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2019-11-24张超伟

地理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地理研究热点核心素养

摘 要:2018年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年。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通过高频关键词频次对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研究(22次)、课程研究(56次)、课堂研究(999次)和教学管理研究(2次)等领域,其中,课堂研究的热点性非常突出;同时,新课标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趋向于现代化、生活化、实践化和人本化。

关键词:中学地理;研究热点;课堂研究;核心素养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教育须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2018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实施。时代与新课标从学科、课程、课堂、课题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研究、课堂研究、课题研究、学科研究与课程管理研究等正进入新纪元。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简称中国知网,是全球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统计分析,进行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热点综述研究,梳理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思路。

一、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采用中国知网,以“地理”为主题,分别以“地理教学”“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具”“地理教学评价”“地理试题”“地理学习”等词为关键词,日期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检索到文献927篇。剔除掉重复文献,剩余文献827篇。

本文使用Excel提取文献关键词,共获取关键词2 317个(含重复项)。为较准确反映某一内容的研究频率,对关键词进行“相似项统一”“细分支项汇总” 等处理。如将“实践力”与“地理实践力”统一成“地理实践力”;将“教学情境”“情景教学”“问题情境”等统一成“情境教学”;将“谷歌”“Surfer技术”等汇总成“新媒体新技術”等。处理后共得到685个不同的关键词。然后使用Excel对其进行频次统计、排序。

高频关键词的高频与否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NMax] 划分,其中M为高频词阈值,实际中改进后的NMax为关键词频次的最高值[1]。经分析,最高频关键词为“地理教学”,为264次。计算得M≈12。因此,本研究中将频次等于或超过12的关键词称为高频关键词。

二、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主题分布

关键词能够反映文献主题内容,是对文献思想观点、核心内容和论证方法的提炼和概括[2]。因此,关键词出现频次能够反映对应内容的研究热度,频次与热度呈正相关关系。经统计,获得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高频关键词及其研究方向的分布(表1、图1)。其中,高频关键词与2017年潘惠梅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本研究的分析方法与结果科学可靠[3]。

分析结果显示,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主要涵盖地理学科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和教学管理研究等模块,其关键词累计频次分别为22次、56次、999次和2次(图1)。其中,课堂研究占极大比例(999次),是2018年研究热点。其次是课程研究(56次),而教学管理研究(2次)频次极少。课堂研究主要涵盖教学方法(282次)、教学内容(246次)、教学目标(179次)、教学理念(80次)、师生研究(80次)、教学过程(74次)、教学模式(41次)、评价研究(11次)、教具研究(6次)等方面(图1)。其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研究具有最高的研究频次,而评价和教具研究的研究频次较低。教学内容中初中和高中地理研究具有较高频次,其中高中(121次)大于初中(97次)。教学方法方面,新媒体新技术研究(98次)、乡土教学研究(25次)、研学旅行研究(18次)具有较高频次。教学目标方面,核心素养具有较高的研究频次(78次),且按照研究频次由多到少为地理实践力(25次)、综合思维(20次)、区域认知(19次)和人地协调观(14次)。

三、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热点讨论

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教研热点,包括教学方法(新媒体新技术、乡土教学、研学旅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兴趣教学、有效教学、深度教学、高效教学)、地理试题、课程标准等。

1.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地理教学方法实现了从讲授法到“教无定法”的大发展。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呈现信息化、现代化、生活化、实践化及多样化等特征。李榆容在对地理教学方法的综述中提出,以学生为本、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支撑等构成了目前教学方法的主体。而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改革方向[4]。

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趋于信息化、现代化,有力推进教学呈现的改善、教学效率的提高。新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等为主。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下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数字教材、微课、慕课、网络课程、平板电脑、电子书包、云书包等[5]。2018年,各类软件和APP辅助教学研究不断涌现,Surfer、Meteo Earth、Prezi、谷歌地球、GeoHey等各类软件已被较好地应用于地理教学支持。

乡土教学是联系课堂与生活的重要桥梁。乡土资源的深层挖掘与应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乡土地理是情境创设、构建校本课程的良好素材,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宝贵资源。曹雄论述了乡土课程教学在传承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功能。张超伟通过文献分析提出,片面追求教学案例乡土化、乡土素材在同课不同模块中的应用衔接不畅、“隐性素材”被忽视等问题是当前乡土资源应用中的普遍问题[6]。

研学旅行是颇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背景下,注重实践化的研学旅行相关研究呈指数上升,由2016年的24篇上升至2018年的306篇。目前,陕西师范大学在该领域影响较大,是国内研学旅行实践的集中地,已多次组织研学活动并召开全国研讨会。2018年刘璐在中小学研学旅行综述中提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推进措施等方面。目前仍存在不足,如缺乏课程与教学视角的研究、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偏少、实证研究方式缺位等[7]。

2.教学目标

在2017年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研究亟待进行。目前,已有研究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表述与评价进行了初步讨论。林培英提出,教学目标可划分为内容要求层次、模块层次、阶段层次和地理课程层次[8]。董乔生等提出,从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方面表述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目标。卢晓旭等通过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研制出包含准备、结构、内容、资源和表述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018年,教学目标研究紧扣核心素养,不断趋于多维化和深层化。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这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身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地理实践力是主要热点。该概念提出于2016年,近两年研究数量呈直线上升。研究表明,实验教学、乡土地理课程与研学旅行等被认为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叶柚铀等论述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内涵及类型,基于实践提出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课内操作实验的教学程式。黄荣昌提出以乡土德化陶瓷产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侯志坚研究了徐闻县“南极村”野外考察等研学旅行。此外,美育、传统文化教育、高阶思维等新型教学目标的提出使得教学目标体系更加多维化、深层化、完善化。

3.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方法的高级抽象与理论指导形式。生活化教学、兴趣教学和有效教学等理念是2018年的研究热点。有关生活化教学,熊小菊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生活化教学现状处于教师应用少、学生存顾虑的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高考功利化、缺乏合作与坚持等,并提出导入、教学组织、情境、活动和课后作业等各环节生活化的对策。鲁飞基于实践讨论了地理生活化的教学功能,并提出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关于兴趣教学,余小辉提出教得有趣是学生学得有趣的基础[9]。有关有效教学,麻建基较系统地分析了有效教学的四个路径,即学生关怀、导向积极与内容正确、生活与趣味性和引发思考。汪治书对有效教学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智慧否定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此外,深度教学、高效教学等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教学理念。深度教学于2016年前后兴起,近年来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2018年王芯芯初步分析了深度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并提出结构整合、自我驱动、问题导向等策略。谢燕基于实践提出预评估、预备与激发、获取新知、深度加工与评价的深度学习模式(DELC)[10]。马春笋基于实践总结了深度教学面临教师多经验主义、教学文本与课程资源滞后、师生时间不足和学生缺乏动力等困境,并提出生活情境创设、学生为主的体验式实践活动设计、问题引领与任务驱动等策略。

4.地理试题

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地理试题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18年地理试题研究主要从命题人角度、教师角度与学生角度研究这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命题角度的试题研究最多,耦合研究对象包括核心素养、课标、情境、乡土、生活化、创新能力、传统文化、哲学观、阅读能力等。教师角度试题研究主要包括试题个例分析、解题与评讲策略、高考题特征与变化分析等方面。而学生角度试题研究主要包括试题分析、试题解答误区等方面的研究。

5.课程标准

2018年下半年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学期,相关研究主要涵盖课标解读、课标实践和研究综述这三个方面。邓若男等对修订前后的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金子兴等通过案例分析法,进行了基于新课标地理的问题设计与生成研究。朱雪梅综述讨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部13个版本的地理课标准。截至撰稿时,2018年末的部分新课标相关文献或许尚未见刊,因而本研究关键词“课程标准”的频次可能低于真实频次。因此,新课标的研究热度在新一年中势必大幅上升。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不断趋于现代化、生活化、实践化和人本化。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实践深度不足,理论研究欠缺;经验研究为主,缺少定量实证研究;教研研究不足;课程衔接研究不足等。可以预见,新课标、核心素养、有效教学、深度教学、实证研究、评价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学教研者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刘奕杉,王玉琳,李明鑫. 词频分析法中高频词阈值界定方法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09): 42-49.

[2] 耿志杰, 朱学芳, 王文鼐. 情报学领域关键词同现網络结构研究[J]. 情报科学, 2010(08): 1179-1182.

[3] 潘惠梅,刘咏梅. 2017年我国地理教学热点回顾——基于中国知网数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 地理教学, 2018(12): 13-16.

[4] 李榆容,朱雪梅.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革40年——探索、成效与展望[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17): 20-23.

[5] 陈秀花. 新媒体、新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 2016(09): 92.

[6] 张超伟. 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深层应用研究——以“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人教版)为例[J]. 地理教学, 2018(17): 33-36.

[7] 刘璐,曾素林. 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J]. 教育探索,2018(01): 8-12.

[8] 林培英. 高中地理课程《地理1》的内容特点与目标分层[J]. 地理教育,2018(01): 4-6.

[9] 余小辉. 新时代  新教学  新课堂[J]. 地理教育,2018(10): 47-48.

[10] 谢燕.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大气环流”教学策略探讨[J]. 地理教育,2018(10): 51-52.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研究热点核心素养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