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高职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2019-12-02熊晨超齐思廉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熊晨超 齐思廉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谋求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配合,以承担起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重任。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实践中存在着目标导向不清晰、校企联合创新机制不畅、国际视野缺乏等突出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品牌导向,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品牌项目;创新驱动,构筑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引领示范,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综合平台;“一带一路”搭台,探索和深化“学校+企业”走出去模式。

[关键词]创新驱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熊晨超(1983- ),男,浙江义乌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浙江  义乌 322000)齐思廉(1986- ),男,四川泸州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驻站博士后。(德国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4021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高职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发展路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Z007)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12-0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前我国应对国际社会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强国行列的重要保障。”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而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育的“主战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正处于有序推进、逐步深化的阶段,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理应配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影响,现阶段国内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动能明显不足,“校政行企”协同联动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校企联合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合力未能充分发挥,急需为产教融合寻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以有效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

1.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到来。近年来,伴随着人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的集成化,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活动进入空前活跃期,不仅重塑了全球创新与产业格局,也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和深刻变革。首先,群体性技术革新不断演进。人类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都是由单点技术突破引发的,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电力的应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与之不同,表现出科学技术的多点突破、群体推进态势。科技创新不仅在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空间、海洋等众多领域不断涌现,全球科技中心与创新中心也呈现出分散化、多极化的趋势。其次,科技、产业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多点突破、群体推进带动了学科之间、产业之间以及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多元深度融合,学科交叉重新定义了科学研究的范式,产业链的延伸重构着技术创新范式,以教育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科技、产业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同采取的创新战略。最后,新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也改变了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与消费形式。标准化、集中化的生产方式逐步让位于定制化生产与个性化、网络化的协同制造,“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阵地”②。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不论是社会生产还是民众生活,都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创新发展战略。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夺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如英国政府发布了《技术蓝图》,明确了英国政府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创新科技投资之地。美国联邦政府发布了《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明确指出将重點支持九大战略领域创新,力求打造全面性、系统化的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支持体系。日本政府发布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致力于打造以创新为特征的新型经济体系。德国政府出台了《纳米技术2015行动计划》《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力图引领全球技术创新的方向。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要在国际竞争与科技发展的浪潮中赢得主导权,应牢牢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各项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为此,国务院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通过制定系统性的措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3.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并存。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标志,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民众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蕴含着诸多矛盾隐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现象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经迫在眉睫,客观上要求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外,在我国经济系统内部,由于长期以来产业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积累缺乏,“中国制造”一直给人一种大而不强、质次价低的印象。产业生产不仅不能满足国内高端制造与消费升级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也缺乏长久、坚实的竞争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到来的形势下,我国产业要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产教融合的关系

1.创新驱动发展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晚,办学经验积累不足,加之职业教育在与普通教育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产教融合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这种现状决定了创新驱动发展已然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第一,深化产教融合要求加快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内在需要。过去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管、学校主办”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行政色彩浓厚,市场调节作用疲弱,产教联系不紧密,企业主体地位不受重视,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新时期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动力。第二,深化产教融合要求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过去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典型的一元化办学模式,政府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办学主体,行业组织、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产教融合要求打破传统的一元化办学模式,广泛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社会性培训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办学格局,因而必须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向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要动力。第三,深化产教融合要求加快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决定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过去一元化的办学模式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治理也体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化特征。与之相对,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必须由传统的政府一元治理向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主体联合共治演进。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加快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的重要动力。

2.产教融合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一,产教融合为校企协同创新提供了实体平台。在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下,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担,技术发明则主要由企业自发承担,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发明都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校企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联动程度极低。在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下,通过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实体,就能构建起现代化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有效落实《意见》的相关要求。第二,产教融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教育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院校要丰富大学生成长成才途径,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纲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深化产教融合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同要求。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道路既有利于在实际工作情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第三,产教融合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平台。产教融合推动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一体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通常能为高职院校补充大量市场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从而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建设和完善。高职院校通过与行业组织、企业共建共享创新创业基地,能有力推动青年创客、大学生等群体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从而为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分析

1.产教融合目标导向不清晰,偏离创新型人才培养轨道。产教融合作为多元主体联合办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要确保各方参与主体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就必须制定明确的目标导向。要确保产教融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同样必须明确产教融合的目标导向,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高职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然而,从现阶段的产教融合实践来看,目标导向不清晰、偏离创新型人才培养轨道是一个突出问题。第一,产教融合层次低,未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由于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探索的时间较短,很多办学主体对产教融合的地位、作用、性质、规律认识不足,既未能从认识上厘清产教融合的目标导向,也未能从思想上把产教融合与创新驱动战略结合起来,导致产教融合总体层次偏低,往往停留在“订单式培养”“设施设备共享”等有限的校企合作项目上,未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更遑论支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第二,产教融合内涵少,未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作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理应积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高职产教融合实践并没有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也没有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其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毫无作为。

2.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不畅,创新资源整合粗放。产教融合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必须建立起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从而深层次、大范围地整合校企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师生、企业技术骨干的创新能动性。但是,与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要求相比,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现实状况还处于不适配的状态。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不畅,创新资源整合粗放仍然是产教融合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校企之间创新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不畅。产教融合之所以备受国家重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化办学的规模效应,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创新资源的整合与规模化创新效应的发挥。但是,当前各地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创新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与高职院校的技术资源、智力资源供给无法有效对接,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始终难以建立。例如,一些地方政府组织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了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由于企业的生产周期与学校的教學周期不同步,导致双方主体拥有的技术创新力量难以实现有效协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和设备存在虚置现象。第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只有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持续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才拥有最坚实、最持久的基础。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畅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高职院校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论证、立项等工作缺乏企业人员的参与,高职院校的创新性研究一味追求前沿性、忽视应用性,对企业的现实技术创新需求关注不够等。不仅如此,由高职院校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通常存在“重科研、轻研发,重成果、轻推广”的倾向,导致创新成果要么缺乏市场,要么难以发挥影响,真正为企业带来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实实在在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少之又少。校企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造成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创新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3.产教融合国际视野缺乏,未能发挥国内外创新合力。面对全球科技中心与创新中心所呈现出的分散化、多极化趋势,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格局,在集中力量攻坚有可能对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产生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影响的关键科学技术的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与境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创新,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确保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在非重点领域亦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要形成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同样必须建立国际视野,不仅要在国内建立起“校政行企”协同联动的创新机制,也要着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产教融合还明显缺乏国际视野,发挥国内外创新合力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首先,我国尚缺乏引导国内外高职院校、行业组织、企业联合办学、协同创新的国家政策,针对产教融合下的境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创新的法律、制度建设亦不健全,产教融合的国际化缺乏系统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其次,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范围窄、层次低,即便在国内也没有完全理顺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关系,也未能建立起高效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国际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延缓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的步伐。最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通晓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中除了少数优质院校以外,亦缺乏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的条件和能力。人才储备、资源储备与能力储备的不足也加大了产教融合国际化的困难和障碍。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1.品牌导向,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品牌项目。创新的关键要素是人,能否持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纲要》明确指出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本质,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培育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任务。高职教育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在于打造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合育人品牌项目,依托项目来培养人才。第一,要打造专业产业链,以真实项目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我国的高职教育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高职院校依托当地产业形态以及产业集群来办学。因此,立足产业办专业,打造专业产业链,实施真实项目驱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职能,引导地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品牌专业。同时,还要利用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引导产业发展,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产业链延伸。第二,打造创新型团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优化完善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也需要建立起一支新老衔接的人才梯队,让“传帮带”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产教融合为高职教育办学注入大量的市场因素,掌握更多市场信息、拥有更多创新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为打造创新型团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应当积极探索“学校+企业”的混合性、创新型团队建设模式,组建一批由学校学生与企业业务骨干共同组成的创新创业工作室,在真实情境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以“创新、创业、创意、创造”为核心要素的“四创”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四创”教育更能充分彰显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在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载体和平台,与行业企业共同打造课程资源,建立品牌化运营的创新创意、创业就业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

2.创新驱动,构筑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高职产教融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创新引领,与时俱进,紧跟全球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发展步伐,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动员,汇聚资源,构建政府政策鼓励、校企深度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支持体系,尤其是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产教融合必须把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构建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作为工作重点。第一,要坚持研究先行,创新理念,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创新涵盖了多维度的内容要素,主要分为理论维创新、制度维创新、体制维创新、人才维创新等,而理论维度的创新是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意见》也强调要在创新决策中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界以及各类智库的作用。因此,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引领,首先要坚持研究先行,创新理念,为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在国家层面,中央批准建设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有关合作高校、企业共同建设集工作智库、战线智库和社会智库“三位一体”的综合智库,为构建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地方高职院校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资深专业人士共同组建区域性产教融合智库,承担起与深化产教融合直接相关的市场调研、信息收集、理論研究、实践剖析等工作,为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智力支持。第二,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为产教融合提供知识支持。首先,要改革高职教育科研立项机制,科研课题项目在立项之初就应当谋求与企业的合作,让产业界深度参与科研课题项目从论证、立项到研究、结题的全过程,让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进入企业,服务社会。其次,探索建立科研成果交易流通的中介平台。打通科研成果的信息流通渠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信息的高效传播和供需双方的高速沟通,是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国家应当搭建全国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各地方则要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成果信息发布平台,为高职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创新,贡献创新成果和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引领示范,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综合平台。在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之所以存在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不畅、创新资源整合粗放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产教融合的统合层次低,整体性欠佳,同时缺乏紧密联系各方办学参与主体的机制和平台。《纲要》提出要“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由此可见,更加注重示范引领,着力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综合平台不仅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必然选择。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综合平台,能够为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建设现实场域,有利于向各方办学主体提供更加丰富、专业、优质的服务。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综合平台,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建设高规格、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适时启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的优质高职院校,联合各地方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验基地,汇集多方资源,联合打造集技术研发平台、信息传输平台、专家咨询平台以及校企合作平台等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实验基地。要深化对产教融合运行规律的认识,总结各方成功经验,建立起更加科学、成熟、系统的产教融合机制和模式,对全国产教融合探索实践形成示范引领。第二,探索项目制、公司式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平台,搭建产教融合综合服务系统。地方政府可以牵头组建产教融合项目公司,促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商业化运营。在具体分工上,可由政府划拨专项基金作为前期投入,组织技术力量搭建产教融合综合服务系统平台,为产教融合事务提供服务管理、资源管理及技术支持。高职院校、行业组织、企业作为平台的应用主体,负责开发、筹办产教融合商业化项目,实现产教融合综合服务与商业化项目的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校政行企”协同效应,放大资源整合规模优势,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内涵与校企协同创新能力。

4.“一带一路”搭台,探索和深化“学校+企业”走出去模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全面铺开的“三期叠加”阶段,为产教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必须提高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领域的国际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高校+企业”走出去模式,调动和汇聚更加广泛的创新资源,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创新网络格局。第一,要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才需求、合作办学、科技创新、骨干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供需对接,为产教融合国际化、境内外校企协同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撑。第二,要建立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辐射全球的智慧学习工场网絡。“智慧学习工场”是新兴的泛在产教融合模式,通常由创新创业中心、联合教研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专业运营中心等子平台相互连接构成。通过搭建全球化的智慧学习工场网络,可以帮助我国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发出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品牌、创新工厂品牌,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和能力。第三,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协调合作,更加有效地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提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构建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对此,一方面,我国要积极拓展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对外合作,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汇聚国际创新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优质高职院校和龙头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加快产教融合“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共建丝路学院等形式,深化国内外职业院校合作,培育国际化的创新型高技术技能人才。

五、结语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一条创新驱动与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通过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以产教融合为支点,深入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注释]

①王雨辰.论习近平的创新驱动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

②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2.

[参考文献]

[1]毛文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11-14.

[2]刘桓,陈福明,程艳红.基于产教园的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51-56+61.

[3]高楚云.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产教融合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8(8):46-48.

[4]周绍梅.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症结与破解[J].教育与职业,2018(2):8-14.

[5]朱国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91-93.

[6]罗明誉.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82-87.

[7]孙毅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5):8-11.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