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有效策略探赜

2019-11-26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张瑞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习作想象文本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 张瑞芬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作文教学过于“模式化”,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这与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是相佐的,如何让作文教学更有效甚至是高效的,是新时代视野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的课题。

一、激发兴趣,开启作文的“钥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先导,是学生作文的钥匙。

1.丰富生活,为兴趣导航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文字。”为学生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需作文教学于有兴趣的活动之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便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许经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会茅塞顿开。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如举办的节日庆祝活动,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等,教师都应让学生学会从中捕捉写作的素材,指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做记录,开展“我最喜欢的新闻”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并不长,但学生会感到新奇,从而乐意去写这样的活动,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班级的偶发事件,学生大多数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了解原委,但不少学生常常会看到其他同学写出来后才大拍脑袋:哦,原来这件事也可以写成如此精彩的作文。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奇异的动物世界,美丽的人工建筑。诸如此类,都会引发小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应给小学生以机会去广泛地接触这类事物,并加以点拨指导,让小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拍照”,利用自己的脑子“放电影”。学生接触的事物多了,感受加深了,自然会产生倾吐表达的欲望,写起作文来自然会激情四射,自然会左右逢源,自然会得心应手。

2.成功机会,助兴趣驰骋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小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小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强化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1)多元拓展,形式多样。如片段作文、观察作文、情趣作文、剪贴作文、照片作文、游戏作文、想象作文、变式作文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可以为小学生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自办手抄报、黑板书,举办演讲比赛、专题辩论会等。

(2)作文评改时,充分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赞赏,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作文成功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便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语)兴趣毫无疑问是开启学生作文大门的钥匙。

二、捕捉时机,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

人在特定时期、特定境遇中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作文教学中巧妙捕捉时机,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有了深刻的体验,习作时自然有言可说,有情可抒。

1.从学生的热点话题中捕捉习作时机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需留心观察小学生的生活,以从中发掘作文的素材。学生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热点话题,恰当地引领、点拨、指导,便可成为小学生习作的良好素材。

2.在语文教材(文本)空白处捕捉习作时机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无疑是经过编写精心挑选的,大多文质兼美,文本中总会留有些空白之处,而空白之处正是引导学生习作的好时机,教师可以运用“填补文本空白”的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阅读本就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学生在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深思后自然会产生一些感悟,产生一些思考 ,“填补空白”使水到渠成,稍加强化,便是一次习作的训练。语文教材(文本)上可进行“填补”的“空白”随处可见,教师从中捕捉时机,就不愁学生作文无话可说。

3.在语文游戏活动中捕捉习作时机

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让小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比如,让小学生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表演课本剧,玩成语竞猜的游戏,再布置相关的习作,由于小学生自主参与了游戏,有身临其境之感,自然有话可说,自然乐于表达。

三、创造想象,插上作文的“翅膀”

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素,作文需要小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创造性的构思与创造性的表达。

1.扩展性语言描述

针对语文教材中有关的诗歌,鼓励学生将某些精练的文字予以拓展,用书面语言描写想象中的情形。比如,就“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高”字,让学生进行拓展性想象。有学生这样想象:“这是一棵高大的树!它头顶蓝天,根扎沃土,数不清的枝条记载着它的悠悠风貌,粗壮的枝干展示出它的壮美与雄浑!”这样,一棵气宇轩昂的柳树就栩栩如生地展现于学生眼前。

2.传奇性故事创编

就是让小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编写创作出适合这一主题的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传奇性小故事。

3.推测性空白填补

语文教材(文本)中不少地方通过虚笔、省略、停顿、休止等形式留下一些语言空白,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与想象,并在填补文句隐含信息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习作训练,或许会因为一个省略号就扩展出很多精彩纷呈的语句,在兴趣盎然的补白中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激发兴趣,开启小学生作文的“钥匙”,捕捉时机,引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创造想象,为小学生作文插上鲜活的“翅膀”,从而实现作文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习作想象文本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习作展示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