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古诗文 让言语实践魅力无限
2019-11-26林宜静
林宜静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福建晋江 3622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主要是言语实践,教师只有抓住课文语言形式的“秘密”,将教学指向“语用”的层面,体会语文表达形式的精妙,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的言语实践,才能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
每年5月,是笔者学校的“古诗文考级月”。渐渐地,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到考级前才突击背诵,他们背诵古诗文似乎只是为了拿到一纸考级证书。若是这样,说明学生还没挖掘到古诗魅力的冰山一角。那么,该如何巧妙地引导,让学生走进经典,让古诗文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让言语实践诗意浓浓,魅力无限呢?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番尝试。
一、万绿丛中一点红——点亮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能启发学生以自己积累到的相关古诗文为文章命名,这样的题目一定别具一格,成为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为“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以往在教学本习作时,学生都是以产品的名称为题,略显单一、乏味。这次,笔者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与家乡特产有关的古诗。在教学时,笔者引导他们大胆利用“引用”这一方法,试着将这些古诗“嵌”入自己的习作中。学生思路一开,大胆尝试,于是就有了描写桂花的《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有描写家乡百亩荷塘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有写无花果的《唯独无花不竞香》;更有推荐家乡土豆的《此“豆”只应周宁有,别处哪得几回尝》……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学生运用得精准、生动,从中领略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而语言之妙尽在教师春风化雨的点拨中。
二、借得春风好行雨——美化开头
开头段落是整篇文章的门面。文章的开头“有档次”,便能吸引更多的读者。笔者引导对写作主题有把握的学生,告诉他们可以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词,因为诗词往往凝练精辟,文采飞扬,能瞬间吸引教师的眼球[1]。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结合母亲节笔者让学生写一篇“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的习作。为了让学生能活用古诗,开头部分,笔者先给他们提供了一份蓝本,供他们模仿:“春天是什么?是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绿意盎然,烟雨蒙蒙……”一位学生听了,马上接:“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紧接着,另一位学生又接:“是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啭蝶舞,万物复苏……”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跃跃欲试,笔者趁机引导:“同学们,你们能模仿这种句式说一说,表达对妈妈的爱吗?”有写作基础的学生马上现学现用起来:“爱是什么?是恩师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是挚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宽慰。”“是恋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眼神,更是母亲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担忧……”
在这样的学习迁移中,学生经历着言语实践,感受到了学习的无限乐趣。万事开头难。借着古诗这般“春风”,文章便多了一条开篇路径。而文章一旦开了头,尤其开好了头以后,写下去便会如春雨洋洋洒洒。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点化中心
古诗词富有音乐美和情境美,在行文的关键处巧妙地引用或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诗句,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例如,这学期,笔者布置班级学生共读《鲁滨孙漂流记》一书,并要求他们交流、讨论,且交流稿上尽量引用古诗句来进行概括主题。在读书交流会上,班长小鸿的交流稿就引用、化用了三句名诗,巧妙地将整本书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向大家娓娓道来。第一个小标题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他简单地讲述了鲁滨孙搭载朋友父亲的轮船出海远行并遭遇大风浪的情景;第二个小标题为“随意春芳歇,鲁孙自可留”,讲述了鲁滨孙一个人如何在荒岛上自力更生;第三个小标题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告诉大家鲁滨孙在经历了28年的搏斗后,终于寻得机会重返家园。由此看来,学生已不仅仅是在背古诗了,他们已将学过的知识极好地落实在语言实践中了。
再如,在开学初汇报假期生活的习作中,来自贵州的学生小琪写了篇《难忘的乡村生活》,文中写了暑假回到乡下外婆家的一段难忘记忆。写到由于乡村蚊子多,他每晚都要用电蚊拍上演一场“人蚊大战”时,高呼“但使家中大侠在,不教蚊子逞天下”;写到由于外婆家是木头房,隔音效果差,深夜看电视,音量只能开到最小时,他感慨“不敢高声语,恐惊楼上人”;写到乡村道路不好,一辆车经过便尘土飞扬时,他戏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灰尘滚滚来”。文章语言诙谐独特,特别出彩的是穿插了三句改编后的诗句,把偏远农村的生活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古诗句中的某个字或某个词,临时制造出自己需要的新意的技法堪称一绝!
四、回眸一笑百媚生——浸润结尾
在文章即将结尾时,引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诗句,能为读者展示一个漂亮有力的“豹尾”。结尾添入诗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也就能让阅卷老师再次“回眸”了[2]。
例如,在写家乡特产时,家住云南的小莹向大家介绍了父亲种植的脐橙。文章最后,她感叹道:“日啖脐橙三百粒,不辞长作云门人。”简直把苏东坡的名句“日咳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给用活了!而在写家乡名人的习作中,有位学生就讴歌了去年对抗台风“苏迪罗”的战场上,奋不顾身而被洪流吞噬的周宁县萌源村委会主任张纪祥同志,文章最后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张纪祥,人民的好干部,他在这场暴风雨中永生!”多么厚重而有力量的结尾啊!
除了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让古诗文得到“重生”外,笔者还在平时的习作批改中化用了诗句。当学生习作小有进步时,笔者会在书面上大力表扬;继续努力,今日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明日都将绽放成别样红的“映日荷花”;当学生字迹潦草时,笔者会留下一句“不知草书谁狂出,一撇一捺似画符”;遇上一些阅读面窄、语言较为干巴的学生,笔者会在本子上或送给他们的书籍扉页上写“采得百花方成蜜”。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让古诗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那无疑已撑起言语实践的一方天地。当然,在作文中运用古诗名句的前提是符合文章的中心需要,绝不能为了语言出彩而不加选择地“滥用”“乱用”诗词。倘若是从文章的中心出发,诗句不管放在什么位置,都能绽放语言的特殊光彩,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结 语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与灵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多提供一些形式新颖、贴近教材、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把课堂当作展示交流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古诗文,言语实践将尽显魅力、诗意无限。在语文教学的春天里,我们播下了对学生言语的关注,收获的必将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