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去来兮辞》看魏晋文人的隐逸思想
2019-11-26李正梅
李正梅
(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福建福清 350300)
引 言
何为“隐逸”?许慎《说文解字》中提道:“隐,蔽也;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由此可见,“隐逸”就是远离世俗尘嚣,使自己不显露的意思。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隐逸情怀源远流长且历久不衰,从许由、巢父,伯夷、叔齐、商山四皓到阮籍、嵇康……一代又一代的隐士无不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而在众多以“隐”闻名者中,陶渊明的光芒无疑是最闪耀的。
一、中国古代逸民隐士的简单分类
逸民隐士就是隐居不仕的人,但“不仕”首先得要有“仕”的能力和资本,《南史·隐逸》说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要将其与渔子樵夫、山野乡民区别开来。这些归隐之士大抵有如下几种:
第一类,自觉的隐士,他们的归隐是一种纯粹的、自觉的行为。“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的庄子,可以说是其代表,隐逸思想在庄子的思想体系里得到完美而系统的阐释;“采薇首阳”的伯夷、叔齐,宁可以牺牲性命为代价,也拒绝出仕;“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陶渊明在长达十多年的仕隐摇摆中,最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辞官归隐,不让自己“心为形役”。虽然归隐的情形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归隐,是真正的隐者。
第二类,被动的隐者,在儒家思想体系里,积极出仕永远是主旋律,但在郁郁不得志时,他们偶尔也会发出一两句慨叹。不管是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抑或是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还是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或多或少都带有几分隐逸的情怀。严子陵不慕富贵,宋代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称赞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但他毕竟还是有“客星犯帝座甚急”的顾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被迫退隐的。狂歌痛饮、肆意酣畅、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贤看似潇洒不群,实则迫于时局,以“隐”逃避现实,躲避迫害。“山中宰相”陶弘景的隐退,多少有点类似佛家“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无奈。在中国历史上这类隐者最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后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迫走上了归隐之路[1]。
第三类,假隐士,南朝的孔稚圭在《北山移文》中描述这类人“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则“形驰魄散,志变节动”“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虽有较强的讽刺意味,但也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以“隐”等待时机或以“隐”求名之士的真实状况。其中,优雅的如“躬耕陇亩”的诸葛亮,在“三顾”之后飘然出仕;豪放的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像走“终南捷径”的卢藏用之流,其实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了,他们只是将隐居山林作为一种资本或手段,用以博取名声和官位罢了。
二、《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魏晋文人的隐逸情怀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序言来看,“误落尘网中”的陶潜“自免去职”的理由有三: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为“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而其中“质性自然”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性本爱丘山”是一致的,是他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正因如此,他才会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出仕行为是“心为形役”,将官场比作“尘网”“樊笼”。
既然内心最本真的想法是向往自然,归隐田园,那么当初何以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犹豫不决,直到四十多岁才豁然开悟“觉今是而昨非”。按陶渊明自己的说法是“似为饥所驱”“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了生活。这与在饥饿困顿中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依然能“持竿不顾”的庄子相比,陶渊明的归隐之心确实没有那么坚决。究其原因,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早年的他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曾“有猛志,不同流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猛志固常在”,只是经历了早年的宦游生涯后,他逐渐认清了当时的社会形势,看透并厌倦了仕宦生活。此时的陶渊明深受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的影响,所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于是发出了“感吾生之行休”的慨叹。既然如此,“曷不委心任去留?”去过那种他神往已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或“登东皋以舒啸”,或“临清流而赋诗”,岂不自在!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除了他本性向往田园外,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汉末战乱频繁,百姓深受其苦,出现了“白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到了魏晋时期,统治集团互相倾轧、残杀,政治极其黑暗腐败,使文人们一扫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气象、积极进取的精神逐渐被韬晦遗世所取代,再加上九品中正制所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日益严重,文人们在现实中看不到未来,儒家思想的传统地位开始动摇,清谈避世的思想迅速蔓延。这一时期的文人犹如砧板上的鱼肉、热锅里的蚂蚁,命运不济,前途堪忧。他们有的追求理想,积极出仕,如建安七子、钟繇、蔡邕等;有的因为开罪了当权者而遭到杀害,如孔融、嵇康、何晏、夏侯玄等。“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杀鸡儆猴成功时,本就苦闷无依的文人们便噤若寒蝉,纷纷归隐避世,从而促进了魏晋隐逸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之称的陶渊明[2]。
三、魏晋文人隐逸情怀的影响及意义
魏晋文人隐逸情怀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逸思想的影响。诚如屈原所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隐士们大多不屈从权贵,更不愿同流合污。因此,《易·蛊》中“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既是隐逸文化的滥觞,又是隐士们行为准则的圭臬。比之张翼德怒鞭督邮,身为隐士之集大成者的五柳先生“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则多了几分傲骨与些许洒脱,对后世影响深远。许由洗耳、庄子持竿不顾……他们何以在高官厚禄的诱惑前能安之若素,甚至避之如蛇蝎?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慕名利、安贫乐道,这也是隐逸思想的核心所在。这样高尚的道德情操,恰恰是世俗所缺少的,《梁书·列传第四十五》中说:“夫可以扬清激浊,抑贪止竞,其惟隐者乎!”可见,隐者是浊世中的一道清流。
另一方面,魏晋文人隐逸之风的盛行,使得这一时期的隐逸文学作品蔚为壮观,这些作品大多寄予了隐士们的理想人格和人生追求,从中折射出了儒释道哲学思想的高度融合。隐逸文学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思路,使文学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中不乏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尤其是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歌在艺术手法、语言风格和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结 语
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及苏轼的《赤壁赋》都带有比较明显的隐逸思想,除陶渊明本人外,另外几篇的作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魏晋文人隐逸思想特别是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影响。学习这些极其优秀的名篇佳作,对引导学生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