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19-11-24杨如生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学生管理小学班主任

杨如生

【摘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文章对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和谐关系;构建

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各个学校也开始慢慢实践,寻找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在构建和谐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只有真正地以朋友的身份和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并让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目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相处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再加上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等因素,师生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目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相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比较少

就小学阶段而言,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都还不是很成熟,需要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师生关系存在问题。

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德育方面的教育,造成學生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使得学生不愿与教师沟通。此外,教师也忽略了在生活方面与学生的交流。

其次,学生对教师有着畏惧心理,担心教师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担心教师向家长“告状”,从而不愿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会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开导,使师生关系处于不和谐的状态。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会处于主导的位置,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坦诚相待,导致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无法解决,久而久之会使班级管理的质量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并且,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处于领导状态,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并且学生对于管理被动服从,会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班主任应该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锻炼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三)班主任自身发展观过于片面

造成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问题的原因还有班主任自身发展观过于片面。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会根据学习成绩而有差别地对待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过多关注,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缺乏耐心。这样做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会造成对学生的错误定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长期以往,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处越来越紧张,不利于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策略

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和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善等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要想在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教师的一些行为进行模仿,因而教师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境界的好坏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宽严相济,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而且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到教师正确的行为和思想[1]。总的来说,教师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应该是学习管理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要想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必不可少,只有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才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

要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首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是由于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缺乏经验,思想不够成熟,在对很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时,往往思考得比较浅显和片面,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其次,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跟学生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自己,这样双方相互信任理解,才能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2]。

再次,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时的语言和语气,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教师了解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认清自身的位置,不能主导整个管理活动,要意识到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前提,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思想[3]。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不能根据学生一时的行为思想、学习成绩来看待学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关爱。

再次,小学班主任要在管理过程当中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合适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晏秋.探究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7(03):199.

[2]司国栋.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06(10):110.

[3]王丹.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策略[J].新校园(阅读版),2017(8X):162.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学生管理小学班主任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浅议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