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形势下面向发电行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2019-11-19胡章茂田红陈冬林
胡章茂 田红 陈冬林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增强,我国的能源行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对目前面向发电行业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能源行业的发展新形势,为我国新一阶段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的人才保障,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希望对其他高校本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电力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为中国的工业、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相关高校的能动类专业为我国的能源系统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工程人才,为我国的能源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能源事业,特别是电力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的能源行业有了新的形势。在这个新的趋势下,无论是发电企业、电力设计院,还是政府等单位对人才都有了新的需求。而目前各高校相关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都不能满足这种变化。因此,为了适应能源形势的发展,各相关高校的面向发电行业能动类专业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能够满足我国能源事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充足的动力。
一、我国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分析
(一)环保的约束将进一步加强,火电发展趋势放缓,重点是节能减排。在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放缓燃煤火电建设步伐;环保方面,“十二五”以来,国家将火电脱硫脱硝作为应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燃煤机组加装脱硫脱硝装置;国家已将火电行业环保政策重心开始移向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二)生态压力加大,水电放缓,统筹开发,强化抽水蓄能和外送。生态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对水电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要求不断提高和新能源在电力市场的份额快速上升,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谨慎发展,核电潜力巨大。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虽然,日本福岛核电危机延缓了我国内陆核电进程。但是,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前提是保证核电的安全运行。
(四)“能源互联网”概念逐渐清晰,“互联网+”深入到能源领域。能源互联网将实现不可再生能源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型;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交通系统向电气化交通系统的转变,从而推动在能源生产领域实现清洁替代和在能源消费领域实现电能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电力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发电结构将发生非常大的调整。
二、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I类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南省一流重点专业、中广核联合培养专业,具有显著的电力行业特色,在能源与动力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面对能源发展的新形势,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积极探索,主动革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改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修订
通过研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訂,修订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能源电力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品质,系统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能源电力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实践能力,能在能源动力(热力发电及动力机械等)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安装、运行、研究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靠得住、敢担当、肯实干、勇创新、有情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
(二)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增设了电气工程概论、能源经济、计算机控制技术、能源工程管理、继电保护、机电一体化现代设计方法、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智能诊断、仿真软件MATLAB及应用、能源动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计算及应用、能源动力工程数值模拟、新能源发电技术、能源环境技术进展、煤炭转化技术燃烧污染物产生与控制、抽水蓄能发电技术认知训练课程。
四、结束语
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跟随行业的发展形势不断调整,以满足行业的需求。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研究能源行业的发展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