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变:全方位展现的特殊采写体验
——一个科技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感受

2019-11-29

科技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头条笔者

1 一个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今天的传媒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颠覆性的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改变过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一对多的状态,一个去中心化的新闻模式已经开始诞生,普通公众从信息的接受者转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思想和想法开始浸润到各种网络新闻中去。

今天我们可以传播的媒体除了传统的报纸和网络外,还增加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很多App平台,它们的影响力已经开始超越传统媒体。

在这个多元化的格局中,少数人拥有采访权的精英记者时代已经过去,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注册一个账号,核实一个身份,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大众不再是新闻的接纳者,而是一些新闻事件的提供者和新闻事件评论的参与者。

很多传统新闻媒体也纷纷转型,传统记者写的稿件迅速地进入各大平台的新闻资讯中。很多传统媒体还建立了自己的App平台。

1.1 自媒体的个性化特征

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中,新闻的传播和交流变得非常迅速。不需要一个团队的组合,一个自媒体人随时随地就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传递到媒体上与读者分享,而且可以带有个人色彩的观点和言论可以轻松发布在媒体上。今天,只要有正当职业的人都可以注册自媒体账号,有很多人可以做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粉丝,阅读量也可以达到百万、千万。有时候会超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比如前不久爆出的航天所张小平事件,一个普通的微信账号,可以在一天内在朋友圈被刷屏,赢得上千万的阅读量。

自媒体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可以是简短的微博、微头条,也可以是长篇的文章,还可以是视频新闻。从内容来看走向细分化,有文化类、科技类、人文社科类、教育类、经济类、娱乐类、旅游类等等。拿科技类的自媒体来说,又有很多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比如有面向天体物理的,有面向科技成果的,有面向科学常识的,有进行深度剖析的,有科学家报道见长的。

1.2 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在不断增强

在自媒体时代的喧嚣中,过去我们所担心的传统媒体弱化趋势并没有蔓延,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纵观背后的原因,与传统媒体记者的素养和能力有关联,也与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无法比拟的新闻资源有关系。传统媒体的记者经过多年的训练,对于新闻的把握程度和素材的提炼能力是自媒体人无法相比的。另外,传统媒体记者拥有采访权,可以发布权威报道,或者就某些问题采访很多专家。

另外,自媒体上文章虽然很多,但是水平参差不平,第一是很多新闻未经核实,或者不是权威部门发布,纯属道听途说。第二很多自媒体人做到一定程度,会做一些软文,因为利益至上,往往忽视了社会利益。比如在科技新闻领域出现了很多诋毁中医药的文章,还有文章甚至鼓吹吸烟有益健康。假如一个居心叵测的群体闯入科技自媒体领域,可以利用手上的经费引诱科技自媒体人,确实有可能存在报道的偏差。另外有些自媒体的所有者是各行各业中的企业,他们的立场和观点都是基于企业自身利益,有夸大的嫌疑,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发布一些谣言,让读者摸不清头脑。

1.3 偶然的介入与体验

笔者在2015年开始从事自媒体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的运行,这也是非常偶然的经历。

科坛春秋微信公众号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2017年3月,笔者受邀加盟今日头条,开始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自媒体体验,而上海科技报社领导也给予了支持,希望笔者走一条探索性的道路。看看一个一线的传统纸媒科技记者,能否在科技自媒体的海洋中泛起一些浪花。

今日头条有图文、微头条和问答、视频等几个部分。图文就是传统的文章模式,可以配上图片,微头条就是图片加上不多的文字,问答就是根据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视频就是自己拍的短视频。笔者参与的是图文、微头条、问答3个部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这三个部分的总阅读量达到近两亿。

2 全方位展现出科技记者的业务能力

传统的科技记者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相关部门的采访通知,赶赴现场采访,然后回报社写稿发稿。另一种形式是确定好选题,做好采访后,再完成稿件,直到刊发。但是自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2.1 第一时间发出最直观的感受

今日头条的微头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平台,到了采访现场采访完成后,可以第一时间将自己的采访感受通过照片和简短文字发到拥有数亿用户的客户端上,并且与粉丝们进行交流。

2.1.1 在喧嚣中传递理性的声音

比如2018年4月20日,笔者去同济大学采访某个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正式采访完后,又与这位同济大学教授就当时全国关注的“美国封杀中兴芯片”事件攀谈起来,这位教授谈的观点非常理性,他认为是“危中有机”。在回报社的地铁上,笔者快速发出了一条微头条新闻:

今天去同济采访上海科技进步奖,听教授说起目前芯片领域的情况,我们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是具备实力的,是世界上仅有几个拥有全产业链技术的国家。我们是可以生产芯片的,但是质量比美国差很多。因为除了代工,我们芯片设计制造企业缺乏发展机遇。我们的通讯企业,以及其他行业需要全球招标采购芯片,不然就违反了世贸协定。现在美国不供应了,其他国家也可以供应芯片,只不过质量没美国好,用户体验差。贸易战一来,我们芯片设计制造企业突然就有了发展的机遇,给钱给人给指标,但压力巨大,就如同一个造汽车的过两年就要放火箭。美国也是纠结,既不想永远失去中国这个市场,更不想让中国高科技快速发展起来。

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带来的舆论喧嚣中,这个观点如同清泉一般,给予了科技工作者希望和力量。这篇微头条的阅读量达到了11 000多,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觉得我国芯片事业发展大有可为。

2.1.2 展现出科学家的另一面

作为科技记者,平时我们经常会采访科学家,最后会形成稿件。但是有些所见所闻是很难在稿件上呈现出来的,而微头条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采访赵国屏院士不是一件容易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有很多感慨,也很想让公众知道科学家的工作状态。采访完赵国屏院士后,笔者迅速发了一条微头条新闻:

院士的忙碌程度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半个月前就约了要采访著名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教授,当时他在国外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本来他说昨天端午节接受采访,可是他昨天一天都在单位开会和工作,有十几件事情需要处理,还有很多人要见面,一直到了晚上9点都没有空。今天中午我来到上海岳阳路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终于见到了这位科学家,已到古稀之年的赵国屏院士言谈话语中都是上海以及中国生命科学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对于国家科研发展的方向和导向他都非常关注,目前他们正在打造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将各个单位碎片化的生物医学大数据汇聚起来,为科研工作提升服务。他告诉我今天一早凌晨四点就爬起来工作了,今天下午参加一个活动后就要赶往武汉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这篇微新闻的宣传效果也是很不错的,网友在评论中表示:致敬赵老!

2018年8月22日,笔者有幸专访了杨福家院士,采访结束后,我非常激动,杨先生的对于科普的看法和对于教育的看法,让笔者又一次醍醐灌顶,第一时间将采访的感受发布到微头条上:

今天上午专访了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他是曾经的复旦大学校长,上海科协的主席,后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了12年的校长。杨院士一直对科学普及工作非常关心,他说社会的未来属于年轻人,只有让年轻人对科学着迷,才能让他们未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中去,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他对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教育思想也提出了批评,很多家长眼里只有名校,而且很焦虑。但是在美国,只有3%的大学是研究型大学,职业性大学占到60%以上,还有一些是普通大学。职业型大学才是美国强大的根源所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火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喜欢的生活,才能让他获得人生的乐趣,我们的社会不只是需要名牌大学毕业生,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

这篇微头条新闻收获了13万多的点击量,网友们对于杨先生的人才培养的观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2 深度去探寻新闻背后的故事

报纸的篇幅是有限的,记者无法用大量的笔墨中描述一些重大事件和新闻。但是新媒体没有这样的界限,记者可以尽情地去探寻新闻中的更加深度的内容。

比如2017年7月8日下午,“主动进化·造就未来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及《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来到现场,同与会者畅聊未来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快速进化下人类生存的命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新闻事件,在最新出版的《未来简史》当中,尤瓦尔预测了一个可怕的场景——随着人工智能加速进化,未来99%的人类将变成无用之人。尤瓦尔在讲话中认为,未来的科技巨头可能会积累到足够庞大的数据以及足够优秀的算法,乃至直接入侵人性、重组人类社会甚至控制生命本身。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不是电脑会被入侵的时代,而是人类会被入侵的时代。他认为到了21世纪,人类也肯定继续去开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因为这个国家不推进,其他国家也会推进的。但是我们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可以用他们来打造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社会,如果说我们当讲到这个所谓的无用阶级的危险,当人们进行了分裂,有一些是少数的精英这些精英可以享受所有的权利、财富,和由人工智能和工程所带来的好处和福祉,但是大部分的这些所谓的无用阶级的人,他们已经没有了经济价值,他们也没有政治的权利,真的这个事情发生的话,这个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参加完这次会议后,我和人民日报记者姜泓冰老师在一起进行了此次演讲的心得讨论,我们都有一种心有戚戚然的感觉。所以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的《操控人类?<人类简史>作者说未来可能出现人神?高科技带来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警惕!》中除了报道新闻外,笔者还对瓦尔·赫拉利所谓的“无用阶级”“人神阶级”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样的科学主义思潮会将人类拉进深渊,必须警惕。

2017年10月7日上海电力学院举行的智能计算与智能电网专题研讨会现场上,加拿大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院士、滑铁卢大学沈学民教授进行了《面向现代运输系统的自动驾驶和联网车辆》的学术讲座。

会后我采访了沈院士,除了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外,我还询问了他所在的加拿大著名的滑铁卢大学的一些办学经验,这所大学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采访完沈院士后,在今日头条上,笔者第一时间就撰写了《院士眼中的神奇大学,每年微软居然拿出500个岗位给这里在校学生》的文章,报道了滑铁卢大学大量培育优秀科技人才的秘密,这所大学是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每年学生有四个月的工作时间,他们可以在全球的各类优秀的公司里工作,拿到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全薪工资。然后就回校进行8个月的学习。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模式。而全球的高科技企业也乐此不彼地参与其中,每年微软就为学校学生提供500个工作岗位。学生们选择企业也有志愿安排,通常他们会选择和自己专业有关,自己比较热爱的工作。与其他名校不同的是,在大学期间,滑铁卢大学的在读理工科本科生已经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根本不用为学费和生计发愁,一年中有读书的时间,也有拿工资工作的时间。这篇作品发布了引起了社会的反响,网友们认为这种高校的办学模式非常值得学习。

2.3 1.7亿阅读量背后的深思

2017年9月,笔者收到今日头条的邀请,又参与了头条问答,回答网友们提出了科学问题。在长达一年的实践中,笔者回答了1 000多个科学问题,阅读量达到了空前的1.7亿,单个问题的最大阅读量接近1 000万,大大促进了科学普及工作。

2.3.1 宇宙秘密和人类自身的秘密是网友们非常关注的领域

在进行科学问答时,笔者明显地感觉到宇宙知识对于读者强烈的吸引力。很多涉及宇宙的问题分析都有大量的阅读量和评论量。不过因为大量科幻作品的面世,很多普通人对于探索宇宙或多或少有些不切实际的想象。虽然心有不忍,但是在撰写问答时,笔者还是如实地将一些“残酷”的事实告知读者。

“美国阿波罗计划登月”一直以来都是公众关注的科学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一直以来有传闻,说是美国人压根就没有登月,登月的照片是在好莱坞片场中伪造的画面。而随之而来的证据就是30多年来美俄就没有再次启动登月计划,所以登月是一场骗局。是什么原因让美俄30年都没敢再登月球?在回答中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人类走向宇宙,背后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这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与人数有30万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受到国内一些人的质疑。经济的衰退和登月的科学价值缺乏导致了再次登月计划的一再被搁置。该回答的阅读量高达212万次。

前些年人类登陆火星的传闻沸沸扬扬,公众对于前往火星的话题总是兴趣盎然。在回答“人类从地球到火星,乘坐现在的飞行器需要多长时间?”问题时,笔者还是客观地从科学角度出发浇了一盆冰水下去。按照目前地球上飞行的航天器的速度,在近距离点上,最快到达火星的时间需要200天左右,如果是远距离点的话可能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到达。人类要登上火星绝对不像登月那么简单,半年多的宇宙飞行中,吃喝拉撒问题要解决,身体健康也是一大难题。

目前航天员一般最多在宇宙空间中呆上2周就回来了,他们可以在空间站中锻炼身体,不至于因为重力不足,回来后身体机能出现下降。但是要飞行半年多,这样的宇宙飞船要打造得相当庞大和精准,各种设施非常完备,否则基本就是去送死。这个非常冷静的回答收获了201万的阅读量。

距离地球比较近的金星也让很多读者着迷。在回答“从地球到达金星只需100天,为何人类放弃登陆金星?”问题时,笔者使用了在科技新闻写作中惯用的比喻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金星上的残酷环境,该问答的阅读量高达573万次。

另外,人类对自身也是相关关注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未来要去哪里?人类的命运会如何?这些都是非常热门的科学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中,笔者用了大量专业知识进行了认真回答,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比如在回答“是什么限制了人类寿命?”的问题时,笔者用了美国生物学家海弗里克提出的海弗里克极限指数,脊椎动物体内的体细胞不是可以无限分裂下去的,我们人类分裂的体细胞在40-60次左右,每两年分裂一次。所以从理论上也可以说,我们的极限寿命在120岁左右。这个问答的阅读量高达394万次。

在回答“如果地球只有一千万人,会怎么样?”时,笔者从社会分工和代际更替等角度来阐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的重要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阅读量达到了156万次。

2.3.2 科学领域的谣言破除任重道远

在今日头条科学问题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学谣言,如何细致耐心地破除谣言,拿出证据让网友接受,需要扎实的科学功底,也需要一定的新闻素养。笔者在这个领域有了比较好的实践经验。

比如有一个科学问题是这样询问的,“既然所有生物中唯一只有鲨鱼不患癌症,那为何不将鲨鱼基因对人类细胞进行重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科学谣言,鲨鱼软骨治疗癌症一直以来就是一种商业谣言。笔者在回答中对这个谣言进行揭露。鲨鱼也会得癌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谣言呢?在实验室科学家发现,鲨鱼软骨里的成分根本没有抑制肿瘤的效果。这个领域的保健品市场面临倒闭的危险。此时,谣言传播者出现了,1992年,一个名叫威廉·雷恩的人和别人合写了一本名字叫科普书籍《鲨鱼不生癌症》,这本书在强大的营销攻势下,瞬间火了。

毫无抗癌作用的鲨鱼软骨成了全球市场上的香饽饽,也成了让威廉·雷恩发财致富的源泉,而上当受骗的是全球的消费者,鲨鱼的命运更是悲惨,为了获得利润高昂的所谓抗癌神器鲨鱼软骨,大量的鲨鱼被捕杀。这个回答的辟谣效果是非常好的,阅读量达到了77万次,从留言来看,网友的反响也是很不错的。作为一名科技记者,这样的科学回答既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避免了大量鲨鱼被捕杀的命运。

远古人类是否存在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虽然从考古遗迹的角度看,人类是通过缓慢进化,走到今天的文明社会。但是很多人是不相信的,网上有大量的关于远古人类的谣言文章。比如加蓬史前核反应堆的问题。很多人都将此作为 存在史前人类文明的铁证。科学界在辟谣时也拿不出铁证,这个话题一直在网上广为流传。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用科学知识破除了这种谣言。原来这里在远古时期发生过核裂变,在核裂变反应中铀-235核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就形成激发态的铀-236,并且释放出了大量能量。奥克洛地区有大量的水的存在,而且这些水的分布恰到好处,因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非常稳定的天然裂变过程,也释放出过大量的热量。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科学家预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中国著名的核反应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侯德封先生就认为,地球形成初期时铀矿中铀-235的浓度却远高于今天的浓度,因为如果情况允许,大自然会自己发生核裂变反应。而加蓬奥克洛反应堆的特点证实了侯德封等科学家的观点。该回答的阅读量高达218万次,辟谣效果显著。

另外,笔者在回答“NASA发现在太阳附近有近千个巨型不明物体,它们是外星飞行器吗?”这样的问题时,利用材料科学的熔点和沸点的知识成功破解了谣言,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同样,笔者也辟谣了1994年凤凰山孟照国遭遇外星飞船事件,从沟通能力和生育事件等诸多角度指出这一事件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该回答的点击量也达到了110万,获得了读者的认可。

但是科学谣言还是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中,比如各种食品的致癌问题等。需要我们科普工作者不断地去破除一些不科学的说法,避免老百姓的恐慌。

2.3.3 回答科学问题时不忘净化社会风气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功利主义的思想还是非常严重,在回答科学问题的过程中,笔者还不忘鼓励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患矛盾是一个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回答“如何看待‘医生一罢工,全国死亡率下降50%’这一说法?”这个问题时,笔者驳斥了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指出,医生这个职业在社会上扮演的是救死扶伤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一旦医院停止运行,其结果是惨烈的,大量急症病人将陷入困局,有些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医生这个职业还是很不容易的。笔者还用采访中亲身经历诉说医生们的不易,最后指出,我们不能被社会上那种攻击医务人员的不良风气所迷惑,我们要去理解这些白衣天使,去配合这些白衣天使的治疗工作。该回答的阅读量达到了25万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回答“很容易生气怎么办?而且一生气就得好半天?”中,笔者从科学角度阐述了生气对于人体的负面作用。指出我们要学会控制愤怒,调节身心,心胸宽大,与人为善。

3 试水后的一些切身体会

在科技媒体中,真正全过程试水自媒体的科技记者并不多,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在这个特殊时代中的工作心得体会。

3.1 科学舆论场的争夺将白热化

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之大是过去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传统纸媒时代,如果一份报纸的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已经是全国知名度极高的报纸,在这些报纸上刊登文章能够获得几十万的阅读量,当然这些报纸的版面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够有机会撰写文章还是少数精英人群。而今天的自媒体的平台一篇文章,一个问答的阅读量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百万级别,着实让人汗颜。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去占领这些领域,那么一批不专业的人士就会抓住机会发表一些混淆视听的言论,扩大知名度。

这些年,方舟子对中医药的强烈攻击和各种产品致癌性的报道,都是从自媒体平台上开始广泛传播的,此外还有崔永元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大量攻击也是由此而来,而随着其他科学自媒体的跟进,各种不专业的科学知识在网络上开始泛滥,导致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下降。笔者在回答这些相关问题,或者是发布一些相关文章时,经常受到大量不明真相的读者们的语言攻击,幸好今日头条授予了删帖功能,否则呈现出来的就是大面积的恶语评论。所以在采访科学家时,笔者总是会极力地推荐他们加入到自媒体的行列中,希望他们能够进行专业科普工作,我们科技记者的力量实在有限。

3.2 科技记者的业务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虽然笔者在科技记者的岗位深耕了13年,采访过很多实验室和科学家,但是在做自媒体的过程中,依然感觉到自己在科学知识方面的缺乏,科学领域实在是太宽广了,穷极一生可能都无法涵盖到自然科学每个角落,肩负使命的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

自媒体对于科技记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有些阐述出现不专业的情况,读者就会第一时间指出。而且因为身份是正规传统媒体的记者,读者的要求也会很高。很多时候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做自媒体的过程也是另一种提升业务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知,还有很多科学知识并不了解,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一些专家,一字一句都不敢随意表述,对于科技传播的认识更加地深入,尽力将科学知识通过专业性和通俗性的语言传递给公众,在一种宽广的视野中,让公众在一种轻松和舒畅的心情下了解前沿科学知识,增长见识。比如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理解,笔者尽可能地引领读者来到宇宙中恒星的演化的宏大视野中,而不是单纯看原子和质子的变化。

猜你喜欢

头条笔者
老师,别走……
《头条》(四首之三)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头条
头条
头条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