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2019-11-25孙飞飞
孙飞飞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但是由于班主任工作中出现了对于学生评价体系过于单薄,与学生交流过于生硬,缺乏与科任老师以及家长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等原因,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还未能合理有效的开展,面对这样的困境,需要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反思;改进
中图分类号:S15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51-01
德育教育对于中学班主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此期间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信心,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关系。此外,科学的师生观念对于改善师生关系也有非常大的裨益,而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家长以及科任老师通力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但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仍旧有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体系单薄。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班主任评价学生优劣指标仅仅依靠分数。这样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部分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可。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能够充分發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当一个集合是多边形时圆就不能入选,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圆不是好的图形,只是它不符合这个标准。我们的应试教育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标准作为衡量,但是没有入选在特点框架内的学生并不是说他不够优秀,他只是在这个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前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带动其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管理方式过于强硬。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学生犯错时,班主任采取强硬方式解决反会适得其反。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纠正自身不合理之处,采取合理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某中学一学生迟到十分钟,班主任发现问其缘由,回答说:“因为走到楼下发现忘带公交卡,回去取致使时间耽搁”班主任心知其家楼层不高,隧将一串钥匙按照其家楼层高度扔下,学生取回,时间仅用两分多,学生承认错误,说自己其实因为贪睡以致迟到,保证日后不再犯同样错误。在这则示例中我们能够看到,要是班主任强势处理,责问其真实原因,学生心中定然会有反叛心理,处理结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活泼生动可爱的人,班主任在在处理时应当以合理的方式引导他们,而不是以强硬态度迫使其接受。
(三)缺乏与家长及科任老师的沟通交流。在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现象就是家长认为学校承担了学生成长教育的全部责任,其实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合理教育的结果。在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倾力奉献,尽职尽责,还需要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的通力合作。班主任应当与家长做好沟通,发挥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促进性作用,与科任老师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科目的学习情况以及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才能采取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学生。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教育改革中德育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为标准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体系也已趋向多元化。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设置一些新颖别致的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在这些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能够更加合理的认识自己。知识的学习向来不是单方面的老师灌输,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班主任在组织活动时一方面注意个人能力和才艺的展示,另一方面可以设置一些合作完成的项目,让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在一系列课外活动的引导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拥有科学的师生观念。《学记》中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这句话时正确的。学生亲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班主任形象过于严肃,学生往往见其面而畏其人,这将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观念,首先就应该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其次要了解到学生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需要被尊重,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只有建立在学生亲近老师的基础上,班主任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
(三)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家长以及科任老师做好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探讨,与家长保持有效联系。对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譬如早恋,能够理性认识,而不至于视为洪水猛兽,其次要与科任老师时常沟通,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课堂的反应,多方面了解,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结语
作为一个初中生班主任,对于学生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只有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从教师以及学会说呢过切身史记处罚,建立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莉.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钉子生”的“小小进步”[J].教书育人,2009(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