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9-11-19赵婷

新一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效率信息技术

赵婷

摘 要: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崇尚的道德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它的到来给中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效率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出,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紧跟时代的步伐,是在历史的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本。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中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从计算机自身的特点来看,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图片和视频,这种感染性非常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能够得到及时又有效的教学反馈。这种交互的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非常积极的帮助的,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没有独自思考的平台。

课堂训练一般会安排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中,就是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做题,结束后,老师再对他们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的单一,不能充分发挥这个环节起到的作用。借助人机交互的模式就不一样了,比如说,老师可以借助Authorware制作成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题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运算,然后让他们选择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回答正确,窗口就会弹出一些激励性的文字“恭喜答对了,你真棒”,同时在旁边附有一些有趣的图案。相反,如果学生答错了,就会弹出“真遗憾,打错了,加油啊,再试一次!”的窗口,如果学生三次都回答错误了就为学生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样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趣味性,学习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提高。

(二)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来看,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不管是教學内容、教学步骤还是作业练习都是老师提前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其中,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作业练习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高低来设计。这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差异化的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知识的获取

信息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给予学生有效的外部刺激,这种多样化的刺激,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一)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初中数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要想通过语言的表述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在学习“函数”这个概念的时候,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每个x值,都有一个唯一值y与之对应”,并对这句话要有个直观的印象。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其变得直观化:向学生播放一段三峡大坝蓄水的录像,然后在一旁展示相关的函数关系,将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每個x值,都有一个唯一值y与之对应”这句话。

(二)将无形变有形。初中数学中很多的知识点还是偏理性的,仅仅强调片面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比如说,在几何学习中的“点的轨迹”这个知识时,对于“射线”,“直线”的轨迹就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一步一步地向学生展示这些轨迹的形成,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个直观的印象。

(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信息技术时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初中数学中很多知识点看上去很复杂,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规律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比如,在代数的学习中有个“频数分布”这个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无非就是对一大串的数据进行观察,接着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接着再分组,找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最后绘制频率分布图。这个过程非常的烦琐,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将所要分析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接着自动筛选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其进行颜色标注,然后用excel画出相应的频率分布图,这些数据和图表一目了然。这个过程非常的简便高效,很好地节约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

三、信息技术贯穿数学教学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应贯穿整个过程,教师通过个性化教案的建设形成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放映功能替代传统低效率的教学手段与工具,并创设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场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课后学生可利用教师课堂教案或网络媒体资料进行复习,总结课堂相关知识,完成课堂作业,并通过网络手段远程传输,实现作业完成与反馈的零时差,提高学生对作业的整体印象,是教学反馈更加有效。即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实行数学教学时,应注重其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与作业反馈的全过程。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新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符合数学的教学情境、改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创新策略有助于解决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初中数学以及各个科目的日常教学之中。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效率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