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2019-11-27

名师在线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入算式杯子

李 超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江苏张家港 215600)

引 言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导入在课堂教学的中作用不容小觑,小学数学课堂同样不能例外。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1]。

一、运用游戏导入,诱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地集中,而游戏是他们喜欢的方式,可以引发其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有温度的、鲜活的,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游戏进行导入。游戏是这样的:同桌两人为一个组合,其中的一个学生任意想一个数,然后将它乘以4,再减去3,将最后的结果告诉另一个学生,让他快速猜出自己所想的数。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学生们热情高涨,投入游戏中。学生们在游戏中发现,可以从结果想起,用结果加3,再除以4,就可以算出原先的数;也有学生认为同桌所想的数可以用问号表示,然后列出算式,一步步地推算出结果;还有学生将游戏规则概括成了算式:原数×4-3=结果。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方便问题解决,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游戏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内驱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二、运用故事导入,强化体验

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因为故事有着无穷的魅力,可以叩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必定是高效的、优质的。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巧妙地编制或者引入已有的数学故事进行新课导入[2],运用故事形象、生动的情节,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课堂,一改学生对数学知识枯燥的印象,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使学生获取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向学生们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教师接着说:“下面老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让我们今天的数学学习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听了教师的话,学生们很是兴奋,教师开始娓娓道来: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财主,他一共有四个儿子。有一年,财主得了重病,在临终前,他准备把自己的财产平均分给四个儿子。财产分后的结果是:大儿子分得财产总数的二儿子分得财产总数的三儿子分得财产总数的而小儿子分得财产总数的财主分完财产后,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不公平,都认为他们三人吃了亏,小儿子分得的财产最多,认为财主很是偏心。于是,兄弟四人吵了起来,但谁都不能说服谁。故事讲到这,教师戛然而止,乘势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财主分得公平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定会得出准确的结论。”教师的话,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所学知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新知识,而是将教学内容故事化,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习体验,让数学课堂变得乐趣无穷。

三、设置悬疑导入,激活思维

数学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年龄尚小,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头脑中既有的知识经验经常与新知识发生冲突,会产生疑问,驱动学生探索新知识[3]。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疑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获取新知的期待,将学生带向广阔的数学天地,延伸学习的境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的深刻性。

例如,在教学《和与积的奇偶性》时,教师首先出示算式“36+13”,然后微笑着询问学生道:“这道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们很快就口算出了结果,自然很快地判定出了和的奇偶性。紧接着,教师出示了一道稍微复杂一些的算式“561+124+328”,继续抛出问题:“这道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在计算这道算式时,虽然说出了答案,但速度慢了很多。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出示了一道更长的算式“1+2+3+4+5+……+30”,然后向学生问道:“这道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呢?”学生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但教师却能轻松地得出结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自然会心生疑惑:“老师是不是掌握了什么奥秘呢?”教师说道:“判定算式的和与积的奇偶性,其中有很大的学问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也可以轻松判定。”听了教师的话,学生们投入探索中。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为课堂学习注入了原动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降低了学习的坡度。

四、利用实物导入,促进探索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悉感、亲切感。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导入,吸引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端了两个玻璃杯走进教室,杯子里还冒着热气,学生们感到很好奇,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教师指着两个杯子说:“在左边的杯子中倒入了200 克水,在右边的杯子中倒入了150 克水,现在我准备在左边杯子里加入25 克糖,在右边的杯子里加20 克糖,哪个杯子里面的糖水会甜一些?”教师说完以后,将相应的糖加入了相应的杯子中,并用筷子进行搅拌。学生立即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左边杯子中的糖水会甜一些,另一派认为右边杯子中的糖水会甜一些。学生们开始争执起来,教师说道:“谁有办法准确得知结果呢?”有学生提议,可以分别喝一口,尝一尝,但实际品尝后发现甜度差不多,没有得出结果。这时有学生提议,可以分别算一算糖占糖水的比例,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果。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学生们自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中。

结 语

总之,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导入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设计优质、高效的课堂导入,顺学而导,做到导得精、导得巧、导得妙,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新知识,让数学课堂充盈活力和激情!

猜你喜欢

导入算式杯子
杯子里有什么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神奇的杯子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