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形态”教学实录(湘教版)

2019-11-24周姣姣

地理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

周姣姣

摘    要:通过海底探秘,现象发现;理性思维,成因探究;能力提升,学贵有疑三个环节掌握海底形态的分布、特点及形成的动力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科学质疑精神。

关键词:海底形态;教学实录;地理实践力

一、教学分析

1.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形成过程[1]”,旨在让学生建立从海岸到大洋地形空间变化结构并熟悉形态特征,了解人类对海底探索过程及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的递进层次。教学重点为海底形态的动力来源、运动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地形及地质现象。

2.教材简析

此节内容为选修2海洋地理内容,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对于海底的探求不仅能让学生增强海洋意识,响应国家“海洋强国”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理性研究思维,增强地理核心素养。

3.学情简析

学生已经在必修1中深刻理解了岩石圈、软流层的概念及分布位置,也重点学习了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此外,我校学生已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对于概念性质的知识讲解可大大缩短时间,教师在平时的自然地理教学中经常用Google Earth作为辅助工具,学生对该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且乐于动手探究。

二、设计思路

主要的海底地形具体分布位置及特点等知识对学生而言易于掌握,如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科学的思维成为本堂课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学通过以下三方面展开。

1.教学环节

(1)海底探秘,现象发现。引导学生利用海底地形的不同特征在Google Earth上寻找各种地形的具体分布位置并动手绘制南太平洋海底的主要地形剖面示意图,通过找与画让学生清晰了解大洋地形的空间变化结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中收集、处理地理信息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2)理性思维,成因探究。此环节由真实的地质工作者研究思路为线索,引导学生对已知的现象或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或以对比分析的方式不断提出疑问,并通过实验、模拟等方法,对海底形态变化的动力来源、运动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地形地质现象三个重难点一一突破,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3)能力提升,学贵有疑。呈现一道教师间讨论热烈的高考模擬题,展示参考答案和不同教师的观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不迷信答案权威,用科学、理性、严谨的思维方式学习和研究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能迁移运用所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洋地形空间变化结构并熟悉形态特征,理解海底形态动力来源、运动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地形地质现象,学会Google Earth基础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教材和Google Earth的相应地形的查找,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通过地形剖面示意图的绘制,提高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通过动画、实验、模拟等方式,养成利用工具动手操作的习惯;通过对考题的探讨,培养问题意识与质疑、批判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态度、质疑精神,渗透海洋权益和意识。

3.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绘图法、对比法、实验模拟法。

三、教学过程

教师朗诵诗歌《我与大海》引入。

师: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迷恋海洋,又恐惧海洋?

学生思考并回答:(主题是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因为海洋物产丰富而迷恋,带来自然灾难而恐惧,而且人类对海洋知之甚少,未知加剧了恐惧。

师:海洋有深厚的海水覆盖,人类不能直接到海底了解海底地形,但人类找到了探索海底地形的工具。

教师提出的声呐概念及原理。

设计意图:作为引入内容,诗歌和图文的选择及教师朗诵的方式是经过慎重思考的,不仅要能表现海洋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更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跟着教师营造的氛围进入学习气氛中。

承转:科学家利用声呐等工具在自然界已经获得全球海底地形的一手资料,而学生不能像科学家一样在海底真实探索,但是可以通过课本、Google Earth等间接了解海底的具体形态。

环节一:海底探秘,现象发现

布置探索活动环节读一读和找一找,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课本的图文中找到海底主要的六大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岛屿与海沟、洋盆、洋中脊)并描述其特征,再根据海拔、范围、相对位置等在Google Earth上找到各地形的分布位置。探究结束后,由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解释原因。

设计意图:信息意识是地理实践力隐性素质之一,是一种敏锐的眼光,是能够从司空见惯或大量信息中快速判断有用信息的能力。海底各形态的海拔、分布的相对位置等特征是学生能够在Google Earth上找到相应地形的关键信息,学生需在课本中快速甄别并获取,该活动能很好锻炼学生处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在Google Earth上分工合作动手寻找相关地形,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还能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的习惯。

布置探索活动环节画一画,首先教师在Google Earth上演示大西洋海底地形图的绘制方法,结果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自己在Google Earth上绘制南太平洋的海底地形剖面图,并在学案图2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最后由学生代表通过板画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已成为数字时代必备的能力。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不仅为学生自己绘制南太平海底地形示意图提供真实的范例,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更让学生对Google Earth的运用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升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图不地理,绘制地理图表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

承转:人类的不断进步在于对未知孜孜不倦的探求。科学家们在基本了解了海底形态后,就想要知道这些地形是怎么形成的,于是利用已知资料开始提出可能的假设。

环节二:理性思维,成因探究

教师提出海洋扩张学说的基本观点。

师:请找出支撑该观点的有利证据。

学生思考并回答:对洋中脊两侧的岩石进行放射性测年,现代技术还可以利用GPS定位发现洋壳的微小移动。

师:为什么洋中脊会出现裂隙,能量来自哪里?

学生思考并回答: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获得热能,加热岩浆上涌。

播放动画,展示岩浆上涌并导致洋壳往两侧运动的过程。

师:新的地壳在洋脊不断生成,而地球表面积并未扩大,你对此产生了疑惑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定有老的消失。

师:在哪里消失?为什么在那里消失?

布置实验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并观察,说出实验现象。(沾水后的纸巾在边缘处明显下沉)

师:纸巾为什么下沉?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密度变大,纸巾变重。

播放动画,展示洋中脊处岩浆因热密度小上涌喷发,往两侧温度逐渐下降密度增加,最后在1万英里外的海沟俯冲下沉。

设计意图:动手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体验动脑设计、动手操练、观察记录、研究分析的科研过程,提升科学品质。

教师展示图1大西洋底地形剖面图和学生在图2上绘制的南太平洋海底地形示意图。

师:对比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地形,有疑问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大西洋没有海沟、岛弧,为什么没有。

展示“大西洋的形成过程”资料,并提醒学生结合海沟形成原因分析并注意大西洋与太平洋东西海域宽度的差异。

学生思考并回答:大西洋洋壳不够宽是因为从洋中脊向两侧开始增大的密度还没达到足够让它下沉。

师:仔细观察太平洋东西两岸,有疑问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太平洋东海岸没有岛弧。

教师利用下水管模拟不同的受力情况下陆壳两种地表形态(图3、图4),箭头表示受力方向。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以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引导学生善于对已知现象或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或以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疑问,逐步形成问题引导—刺激想象—产生创意—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学习过程。

环节三:能力提升,学贵有疑

展示高三模拟试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呈现参考答案和教师间两种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支持的答案提出依据。

试题内容:软流层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当地壳在移动过程中,其上的某处薄弱点经过这一固定位置时,就可能形成火山喷发,进而在地表留下一连串的火山锥(在海洋中则形成岛链)。根据火山锥(岛)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排列方向,就可以推断出地壳的运动方向。图5为某大洋中的岛链分布及年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向西北再往西南

B.先向东北再往东南

C.先向正东再往正南

D.先向正北再往正西

学生独立思考,激烈讨论,提出观点,相互辩驳。

设计意图:对有争议的试题深入思考,不仅能迁移运用所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

根据所学原理,教师就题意继续点拨,题中的关键词是岩浆上升的位置为固定位置,而洋壳是在移动的。引导学生用手边的工具模拟这个过程。

学生思考并进行演示。笔模拟固定不动的岩浆上升位置,纸模拟移动的洋壳,用笔依次对①~⑥戳洞,模拟岛链的形成过程。在纸上画出指向标,可更清楚地发现相对移动方向(图6、图7),由①往③,纸相对往西,由③往⑥,纸相对往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简易工具模拟自然现象,将遥远抽象的理论通过模拟变得通俗易懂,化繁为简,增加学习趣味性。

播放动画,演示真实的岛链——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总结升华:学习过程中不能迷信答案,要敢于用科学、理性、严谨的思维,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承转:从目前人类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情况看,岩浆上涌是导致洋中脊形成的动力。但这个观点是否会一直正确?

播放视频:最前沿的地质专家研究者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岩浆是导致板块分离的原因,现在这个观点基本已经不可信了……

师:为什么不可信?

学生思考并回答:找到了新的证据,观点被推翻。

结束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希望同学们能以不断质疑的探索精神,严谨的思维方法为科学的进步添砖加瓦!

四、教学反思

本课例教学遵循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现象发现、成因探究、能力提升三个环节,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利用Google Earth、实验、模拟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以提升地理实践力,真正使学生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精心构思课堂设问,引导学生对已知现象不断产生疑问,并通过实验、模拟等方法,对海底形态变化的动力来源、运动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三個重难点一一突破,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更为学生自学提供了问题导向式学习的范例。对于有争议试题讨论的设计,笔者在一些老教师的反对中坚持了下来,他们认为有争议的内容不该出现在公开课中。但是此环节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之高超出了笔者的预设,生生互动异常活跃,最后的模拟实验其实并不在笔者预设之内,是学生自发的行为。这让笔者更真切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思维的启迪者,而绝非知识的灌输者。

诚然,作为公开课,笔者花了大量精力备课、磨课,从中也真正体会到新课程理念推广的价值与意义。尽管日常教学不可能做到这般备课、上课,但是可以坚持每节课就一两种核心素养精心准备一个环节,想必日积月累的坚持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