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2019-11-28吴艳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改革

摘 要:在深化行政改革和全面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已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最终目的是通过改革,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整合部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最大程度上方便百姓企业办事,其难度可想而知,因而一定要掌握好科学方法论,认识和解决改革中面临的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战略定力、调查研究、底线思维、实事求是与抓铁留痕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關键词:“最多跑一次”改革;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此背景下,“最多跑一次”成为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黑龙江省提出了“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的理念和目标,并制定了《黑龙江省复制推广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实施方案》,力求打造人民满意的高效政府、阳光政府和网上政府。

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当前龙江各地纷纷开启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复制经验实质上是发挥后发优势,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工作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一、坚持战略定力,实现稳中求进

战略定力是指在复杂的局面和形式下,能够明辨是非,朝着预定方向前进的意志、信念和能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将政府的服务事项归类整合,其背后包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和职责体系的调整,是一场自我革命,是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杠杆,这期间必然要突破利益关系的藩篱、要应对矛盾风险挑战,面临攻击反对质疑,哪些必须要改、哪些绝对不能改,要用什么方式、什么步骤来改,要从哪入手改、要改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摆在了决策者面前,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谋划、保持沉着冷静才能不被错误观点所迷惑和干扰,只有坚定信念、把握得当、驾驭全局才能在敏感复杂的环境中赢得主动。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不优、体制机制不活一致是制约龙江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是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有力抓手,当前坚持战略定力,方能抓住“最多跑一次”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深切认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增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中央的大政方针,在稳中求进中,绝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把握好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力度与节奏。

二、坚持调查研究,直面群众需求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掌握好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各项方针政策就正确科学、行之有效,反之则脱离实际、浪费资源。“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继续深化,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改革的许多项目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改革的每一项举措都会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深入实际,从群众办事的角度,亲自体验人民的需求和感受,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大到各部门间统筹协调,小到免费复印材料,都要关注到位,把改革落实到百姓的心坎里。

调查研究看似简单,但要把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人民群众不满意什么,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改革过程中的堵点,无论是制定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大兴调查之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展开科学的论证研究,及时纠偏,一抓到底,同时也能够磨练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他们认知能力、执政能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风险

底线本意为网球场上的边缘线,越过这条线就会失分,底线思维是在改革发展中,要想到最坏的可能性,争取最好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底线思维不仅要求领导干部知道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会带来什么样的危险?而且要求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进一步做到远离底线,防控出现的复杂形势和意外状况,变被动为主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也是一场利益调整、权力重构的变革,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心中有底线才知敬畏,防止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比如容缺受理要守住法律底线,又比如推进电子政务等网络服务项目时要注重信息安全,再比如代理代办等方面要信用体系托底,只有做好了应对最坏局面的充分准备,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范围内,减少改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按照“时间表”顺利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

对于领导干部自身来说,坚持底线思维重要的一点便是守住“清正廉洁 拒腐防变”的底线,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规定的真空地带,需要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只有坚持住这条底线才能一心一意干事创业,心无旁骛为民服务,相反没有守住这条底线无论改革取得怎样的成效,工作创出再多的业绩,也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因此,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中既抓改革效率,又抓工作纪律,让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保持廉洁本色,形成风清气正的改革氛围。

四、坚持实事求是 力戒空谈虚浮

实事求是这项法宝是我们党深入实践、总结经验,付出代价、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得来的,“实事”要求深入实际掌握客观情况,“求是”是在其基础上发现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规律既包括事物发展的客观存在的稳定的联系,也包括人民群众正确意见和合理意愿。实际上,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要符合实际的发6展,不断深化对客观事物和其规律的认识。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常常以又归纳了多少清单,又实现了多少项整合来衡量改革的成绩,但过分重视“数量”的多少,就会脱离实际,每个地区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边推动、边完善,切不可急于求成,使“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成为空头承诺,失信于民。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形式主义最怕“求实”,满足于“留痕迹”“走过场”,以会议和文件的方式推动改革工作,自导自演、自我陶醉,在表面上下功夫,一旦深查細究,就站不住脚,形式主义根源在于思想上错误的政绩观,急于求成,好大喜功,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各项决策的落实,进而损害党的形象,弱化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戒除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要扎扎实实做调研,勤勤恳恳的干工作,任何纸面上的业绩都比不上百姓的口碑,要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五、坚持抓铁有痕 践行实干担当

抓铁有痕迹原意指抓铁石也能留下深刻的痕迹,强调真抓实干、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工作落到实处。最突出的特点是,倡导实干,切忌空想,“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广大群众绘制了未来的蓝图,但如果只有规划没有行动,再美丽的愿景也是一纸空文。还有一层含义是注重实效,切忌浅尝辄止,“最多跑一次”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再推进过程中,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或“另起炉灶”,最终结果仍是一事无成。因此,改革中要狠抓薄弱环节,专攻难点堵点,梳理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见效一批,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做出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绩。

做到抓铁有痕,需要坚韧持久,仅凭一时冲动,无法打牢基础、攻破险阻。坚韧持久体现的是一种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改革中需要尝试、需要先行,再没有直接的成功经验指导下,迈出第一步的人大都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同志,追其根本是源于他们“心中有责”“心中有民”,不计较个人得失,最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改革成果。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战略定力是从顶层设计上规划协调,制定任务分工和改革日程。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底线思维强调保持忧患意识,把失误控制到最小。抓铁有痕要贯穿始终,做好每一个细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于工作方法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化解风险矛盾、破除顽瘴痼疾,只靠热情和蛮力必然会陷入困境,停滞不前,只有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朱英,张利刚.对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8(06):43.

[2] 包日李,吴春燕.完善工作机制 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J].浙江国土资源,2017(11):23-24.

作者简介:吴艳宇(1990- ),女,汉族,黑龙江鹤岗人,政治学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