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2019-11-28王君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智慧型家庭教育

王君婷

摘 要: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掌握家庭教育智慧是父母的必要因素。人生就像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从电影看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了。文章从《摔跤吧!爸爸》阐述当代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透析电影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智慧型;《摔跤吧!爸爸》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教育得充满智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家庭教育的价值体现出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什么是家庭教育智慧?何为智慧型家庭教育?透析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家庭教育可知,智慧型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学会发现孩子的潜能并且专业培养、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培育孩子的受挫能力、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

一、当下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

电影《摔跤吧!爸爸》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位父亲将女儿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的故事。这部影片的特效和画面架构或许无法和美国大片,比如《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等电影相提并论,电影的画面也不唯美浪漫,但谁也无法忽视的是它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从电影《摔跤吧!爸爸》看当下我国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第一,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父爱,这样的家庭教育将是不圆满的,家庭矛盾也会日益突出,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煎熬;第二,家长的格局有限,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进入不错的大学,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导致孩子没有理想,没有前进的动力,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人生的真正价值;第三,孩子突出的天赋被繁忙的学习任务淹没,后天的忽视导致原本突出的潜能变得暗淡无光,最终沦为一项普通的技能;第四,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日常生活中存在若隐若现的隔阂,家长无法做到适时放手,总是认为孩子的思想不成熟,孩子却渴望拥有更加独立且广阔的天空,父母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原本最亲密的亲情变得格外陌生。

二、智慧型家庭教育的价值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渴望在短暂而又充满希望的生命里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一个孩子要想在未来有所作为,家庭教育或不可缺。智慧型家庭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于孩子来说,高質量的原始家庭陪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充满智慧,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都十分优秀,孩子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长来说,智慧型家庭教育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家长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辅助者,把孩子送向最美好的未来;对于教育本身来说,智慧型家庭教育打破传统家庭教育的局限,将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智慧型家庭教育的操作指南

由于《摔跤吧!爸爸》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很多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都很智慧,不仅可操作性比较强,同时值得家长学习和借鉴。

(一)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其实母亲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父亲的高度则是孩子的方向[1]。深层次分析现在的小学生,思想不成熟、认知力有限、人生价值观等深受父母的影响。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父母格局的影响力,父母的格局太小会迫使孩子成为“井底之蛙”,狭隘的井口是父母的格局大小,青蛙透过井口看见的天空将是孩子眼里的世界,直接限制了孩子的格局。影片《摔跤吧!爸爸》中父亲老马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他拥有自己的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摔跤比赛的金牌。因为老马的格局很高,他的格局高度足以在培养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道路上帮助女儿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让女儿明白了成功的意义。

(二)发现孩子的潜能并能专业培养

有数据表明,智商在180分以上的天才只有人口的0.009%,既十万分之5-10。其实每一位孩子都是天才,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孩子的潜能往往会被家长忽视。影片中父亲老马偶然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很有摔跤天赋,建立在偏见上的反偏见的老马不顾众人的反对、嘲讽和不理解,依然将两个女儿送到了摔跤场上。虽然开始时两个女儿因为失去的童年而怨恨自己的父亲,但朋友的一席话让她们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并且更加努力投身于摔跤训练。正是因为父亲老马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摔跤潜力,并且不顾众人反对专业化培养女儿们,终于吉塔不负众望,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成功夺得世界摔跤冠军为国争光。要知道当今社会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高低,而能力的高度和潜能密切相关。要想孩子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前提条件是父母可以发现孩子的潜能,并且给予专业化的培养,不要让这难得的天赋被埋没,伤仲永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

(三)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后的路依旧是孩子一个人走。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执行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孩子只会被眼前的真实情况迷了双眼,他们只会认为家长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给剥夺了。悠闲自在的童年被父母的思想占领,孩子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怨恨、抗拒、反感、叛逆[2]。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实施自己的教育。要想孩子能够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时,首先是想办法将想法告诉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让他们知道具体的执行步骤。然后需要给孩子做心理工作,一旦孩子心理上接受了,想法具体执行时才会更加顺利、高效。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两姐妹怨恨父亲剥夺了她们的童年,剪掉了她们的长发,把她们打扮成男孩子并且没日没夜的进行魔鬼训练。所以,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两姐发出宁愿去死的感叹!由于两姐妹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老马也并未想两个女儿袒露自己的心声,没有倾听女儿们的心声,导致女儿们对训练产生抗拒,对父亲一丝心生怨恨。

(四)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始终是孩子的避风港,但这个避风港却不是孩子最好的归宿,如果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孩子将无法独立茁壮成长[3]。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父母只能是参与者,未来漫长的人生之路还需要孩子自己一个一步脚印向前走。父母需要适当的放手,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有潜力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出来并且得以实现。但放手的前提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要停止努力,直到战胜困难并且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人。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场比赛里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救你,我只能教你去如何战斗,但你只能靠自己,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最终吉塔挣脱了爸爸的怀抱,创造了奇迹,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四、结语

电影《摔跤吧!爸爸》不仅仅是一部值得家长观赏的教育片,影片体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充满智慧,值得家长的学习和借鉴。掌握家庭教育智慧是家长的必修课程,毕竟家庭教育的质量关乎孩子的一生!智慧型家庭教育打破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符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发展理念,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雄.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回归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65-267.

[2] 白智然,崔颖.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解读[J].大众文艺,2017(13):184.

[3] 刘锦红.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实现共同成长[J].教育(周刊),2018(03):95-97.

猜你喜欢

摔跤吧!爸爸智慧型家庭教育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金牌大国”为何没拍出《摔跤吧!爸爸》(聊天室)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