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农村中学学校管理有效性探究

2019-11-24何鹊平马剑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校管理有效途径

何鹊平 马剑

【摘要】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师生关系、家长参与等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存在直接关联;学校管理中存在教育核心理念没有真正落实,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师生沟通不通畅,家校沟通收效甚微等问题。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得到发展,必须解决以上问题。农村学校必须立足于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管理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农村中学;学校管理;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株洲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ZJGH18B040)。

大数据时代,以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2016年,株洲市教育局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对株洲市小学四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开展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针对参加评价的学校,形成了独立的学校报告,为基层学校积累了大量能够反映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状况、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现实教育教学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测评数据。笔者将根据株洲县朱亭镇龙凤中学八年级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从具体数据出发,分析现阶段农村中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

一、2016年株洲市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报告中龙凤中学教育质量健康指数分析

与县、市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在学生发展的12项指标中,睡眠、补课两项显著高于县、市的平均水平;品德、自尊、主观幸福感三项与县、市平均水平相当;学业达标、艺术兴趣两项低于县、市平均水平;高层次能力、学习兴趣、体育兴趣、学习压力、作业五项显著低于县、市级平均水平。

在影响学生发展的14项指标中: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亲子关系显著高于县、市级平均水平;学习策略、教师满意度高于县、市级平均水平;同伴关系、家长满意度、学校归属感相当县、市级平均水平;校长领导力、学生满意度低于县、市级平均水平;教师教学、师生关系、家长参与三项显著低于县、市级平均水平;学业均衡低于县、市级平均水平。

二、大数据视角下农村中学学校管理中凸显出的问题

根据以上指标指数以及与县、市级平均水平对比之后,可以读出农村中学学生发展现状。学生的高层次能力发展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对艺术、体育的兴趣不够,学业不达标的比例偏高。教师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学生的学业发展是正相关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关系越良好;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方式越科学,学生的学业发展将会越好。教师教学、师生关系、家长参与显著低于县、市平均水平是造成学生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教师教学整体水平、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方式都与学校管理密切相关。

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农村中学现状,不难发现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育核心理念没有真正落地,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第二,师生沟通不到位,师生代沟逐渐形成,师生关系面临尴尬局面;

第三,艺术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第四,家校沟通不畅,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没有实效。

三、大数据视角下农村中学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育核心理念没有真正落地,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育核心理念没有真正落实落地,教师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是导致农村中学学生发展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造成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数据的环境给学校、教师带来海量的教育信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让教师目不暇接。海量的信息在拓宽教师視野、打开教学思路的同时也让教师产生浮躁感和疲惫感,浮躁感让教师很难静下心来因材施教,疲惫感让教师懒于改变现状,懒于创新。

2.没有专家指点,教师很难精准吸收新教育理论精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奉行“拿来主义”,全盘照抄,不研究具体学情;一部分教师学在表面,注重形式,轻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的关系,在教学理念、手段上依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时代。课堂上重讲解轻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学成果上重成绩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备品格的培养,在平时的交流中重学习指导轻生活关心等现象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

3.学校管理层落实教育核心理论的力度不够,对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指导不够。学校管理层对于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只停留在说的层面,缺乏有效指导和约束。教师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

(二)师生沟通不到位,师生代沟逐渐形成,师生关系面临尴尬局面

龙凤中学的数据显示,对于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公平”“是否乐意听学生心里话”“是否愿意提供额外帮助”,每一项至少有10%的学生持否定态度,最高一项达到33%。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不确定态度,至少有23%,最高63%。不确定其实就是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等同于否定,师生关系面临尴尬局面。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在学校的幸福感,归属感、幸福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如下。

1.部分教师注重学生成绩导致学生感觉不到教师对其生活上的关心。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话题更多是关于学习的,对于学生的帮助更多停留在学习指导上。

2.部分教师行为处事方式、说话的表达方式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获取很多信息,较之以前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如果在这个时候还以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自然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的。

3.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共同话题。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各种动漫、电子音乐、虚拟世界游戏等,部分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不能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在处理师生之间的问题的时候很难切中要点进行有效的沟通。

4.在处理师生、生生之间的问题时,部分教师的“教师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从自己的思考方式出发,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以教师的威严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很难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三)艺术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农村中学艺术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没有达到,学生对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兴趣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如下。

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排课表,每个学校都可以做到。然而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专业教师缺乏,教师流动大,运动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平行班等现状,学校在具体安排教师上课的时候出现一些无可奈何的举措:艺术教师上语、数、外等课程,一位体育教师既要上全校的体育课又要上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导致艺术类课程、体育课程内容没有真正落实,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直接导致学生艺术兴趣、体育兴趣低下,运动素养不能达标。

(四)家校沟通不畅,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没有实效

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的比例不高,不能有效完成家庭教育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龙凤中学为例,“父母参与子女学习与日常交往”这一项的调查数据显示:33%的学生从不和家长分享心里的秘密和个人感受;39%的学生偶尔和父母亲分享心里的秘密和个人感受;50%的家长从不陪孩子观看或阅读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电影、新闻或书籍;44%的父母从不陪孩子一起锻炼。

影响父母参与子女学习与日常生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低。龙凤中学学生的父亲文化水平为“25%小学,64%初中,6%高中,5%不确定”,母亲文化水平为“38%小学,49%初中,11%高中,2%不确定”。

2.父母的职业层次起点低。62.9%的学生的父亲的职业是工人(车间工人、建筑工人、木匠、水管工、电工、五金工人、装修工人等),20%是农民,其余无工作。母亲的工作29.7%是农民,16.2%是工人,工种同父亲,16.2%从事商业服务业(售货员、服务员、销售员、快递员、司机、护工、物业工作人员等),其余无工作。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职业决定了其参与子女学习日常的深度与广度,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家长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与子女的代沟就越大,参与的机会就更少。

3.学校、教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不到位。从前面分析的情况来看,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学校,教师更加要指导家长如何重视家庭教育,从而架起家长和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大数据视角下农村中学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探究

对农村中学进行有效管理应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学生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第一,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课上课,落实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在农村中学现有的条件下安排专门的教师上艺术、体育课程。学校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利用网络多媒体搜集多样教学素材,拓宽学生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体育素养;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督促课堂落实;发现艺术体育人才,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

第二,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用教研活动促教师教育理念整体提升,用教研活動诊断教学问题,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学校对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制订计划:设定教研目标,制定教研内容,确定实施过程及时间安排,预设教研效果,制定奖惩制度。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如教研网组织教师线上学习先进学校的教研活动,听名师专家教育讲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线下召开学习交流会,将理论结合实际。

第三,建立班级管理共同体,将科任教师纳入班级管理系统,通过微信、QQ或其他渠道加强师生联系。教师要注意,爱要大声说出来,与学生共情。学生明白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多深入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四,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短板。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教育行政部门着力想解决的问题。较之以前,国家对农村学校投入明显增多,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完全消除不均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阶段,农村中学要立足已有的资源,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短板。

第五,加强家校联系,将家校联系制度化。对家访工作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与家长沟通讲话的方式、沟通的内容,以便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各种通讯群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拉近家校距离,让家长对学校教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教育质量健康监测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数据背后隐藏着众多规律和问题。仔细挖掘研究大数据下的信息与价值,洞察大数据背后潜在的规律,运用大数据帮助决策,学校管理将会有的放矢,更加有效,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管红增.构建大数据,实现个性化学习——玉环县城关一中学习分析系统建设案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81-85.

[2]曹冉,王琼,耿骞,等.数据监护人才需求驱动的教育教学变革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02):81-86.

[3]杨现民,骆娇娇,刘雅馨,等.数据驱动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范式的新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13-20.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学校管理有效途径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