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2019-11-25周霞
周霞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77-02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教材里的情境多数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且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陌生是因为在学生眼里,教材是一道道例题、一个个“试一试”、一页页“想想做做”以及一组组练习题和复习题……这些在学生眼里是孤立的散点。教学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和学情,梳理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准确把握教材和学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和组织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和学情有准确的把握。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一课时,不少学生已经会算小数乘法了,可他们不理解其中的算理,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课件出示:一支铅笔0.7元,2支要多少钱?3支呢?5支呢?8支呢?
你是怎么想的?下面,咱们来重点研究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钱,怎么列算式?(0.7×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预设:(1)0.7+0.7+0.7=2.1(元);(2)0.7元=7(角),7×3=21(角)=2.1(元);(3)0.7×3=2.1(元);(4)竖式,但对位不准确。
重点问采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你是怎么算的?
追问:结果为什么不是21,而是2.1?
引导: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课件出示:一本笔记本2.35元。
出示问题:3本笔记本多少钱?(2.35×3)
提问:你能先估一估大约要多少钱吗?估得准不准呢?请大家独立算一算。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结果不是705而是7.05吗?
小组交流: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比较结果,初步得出因数的小数有几位,积的小数就有几位)
师: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用一个四位小数去乘呢?
上例中,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展开对话。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认识角度不同,思维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从而能深刻地理解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由一位小数乘整数过渡到两位小数乘整数时,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尝试,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主动内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几乎都能发现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里就会有几位小数。
2.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上《认识倍》一课,“倍”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已经学过“求6里面有几个3”这一知识,这恰恰是学生理解“倍”的“脚手架”,教学时就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求A是B的几倍,其实就是求A里面有几个B”,促进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倍”的含义。
斯霞老师曾说过:“教育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它既要遵循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又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身的规律,准确把握教材和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幫助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拉萨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