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解题中读文字的三要素

2019-11-25吴玲窈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木块逻辑试题

吴玲窈

(浙江省象山县文峰学校 315700)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除了对概念、原理、和公式的熟知外,还有一个最关键,即解题的方法.而解题则需要对题目进行阅读,只有对题目熟读了以后,明了题目的意思,深挖题目的内涵,才能尽快地让生手变成一个熟练的高手.同时也能理解和掌握概念、原理、和公式的内涵和拓展.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里,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没有对初中科学题目的阅读加以重视,有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然而也仅仅局限在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用笔划一下,防止学生在解题时遗漏.这样做,就读题的意义上考虑还不够.真正意义上的读题有三个内容,那就是读文字、读数据、读图表,因此读文字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生能否解答题目首要工夫.阅读文字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要读懂文字传递出来是什么内容?所有的题目中的文字都需要告诉给解题者一定性质内容,这个内容包括条件是什么?解答什么?这一步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做到,可是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所以读文字的第一个要素应该着重在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第二个要素是分析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内在的逻辑.第三个要素是要将文字形象化,也就是说图表化或者是图形化和实践操作化.以下一一用例题说明.

一、读文字中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基本要素

众观初中科学试卷中的题目,基本上有三大内容构成,即文字、数据、图表,所表达的意义是条件和问题,条件可能有多种,问题也可能有多种,但问题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也就是说一种思维活动能解决一个问题,这是大脑的结构决定的.而读文字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不仅能知道试题里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更要挖掘各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背后隐藏的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和如何分解问题等.只有经过这些措施,解题的方法、才能呈现出来.

例1(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比为2∶3,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上表面放一重为2N的小铁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所受压强的大小.

第三个问题就简单了,既可以利用p=ρ乙gh=0.8×103kg/m3×10N/kg×0.1m=800Pa,也可以利用p=F/S=8N÷0.01m2=800Pa.

二、分析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内在的逻辑,是关键要素

初中科学试题里,条件之间或者是条件与问题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其中最主要的逻辑是因果逻辑,找到了这种因果逻辑,解题基本上完成了90%,而许多学生不能从生手过度熟练的操作手,就是因为找不到试题中的因果逻辑.但有时除了因果逻辑外还需要寻找其它的逻辑,譬如等效逻辑、分解综合逻辑等.对条件或问题进行逻辑上的处理,再使用因果逻辑,解题的思路就显现而出了.

例2 (2018年温州中学提前招生模拟科学卷)向一个烧杯中加入热水,加第一勺时,温度升高5℃,再加一勺时温度又升高3℃,求再加五勺后,温度又升高了多少度?(烧杯吸热和与外界热传递均不计)

解析:这道试题首先要用到的是因果逻辑是热学中一个公式Q吸=Q放,设烧杯中水质量为M,每勺热水质量为m,加第一勺热水后热水降低温度为Δt.

第一次:cM×5=cm×Δt,第二次:c(M+m)×3=cm(Δt-3),得到:M=3m,Δt=15℃.然后还要用到的逻辑是等效逻辑,即再加五勺时,一勺一勺加,与五勺一起加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设温度变化为x.再加5勺,c(M+2m)·x=c·5m(Δt-3-x),得到x=6℃.

三、将文字形象化既图表化或者是图形化和实践操作化,是重要要素

图表比文字意义表达清楚,图形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有些探究性试题则需要实践操作划后,对问题的解答比文字更能清晰解题思路.图表和图形在一般的初中科学试题中常常会提供,只不过学生在读的过程会出现偏差或者不懂.而有一种图形,那是试题一般不会提供的,这就是解题的图形化处理,将题目的信息按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行合理表达.实践操作化经常是在实验题中出现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它是将题目的信息按照已经学过的实验原理和过程,或者结合一定的逻辑,在大脑里形成动态的影像.这些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尽快、最优地呈现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会解题目,解好试题.

例3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盐酸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

(2)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这道试题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根据化学反应

可以知道放出的气体是CO2,即

1.1L×2.0g/L=2.2 g.

第二个问题也是比较常规的,在化学方程式

中,依据CO2的质量2.2g计算出纯净的CaCO3质量为5g,7.5g样品是总质量,因此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就出来了5g÷7.5g=66.7%,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应该知道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CaCl2,它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为5.55g,接下来溶液的质量则质量守衡定律,反应前的所有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所以,样品的的质量+盐酸的质量=CaCl2溶液的质量+CO2气体的质量+样品中杂质的质量,CaCl2溶液的质量=7.5g+34.7g-2.2g-(7.5g-5g),这样CaCl2溶液的质量为37.5g,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是5.55g÷37.5g=14.8%.

采用上述分析的时候,需要将文字转化为图形,这个图形带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如图.如此就比单纯地用文字简单明了多了,学生立刻能够对题目进行了解和解答了.

总之,这三个要素在分析和解答初中科学试题时,需要综合运用,有利于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对科学原理、概念的理解、应用.

猜你喜欢

木块逻辑试题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的逻辑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