制定三年保护期政策,允许其在规定年限内弱势发展,期满后必须达到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教育管理部门按“三年一评”的方式,对内涵建设严重不足的专业采取逐年减少招生计划、有限期整改、撤销停办等有效措施,倒逼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清除重申报、轻建设的消极思维。

3.三位一体,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内涵发展。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离不开专业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在加大专业投入、促进招生就业的同时,还应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实践等方面“三位一体”同时发力,发挥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一,课程建设与岗位能力相对接,校企融合共建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规划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参考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发、联合优化、联合建设核心课程,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深度实施产教融合。在课程标准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实际结果对应产业岗位的技能标准,按照不同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以达到符合不同级别岗位能力的需求。在课程远期规划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时代发展、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在课程规划中融入最新科学发展成果,以适应产业更迭换代规律,提供职业发展所需的岗位能手。

第二,专业师资与行业技师相对接,校企融合共建“双师”队伍。在师资聘任机制方面,打破校内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的瓶颈,改革师资选拔方式,拓宽师资引进渠道,通过高薪聘请、兼职聘请等多种方式,吸收行业企业的优质技术专家和一线技师,改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单一来源、单一结构和单一素质,建立高素质、高技能型师资库。在师资素质培养方面,鼓励现有师资深入一线学习行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完成实践锻炼的过程;在服务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价值,完成社会服务的过程,使校内师资与行业技师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同时,提供优惠政策将实践锻炼、社会服务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评定、评优评先的评价体系,着力培养理论知识素养高、教学能力足、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

第三,教学实践与产业一线相对接,校企融合共建实践平臺。在资源建设方面,改变以往围绕教学需求建设实践平台的主观性,突出产业一线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的客观需求,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降低高职院校资源建设投入,让行业企业的“生产车间”进入学校的“教学空间”,让行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变成学校的“教学设备”,不断丰富专业实训设备的使用功能,打造“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在实践教学方面,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把教学内容引入产业一线的实践内容,把教学对象从“学生变为学徒”,把教学方式从“口口相传”拓展为“手手相授”,提升教学实践“产学研”的一体化程度,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岗位的实践技能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只有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稳规模、调结构、促内涵”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和产业联动,构建符合产业集群需求、岗位集群需求的专业集群,深度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才能不断提升专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和平.产业转型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实践研究[J].企业导报,2015(14):100-101.

[2]黄启良.对接产业链的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群联动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78-81.

[3]刘尚明.基于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专业设置调整策略和方法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8(1):56-58.

[4]刘新钰,王世斌,郄海霞.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度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78-185.

[5]邹一琴,鲍静益.产教融合过程中专业与产业柔性对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4):111-112.

[6]陈志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本质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5):35-41.

[7]张舸.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0-73.

[8]任爱珍,冷雪锋.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专业产业对接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8(6):46-49.

[9]马树超,郭文富.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8-61.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专业设置产教融合
太和县县域经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