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9-11-27黄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康复锻炼营养干预内固定术

黄英

【摘 要】目的:研究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2例,依据治疗时间平均分为A组与B组,其中B组给予常规治疗,而A组在B组的前提下给予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对比,A组术后第十天PA,ALB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数据可知,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A组患者屈曲、背伸、前臂旋前、前臂旋后活动明显优于B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康复治疗能够切实预防关节周边组织粘连,推动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康复锻炼; 营养干预;肘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引言:肱骨下段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由于解剖关系繁杂,骨折后经常累及关节,为此治疗难度较大,多半需要内固定术治疗,而且术后易出现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健康锻炼的迅猛发展,在减少软组织损伤的前提下进行康复锻炼,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研究为分析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2例,依据治疗时间平均分为A组与B组,其中B组给予常规治疗,而A组在B组的前提下给予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研究对象的性别与年纪等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康复锻炼 (1)被动功能训练:术后一周之后开展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主要对其患肢的外旋功能进行锻炼,于两周后进行复查,保证骨折处稳定后,在医生的有效指导下锻炼前屈功能,且渐渐加大外旋功能锻炼力度,实现患肢长收缩的目标。每天锻炼三次,每次二十分钟,持续锻炼五周。(2)主动功能锻炼:术后五周后进行锻炼,此时骨折复合率会上涨,通过基本的康复锻炼,患肢功能得到了恢复,结合患者自身对康复方案进行调整。主动锻炼,做双手抱头动作,增强外展功能与上肢外旋锻炼。每天锻炼三次,每次三十分钟,持续锻炼八周。

1.2.2 营养干预 基于患者个人体质、手术各期营养需求等,设计营养供给计划,由责任护士、营养师、主管医生共同协作制定病人的膳食方案。责任护士分阶段为患者实施饮食及营养知识的宣教。比如可以指导患者每日服用给予乳清蛋白粉,18g含蛋白质13g、乳铁蛋白2.88mg、免疫球蛋白90mg、乳矿物质675mg、乳钙72mg、脂肪1.18g、糖类0.98g、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每日指导患者补充维生素,进食维生素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1.3 评定标准 对比A组与B组患者HB(血清血红蛋白)、PA(前白蛋白)、ALB(白蛋白)。比較A组与B组患者关节活动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A组与B组患者HB、PA、ALB、ca水平

通过数据对比,A组与B组的第一天HB、PA、ALB、ca水平无显著不同,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十天HB、PA、ALB、ca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天(P <0.05),A组术后第十天HB、PA、ALB、ca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05)。详见表1。

2.2 对比A组与B组患者关节活动度 通过数据可知,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A组患者伸指伸腕,伸指曲腕旋后活动明显优于B组,有明显差异 (P<0.05),详见表2。

3 结论

肱骨下段骨折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间接或是直接暴力所致,会导致关节受损,临床上多半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诸多文献显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缓解术后患者官环节障碍,推动骨细胞发育,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

此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数据对比,A组与B组的第一天HB、PA、ALB、ca水平无显著不同,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十天HB、PA、ALB、ca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天(P <0.05),A组术后第十天HB、PA、ALB、ca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05)。通过数据可知,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A组患者屈曲、背伸、前臂旋前、前臂旋后活动明显优于B组,有明显差异 (P<0.05)。

总之,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康复治疗能够切实预防关节周边组织粘连,推动关节功能恢复,而营养干预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骨折尽早愈合,由此能够看出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的实效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种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黄国财.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1):20-21.

马坤.论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5):40-41.

张明朝.康复锻炼联合营养干预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2199-2201.

施云东.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09):41-42.

猜你喜欢

康复锻炼营养干预内固定术
营养干预对高职女生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协同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效果观察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