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等院校课堂有效教学

2019-11-19王瑞

新一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有效教学课堂

王瑞

摘 要:伴随着陈宝生部长的讲话“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要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问题逐渐暴露于公众视野,亟待解决。本文以高校课堂有效教学为视角,聚焦高等院校,提出对应措施,从而促进高校课堂教学快速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也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学生由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大学时期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学生提高专业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从自身出发主动、自主的学习。大学生入学之前不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内容,开学之后通过学校学习才发现自己是否喜欢,如果学生不能接纳所学专业,则出现厌学情绪。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前让学生自主了解专业的情况下,预选专业范围,入学之后专业课程正常授课,其他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课,使学生在保证专业课正常学习的同时,可以依据自己兴趣学习。教师、家长可以在切实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学校还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刺激学生的心理,在班级乃至学校设立学习榜样,并予以一定奖励,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使学生陷入反思,依靠自身的力量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摆脱高中时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的“死学”方式。大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并不是以应试为主,而是为了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积,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必须适时转变学习方式,学会深层、自主学习。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广泛阅读大量的专业课书籍,了解相关专业的主要知识,在阅读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借助知网等文献网站查看大量相关权威文献,熟悉目前本专业的前沿问题,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学生还应当合理利用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实训基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师由领跑者变为陪跑着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态度,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以高昂热情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将教学任务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不断向学生传授毕生以来的学术经验,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知识。教师在端正态度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教师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专家座谈会,了解专业动向。教师并不是本专业的权威,应当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高效率的传授给学生。

一节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教师是否能把控整个课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关,与教师的管理能力也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当中需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师讲授时间、学生参与时间适当搭配。教师可以多参考有意义的演讲,借鉴演讲的模式设置课件内容,吸引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只有这样在学生课堂主讲阶段,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参与进来。课堂中,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状态,防止出现过于嘈乱或者过于死气沉沉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组织新老生交流会、参加教师培训的方式不断增加经验,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缩短课时,优化教学内容

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保持与所传授内容有关,越易引起兴趣的内容越容易使人们保持专注力。但是受大脑客观状况影响,人的专注力基本上可以维持1-2个小时。教师授课的兴奋状态也基本在1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段,教师会感到疲倦、劳累,授课质量会大大下降。因此,高等院校课时情况应当控制在1-2个小时之内,使学生的专注力与教师的讲课激情都保持在最高昂的状态,提高授课效率。

大学课堂教师讲课并不是单纯知识点的传授,应以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学生自学为主。如何使教师在短短1-2小时内达到预设目的?借鉴ted演讲模式,教师授课可以采用演讲的方式,抛弃课本原有理论知识讲解,课堂内容以一个专题为主,聚焦一个模块。例如ted演讲中讲授拖延症,演讲人以小怪兽的形式向大家讲明拖延症是如何诞生,如何存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容讲解清晰明确,生动有趣,在没有外界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点击率十几亿。这源于个人兴趣,也源于演讲人授课内容的魅力。大学课堂中如果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吸引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兴趣,不需要任何压力,学生自然被所授内容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课下通过自学方式补充自身短板,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以课堂上课为主,短暂的课堂时间并不能使学生们掌握到应有的知识面积。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通过看视频的方式自主学习,将基础知识、知识面积的补充放到课下来完成。借鉴国外教育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的方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再进行新课的讲授,大大节省了上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基础知识学习放到课下完成,那么课上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呢?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一直受到广泛质疑,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授课,台下学生无一人听课。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是传统授课模式的问题所在。需要高校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独自思考、汇报和互评等方式。由教师分好小组或自由组合,课下小组成员相互促进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可以预留一部分时间由小组以汇报的形式将课下学习遇到的问题或者收获等分享给大家,其他小组在汇报结束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个人见解或者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课堂,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中不仅提高了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们课下学习的效果,针对性的进行疑难解答,提高课堂效率。

五、师生互评,完善教学反馈

教育评价是当前高校进行反馈采取的有效方式。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将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时反馈给学生。参考中小学生教师评价,教师期末考试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情况反馈,让学生更有利于了解自身问题所在的同时,也加强教师对学生们的责任心,更加认真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认识到教师评价的重要性,可以更加认真对待教学评价,认真评价每一个教师。

评价内容回答的是“评什么”的问题。教学评价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反馈,课堂中更加侧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内容的评价。与此同时还应当拓宽评价面积,及时了解学生对目前为止课堂存在问题的反馈。评价方法回答的是“怎样评”的问题。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载体,评价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多种评价模式相结合。目前为止,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容易受到教师学生双方忽视,需要加强教育评价的重要地位,通过“档案袋”的形式,对双方评价进行留档保存,引起双方重视,还应当注重解决教师学生一味好评,回避问题评价的现象。通过对教学评价的整改,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及时发现课堂问题、解决课堂问题,实现有效教学。

本文对如何提高高等院校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引起高校对有效课堂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找解决高等院校课堂问题的措施,促进高等院校实现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教育研究,2013

[2]曹世臣.浅谈企业有效管理.营口市标准化协会营口宏晟管理技术咨询中心,2007

[3]田丽丽.角色扮演法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12

[4]刘贤利.改变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有效方法.淮南师专学报,2003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有效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