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候,用力地长
2019-11-21冯凯馨
冯凯馨
曾经去云南,在客栈门前瞧见一棵一叶不挂、枯老挺拔的树。第一次知晓,那叫木棉树。当时我高三刚毕业,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学科有这样一个理论:物体的运动要看它的动力和抵抗力,动力越大,运动就会越来越快,如若抵抗力大于动力,运动就会停止。我想,人亦如是。
可是,朱光潜先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能不为抵抗力所屈服。”
赶时候,用力地长!
从加入研训班的第一天起,披荆斩棘的道路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加入:局促不安的开端
第一次参加研训班时,我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身边坐的都是校內语文学科的“大牛”,经验丰富,水平高超,且已在自己的领域颇有建树。我这个工作四年且自以为已经站稳课堂的人,瞬间怯场了,突然觉得自己仿佛是才入职的“菜鸟”,唯有躲在角落里沉默不语,局促不安。
看到一学期的研训安排时,我更是长叹一口气,这可怎么办呀?每周半天,不仅要上课、听课,还要负责每次的新闻稿撰写,再想想自己手头上毕业班堆积如山的任务,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连着两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已经使我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班级管理上,每天在繁重的毕业班任务中打转,使得工作资历尚浅、毕业班教学经验不足的我,常常相形见绌,已无暇顾及个人专业的成长。然而这个时候,总有很多声音告诉我:“不能放弃专业发展!”我常常看到那些经验丰富的毕业班老教师仍然埋首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每次听课都全情投入、思考质疑,觉得自己做的只是皮毛。
又一次环顾四周,看看大家,身边的小伙伴谁不是在一次次的历练中积累,在繁忙的工作中留出一片学术的净土?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有什么不该做、不愿做的呢?
我紧紧攥住了手中的学期任务单,抬头望了望窗外的远方。这一刻,我似破土而长的嫩芽,看见了明媚阳光,找到了向阳而生的方向。
加入,是局促的担忧,更有痛下决心的期待。
融入:一波三折的成长
在挑战中磨炼,在失败中成长。
加入研训班几周后,我迎接了第一次挑战——和卞老师分课时上《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忙于其他任务的我,想着文章不难,第二课时只要分析文本、写写书信即可,便掉以轻心,未经过认真思考便匆忙备课。相较于卞老师的第一课时,独具匠心,构思巧妙,我的第二课时显得淡如水,乱如麻。教学到最后写书信的环节时,孩子们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迟迟无法下笔。课堂在尴尬的氛围中结束。
这是一堂有些失败的课。课后研讨中,每位听课老师都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汪主任的三个问题更是掷地有声:“你教这篇书信的目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为什么出现在这个单元?让学生写书信的目的又是什么?”我突然发觉自己对课文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教学环节的目标设计也不够明确,对每个环节的衔接、铺垫也没有进行精心设计,所有的漫不经心都使得课堂没能成为真正的课堂。
这一次的“失败”让我深深明白,文本是一堂课的出发点,教师首先必须对文本有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读文字;应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所有的设计不是为了看似丰富而设计,都应该指向教学目标。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以后的每一次体验都不敢掉以轻心。
很快,研训班第二次上课的机会来了,与孙老师分课时上老舍先生的名篇《草原》。
这一次我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首先与孙老师展开了深入讨论,在交流中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老舍先生语言魅力的感受。从孙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如何研究文本,如了解文本的背景,赏读作者的其他相关文字加以补充,也了解到了阅读策略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辅助课堂。在孙老师的引导下,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小调查,了解到了学生对课文的疑惑之处和“新鲜感”之处。孙老师还将搜集到的老舍先生写的关于内蒙的一组文章交给我,让我好好读读,看看文字上有什么关联性,希望可以和课文内容相联结。
正是在孙老师的帮助下,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深入、紧凑、有新意。细致的教学、独特的环节设计,使课堂氛围火热。根据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思辨式的讨论,既打开了思维,也更加深入地品析了老舍先生文字的魅力。学生抓住“初入草原,我们都会吟诵‘天苍苍,野茫茫,为何老舍先生觉得‘并不苍茫”这一质疑,对文章第1自然段深入品读,从小丘、羊群、蓝天等画面中感受草原的灵动、鲜活。又与老舍先生在其他文章中所写“绿色”的文字进行比较阅读,感受语言的丰富,发现草原的绿是有层次的,绿得浓郁而有生命力。
这堂课,在质疑中思考,在对比中感受,获得了研训班所有老师的一致认可。评课中,汪笑梅主任和王金涛老师说,我已经找到了自己上课的节奏和方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希望我将这些积累充分发挥出来,并延伸下去。
通过研训班的这两次上课,我明显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心态更成熟、教学更细致、方法更恰当,对于文本和学情也更有把握。我想,这就是研训班对我最切实的意义。在这里和一群优秀的人不断碰撞,擦出火花,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而后内化再成长。
笃行:赶时候,用力地长
一个学期很快,在悄无声息的听课、上课、写新闻稿中结束了;一个学期又很漫长,回望那一遍遍修改的教学设计和课件,那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收获,似乎都是时间的馈赠。这一场盛大的成长,是我走向未来的起点。
临近学期末,最后的挑战如期而至。我作为代表参加一次省级说课比赛,内容是统编本教材中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初读课文便摸不着头脑,再读课文思绪变得凌乱。但是我知道,只有自己形成了想法,磨课才有意义。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课文“顺”了下来,但是左瞧瞧右看看,都觉得平平无奇。
王金涛老师为我邀请了特级教师刘红前来指导。刘老师听完我的思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亮点,没有重点!”她告诉我,统编本教材都是以单元为一体,每个单元有其独特的单元目的。这篇文章处于习作单元,就应该仅仅抓住习作单元的精髓。在她细致的指导下,我一句话一句话地进行整理和修改,并紧紧凸显习作单元的特点,设计了随机小练笔,使得说课重点变得突出,思路更加清晰。
这样还不够,为了让我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团队成员又利用空余时间为我出谋划策。在他们的集思广益下,我将“言语的生长”作为突破口和核心主题,在教学中突破言语生长点。首先,打破常规的教学顺序,紧紧扣住文末一句,将人的生长和文中所写的动物、植物、非生物的生长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动物、植物、非生物的成长中感受“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再联系人本身,使得教学更有逻辑性,并在交流中细致地品读文字。同时采用阅读策略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课文本中感受、思索,发掘语言的魅力。最后,王金涛老师指出,语文课堂仍然不能丢失言语的魅力,文中排比的段落值得模仿,不妨引导学生写一写小诗,展现万物的生长……
人也一样,应该赶时候、用力地尽量地长。这次说课比赛,看起来容易,实则耗费了不少心血。15分钟的表达,凝聚的是团队的帮助,是前辈们的指引。而我在这场说课中,扎根土壤,汲取水分,沐浴阳光,谁说不是一种夏天里的成长呢?
回首四年征途,一步一个脚印,听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篇文章,参与好每一项活动,不断积累,不断挑战。
将来,我仍会带着成长的力量,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不负所望。
木心先生有言,“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就看你有没有这份锐气,迈开脚步,无所畏惧,脚踏实地。
当年问导游木棉树最美的时候是什么样,导游说,高冠艳花,一树火红。四月才开的木棉花,那壮美的场景,我至今仍未见过。但是我能想象到她在一年里,安静地积蓄着力量,无畏风吹雨打。一年的精华积淀,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唯愿我也如此。
赶时候,用力地长!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银城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