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警察公信力的因素与提高途径

2019-11-19

新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警民社会公众公信力

庄 辉

一、建立和谐社会必须提高警察的公信力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信力”一词被定义为: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有学者认为,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完全取决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①龚培兴,陈洪生.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以“非典型性肺炎”防治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而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机关通过依法行使司法权,在忠于案件的真实情况下,严格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以此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警察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以及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体现的公正性、权威性②常乐.浅谈警察形象建设问题——以提升警察公信力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4(7).。体现在公众对警察执法办案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实际上也就是公安机关的信用能力,它的核心表现在社会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度。警察公信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警民关系的发展,以及执法办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成效,警察公信力一旦过低,将会给社会和警察队伍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加强警察公信力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警务工作效率,且对维护社会治安良好秩序、建立和谐稳定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唯有提高警察公信力,才能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人民生活安康,以建立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二、警察公信力面临挑战及原因

(一)警察公信力面临的挑战

第一,对警察形象负面评价,容易掉入“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来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对一位罗马皇帝的评价:“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简单来说,就是当公权力处于公信力危机时,不管说话、做事是好是坏,都只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2014 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到了“塔西佗陷阱”这一观点。他强调党和政府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惠民心、办实事。得民心者得天下,与人民携手同心,建立良好的公信力,才能规避掉入“塔西佗陷阱”①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19.。公信不立,患莫大焉。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机构,一旦掉入“塔西佗陷阱”,会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攸关。

第二,警民关系的矛盾冲突。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职责,良好的警民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警察公信力低下,无疑会难以服众、使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职能产生质疑,容易导致警民关系的水火不容、人民普遍缺乏安全感、社会躁动不安,其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妨碍正常执法办案工作的开展。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公安机关在开展执法办案活动时,需要凝集民心、汇聚民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当公信力过低时,不但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帮助,还可能因无法妥善应对警民冲突、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等而丧失民心,对以后的执法办案工作造成严重的妨碍。

(二)影响警察公信力的原因

1. 警察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和随意性

2017 年8 月,河北邯郸交警用“冒牌”警车上路执法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热议。邯郸交警的解释是:基层一线执法执勤车辆破旧且长期没有得到购置或更新,以及该市财政局近期暂停办理车辆购置控办工作的原因。从情理上来看,或许能理解这一行为,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警车必须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且禁止其他机动车对上述车辆专用的或是与其类似的标志图案、警报器或标志灯具进行喷涂、安装和使用。在公安部发布的《警车管理规定》中,也要求警车号牌必须遵守《警车号牌式样》的规定。因此说明了,“开‘冒牌’警车上路执法”是一种违法执法行为。再从执法效果的角度来考虑,这甚至是一个荒谬的笑话:正规警察开着“冒牌”警车上路执法,已经是违法行为,却还要去纠正其他车辆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正人先正己”,交警自身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又从何谈起真正的“严格执法”呢?还有2003 年发生在成都金堂县的惨案,一位已为人母的吸毒嫌疑人就因警察工作的马虎,致使她3 岁的女儿被活活饿死在家中……这些涉警案(事)件都引起社会公众对警察队伍的愤怒和不满,严重损害了警察公信力。

2. 新闻媒体的负面舆论传播

各别新闻媒体为了“博眼球”,为了在短时间内引起较高的关注,而选择做“标题党”,误导性报道,制造各种舆论热点,而这些信息往往能迅速锁定社会公众视线、调动和刺激公众情绪和行为。特别是网络媒体,传播快、影响力大,却往往忽略新闻的真实性、背后的深度思考和可能引发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第一感官就决定了相对于正常事物的关注,更容易被反常、异常的事物所吸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一直处于被媒体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聚焦状态,对警察不利的报道,总能在第一时间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①王南江.社会环境变化对警察执法公信力之影响研究[J].公安研究,2011(6).。尤其是涉警突发敏感案(事)件,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追求“爆炸性”“独家披露”,会加上吸睛的标题进行炒作,夸大部分细节、刻意提出煽动性的言论,将舆论的“利剑”直指向公安机关。久而久之,公众对警察的认知就会固定在“逢警必反”的负面印象,出现负面舆论被定格、评论“一边倒”的极端情况,对警察公信力造成重创。

3. 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期望过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警察也只是普通人,并非“圣人”,不能保证工作的完美无缺。“有困难,找警察”“服务型警察”口号深入人心,而现实的复杂性、警察的职责却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一旦不能满足需求或者达到预期的满意值,就会形成对警察的消极态度和不满情绪,这些“差评”累积下来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的效应。

4. 警民冲突频发,警察形象受损

近年来,警民冲突(案)事件的频繁发生,加深了警民矛盾的恶化,使公安机关的工作难度也与之俱增。2017 年9 月,一段名为“上海交警绊摔抱娃女子”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在视频画面中,一名抱娃女子似乎与执勤交警发生了争执,期间该名女子多次推搡交警,后被交警以“抱摔”的方式将其制服,但也导致其怀中的孩子随之倒地。因视频反映的是直观的事物,大多数民众都会选择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而不会去鉴别事情的真伪、探究前因后果。该视频被新闻媒体大肆传播,民众纷纷谴责当事交警,乃至用言语攻击整个警察队伍。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交警在开展违法停车整治活动时,遭到一名违停女性车主的暴力阻挠。起初交警曾以其怀中小孩为由劝告该名女子,但却受到女子的多次推搡。其后交警在制服女子的过程中不慎疏忽了孩子的安全,致使女子与孩子双双倒地,交警处置不当、女子怀抱孩子有恃无恐,尽管该名交警被停职接受调查,但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警察的形象。

三、提高警察公信力的途径

(一)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坚持不忘初心,就要坚信人民是党的根基所在、力量源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为人民造福的事业道路上不断前进,必须把人民摆在心中第一的位置,勿忘初心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的生活,2016(7).。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缓和警民矛盾、重新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每位人民警察都应摆正自身的位置:“人民公仆”是第一身份,然后才是“执法者”“管理者”的身份。必须要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彻底摈弃“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坚决纠正“以权谋私”“个人利益至上”“形式主义”这类错误思想,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觉悟,且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唯有这样,公安机关和民警才能主动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真正做到立足于群众路线,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的信赖,以此提高警察公信力。

(二)加强警察队伍的建设

警察公信力的下降,除了外部因素,归根结底就是自身仍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所以提高警察公信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警察队伍的建设。

1. 加强对人民警察综合素质的培养

“警察”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每年都会出现不少人民警察因公殉职的事件。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素质:第一,警察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执勤中,基层民警必须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的素质、文化程度等都高低不一,如果遭遇当事人因情绪激动而打骂、故意攻击民警时,民警的心态没控制好、而与当事人发生冲突的话,就可能导致涉警突发案件的产生,不但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影响公信力,还可能对民警自身的安全也造成威胁。第二,警察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肩负起保障人民生活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担。为了保证合格的业务水平、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必须提高入职民警的教育培训水平,定期进行各项实战技能的操练考核,培养执法所需的各项技能和正确的执法理念,引导正确的执法行为。第三,警察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观点。防范警察腐败、违法违纪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的常见措施是加强监督警察日常行为工作,但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加强对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拥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才能从根源上做好防范工作。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警察,才会尽忠职守、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良好的警察队伍,是提高警察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2. 明示警察职权,合理用警

“有困难,找警察”的思想深入人心,以至大量非警务活动占用了相当多的警力,民警要面对着高强度、繁重的工作任务。甚至会出现“非警务活动和警务活动争警力”的情况,反而使维护社会稳定、保卫人民和国家安全的主要职责受到影响。非警务活动还存在吃力不讨好的弊端,堆积过多差评时,就又是一个极易引发警民冲突的教训。所以公安机关应明确警察工作职责,把警力投入到更重要的社会治安问题中,使人民群众拥有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才会赢得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提高警察公信力。

(三)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已成为大多数人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途径。但网络有较高的隐蔽性,用户可以“畅所欲言”,社会舆论普遍有情绪化、从众性、易煽动的特点,网络舆论成为警察公信力建设的一大难题。首先,警察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尽快化解危机、尽可能消除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合理的方式引导舆论。其次,要对“造谣”“恶意污蔑警察”这类触犯法律的行为依法查处,坚决不能让部分人为所欲为、却又无需承担造谣的成本。再次,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尤其是网络媒体,建立友好警媒关系;要与媒体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并善待、善用媒体。在出现涉警舆论敏感案(事)件时,要尽快与媒体沟通,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并把握主动权、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最后,可利用网络媒体改进以往宣传报道的形式,用正面、高质量、易被公众接受的报道抢占网络媒体的热门板块,赢得公众的好感。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能提高警察公信力。

(四)加强警民的沟通联系

有学者研究发现:人民群众与警察的接触频率与对警察工作的支持、理解、信任程度成正比。而当这种支持、理解、信任程度到达高水平时,群众也会对警察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更能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①卢国显.警民距离:我国大城市警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公安研究,2011(9).。和谐警民关系是提高警察公信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务必要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开展阳光警务活动,杜绝“暗箱操作”。除了机密信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规定可让民众了解、并适时提供答疑。对于涉警敏感舆论,要及时正面应对、消除误解;若确实是公安工作的错误,就要及时发出道歉声明,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加强警民关系的建设,有利于消除警民矛盾、建立和谐警民关系,也有助于警察公信力的建设发展。

结 语

当前,警察公信力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警察公信力的建设尤为重要,过低的警察公信力对社会和谐发展存在严重的制约。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警察公信力,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公安机关、人民群众、媒体等多方面的配合努力。

猜你喜欢

警民社会公众公信力
博物馆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交警十大队举行警民恳谈活动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