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实践研究

2019-11-26黄建芬陈水平

名师在线 2019年5期
关键词:局域网数字化素养

黄建芬 陈水平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2.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福建惠安 362100)

引 言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慧课堂、大型在线MOOC、UMU 互动平台、各种移动教学APP 等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及教学平台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学习势必会成为21 世纪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教育部颁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以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信息素养[1]。

一、发挥数字化资源与工具的优势,构建课堂新生态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从教书向育人转变。育人目标应从关注“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向“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数字化的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成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公民”转变[2]。

(二)重塑教学流程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一般以实体课堂为主。由于课堂时间比较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注重以实体课堂为主体的教与学过程,忽视了课前、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2)有限集中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常常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完整性为课堂有效性的标杆,不利于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开展;(3)注重统一检测的结果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教师打破课堂制约的樊篱,重构教学流程:(1)在实体课堂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课前导学和课后拓展的环节,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各种软硬件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重构”教与学的行为;(2)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从课内有效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能够充分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3)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有效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过程性评价。

(三)重构课堂生态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使师生的课堂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原来比较被动的“师问生答”的“面对面”课堂交流方式向师生、生生之间课堂内外的多向交流和沟通转变。教师与教材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Pad 等设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被打破,教师从课堂中心的主宰者向引导者、支持者转变,学生也从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拥有更多自主权的课堂活动主体转变[3]。

二、着力数字化教学全覆盖,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2017年版的新课标颁布后,为了让新课程中规定的核心素养落地,笔者以2003年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教材“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开展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实践探索。

(一)构建有意义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设置切实可行、富有挑战的项目任务。在“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这节课程的教学中,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知识、技能十分枯燥。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造和拓展——在原来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联网的应用,初步探索、体验智能家居在生活中的应用。课题名称由“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改为“智能点亮生活——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

开展STEM 项目式教学,通过帮助教师解决“搬新家的烦恼”为项目任务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上班时家里厨房发生火灾时是如何收到的烟雾报警;夏日炎炎,如何在回家前打开家里的空调等。将教学活动置于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真实情境之中,通过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落地

1.着力实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解决“搬新家的烦恼”,完成项目任务。阅读小米智能家居的相关说明,观看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选择项目实施的设备、器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制作项目的实施方案。学生课外可以通过电脑、移动终端Pad 和手机上网查找资料、访问UMU 移动数字化课程平台来学习、完成课前导学任务。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访问UMU 课程平台上“如何设置路由器”的微课程作为学习支架,也可以拍照上传分享小组的活动过程、展示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小组评价。

课后的拓展借助了UMU 课程平台:(1)分享、交流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失败;(2)为自己的家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方案;(3)阅读《不得不说的“伤芯”事》,发表自己对“科技强国,从我做起”的看法,使信息素养的培养有效延伸到课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课前导学和课后拓展,重构了教学流程,并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覆盖,改变了课堂生态。

2.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线开展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解决“搬新家的烦恼”问题的需要,从教师在UMU课程平台上所给的信息资源或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源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主动甄别信源、获取信息。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能互助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3.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笔者认为,中学生要发展计算机思维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是发展计算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选择项目任务,分析问题,设计项目实施拓扑图,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实施方案,直到问题解决,这种像工程师一样的工作能够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4.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进行项目式学习,在亲历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体验后布置课后阅读《不得不说的“伤芯”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旨在增强学生对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强国,从我做起”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结 语

总之,计算机核心素养要落地,“数字化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学流程、重构课堂生态,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与工具的优势,积极开展数字化的教学与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提升学生计算机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局域网数字化素养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企业局域网运维管理中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探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及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