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

2019-11-24班玲燕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班玲燕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阶段,语文教师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素养,就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了解了倾听的意义,才能主动地去倾听,从而学会倾听,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倾听习惯;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倾听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说,倾听不只是听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还包括了解与交流。学会倾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环境,才能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则,从而让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提升自我约束能力,获得知识增长。所以,让学生掌握倾听技巧,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文素养。

一、倾听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一)倾听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和行为很容易被周边的事所吸引的阶段,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注意听讲、走神的现象。这个阶段的学生不能够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倾听。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如果没有注意听讲,那么就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就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应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有序[1]。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现在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学会思考的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好的课堂秩序,学生将怎么进行思考?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三)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

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除了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1]。

倾听是最基本的社交方法,认真倾听对方讲话对人际交往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体会到在交流过程中,倾听是一种尊重的态度,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

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要教会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告诉他们认真听讲是一种尊重老师的表现,会使课堂教学得到有序开展,教学效果会更好。其次就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话内容。

学会尊重他人,讨论活动才能有序地开展,从而构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尊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具体方法

(一)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听写练习是考验小学阶段学生识字能力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听写练习对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提升识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听写过程中,学生认真地听,才能写出准确的文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听写训练进行生字、词语的练习。对于高级年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随堂笔记,将课堂上讲解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記录下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在记随堂笔记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教授学生不是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而是要学会抓住重点进行记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真倾听习惯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渐就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二)将倾听与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并不是学生不说话就在倾听,而是要让他们在课堂上一边听一边进行思考,这样的倾听才是最有效的。

将倾听与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倾听、交流、表达的空间[1]。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这篇文章之前引入课题。先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桂林山水图片,使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有感情地讲述这篇课文,使学生被课文内容所吸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有的同学会说桂林的山“奇”和“险”,还有的同学说桂林的山秀美。学生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思想融入到文章内容当中。这样,教师在把学习重点引入后,会使学生自然地集中精力来倾听教师讲课了。

(三)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倾听训练,可以找一名同学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进行朗读。其他同学在倾听过程中,可以了解课文中的一些相关信息,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同时,通过倾听,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内容进行有效提取[2],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在实际训练中还可以找一些符合小学阶段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朗读,比如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对此感兴趣,在倾听的过程会非常认真,对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非常有效。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培养倾听习惯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尽快学会倾听来满足学习需求。在平时要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1],只有认真去倾听,才能掌握课程的要点,并将自己没有学会的知识进行归纳,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来上课。所以,学生要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就要认真倾听。

例如《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教师在朗读课文过程中让学生倾听,联系上下文,找出关键的词句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提问:父亲的菜园是怎样的菜园?当有同学回答问题时,选择另一名学生来判断他的答案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对课文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并懂得只有勤奋,善于动脑思考,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倾听的意义。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同时教会学生倾听的技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103-104.

[2]韩彩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9(07):84.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注重倾听感受音乐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