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9-11-18汪兰芳
汪兰芳
[摘要] 目的 研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2月间择取该院住院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加强风险管理,观察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心理素质、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结果 管理后研究对象生理机能(83.42±4.58)分、社会功能(89.51±4.86)分的生活质量高;负面情绪(96.73±4.55)分与心理状态(90.15±4.28)分的心理素质较高;患者护理技术(22.46±1.68)分、服务态度(23.15±1.27)分、心理护理效果(22.08±1.59)分与护理专业性(21.96±1.43)分的护理满意度高,研究对象发生交班遗漏有1例,药品发放错误有1例,药物外渗有1例,呼叫无应答有1例,发生率为4.25%。结论 对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风险;风险管理;生活质量;不良事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081-02
住院患者受生理或心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治疗期间易发生不良情绪,病情复杂、治疗费用高且治疗难度较大,导致其依从性欠佳,甚至发生医疗纠纷,护理风险指的是住院期间患者可能会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客观存在并贯穿至护理分析环节,除去一般风险后具备不确定性、情况复杂与后果严重等特征,经研究显示[1],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多变因素,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引发护患纠纷,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属于常见的管理程序,切实识别潜在护理风险,便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摘取了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9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该院收治的9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8.54±3.41)岁。①纳入标准:患者住院时间均在1年以上;自愿参与研究并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凝血异常或免疫系统障碍;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病历资料不全。
1.2 方法
①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质控小组成员以及部分高年资护士作为成员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熟练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督促指导护士规范护理行为,检查、识别并能够正确评估护理工作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②规范管理,完善护理规章制度。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考评措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护理工作,汇总不规范的护理操作,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实至实处,避免发生护理风险[2]。③强化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定期通过开讲座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重点强调规范性护理操作对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性,树立风险意识,确保各科室护理人员能提高工作警惕性,同时邀请上级专家或该院经验丰富的护理前辈作护理风险防控、护理投诉纠纷的处理、护理常见安全隐患、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等专题讲座,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操作期间易发生的问题,给予正确示范并纠正不规范操作,优化其护理技能[3]。④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就医感受。护理期间需详细掌握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与既往病史等,便于开展交流沟通工作,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疏导负性情绪且缓解心理压力,尽量满足各项合理需求,采用鼓励、安慰与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注意力,提高护理依从性,避免发生护患纠纷或护理风险[4]。⑤鼓励报告护理不良事件,促进质量持续改进。在工作中发生的投诉纠纷或者发现的潜在护理隐患要积极上报给护理部处理,护理部每月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督促整改,便于后续护理流程能順利进行[5]。
1.3 观察指标
参考SF-36生活质量量表[6]评估生活质量(生理职能与社会功能),向患者发放科室调查问卷评估心理素质(负面情绪与心理状态)。
统计研究对象交班遗漏、药品发放错误、药物外渗与呼叫无应答等不良事件。
测评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心理护理效果与护理专业性的分值,分值越高则说明管理措施越显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与心理素质
管理后研究对象生活质量中,生理机能(83.42±4.58)分,社会功能(89.51±4.86)分;心理素质中,负面情绪(96.73±4.55)分,心理状态(90.15±4.28)分,说明加强管理后生活质量与心理素质均高。
2.2 护理满意度
管理后研究对象的护理技术(22.46±1.68)分、服务态度(23.15±1.27)分、心理护理效果(22.08±1.59)分与护理专业性(21.96±1.43)分,说明加强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2.3 不良事件
研究对象发生交班遗漏有1例,药品发放错误有1例,药物外渗有1例,呼叫无应答有1例,发生率是4.25%。
3 讨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给予住院患者护理措施期间易发生风险,客观因素主要有高温、高压与医疗器械风险等,人为因素包含护理操作差错、未按规定完善护理操作与工作不谨慎等,人们对法律与维护权意识加强,若出现护理风险则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发生,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报道[7],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改善住院患者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管理模式,首先根据科室规章制度成立专业性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强化组内成员关于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明确各自职责并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找出目前护理风险现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全程监控护理质量,同时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充分意识到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护士条例》考核风险管理掌握程度,每周组织护士系统化分析病区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明确风险驱动因素与风险来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计划,做好对症预防措施,若已经发生风险则及时上报处理,详细阐述潜在风险与处理情况,评估并修正可能发生的风险,便于为后续提供良好的决策思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并且明确各病区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将各项检查措施落实至实处,高度重视关键点,早期识别可能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做好人员调配工作,要求护士规范化书写相关文书,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护理文书质量进行检查并审核,患者出院前后主动与其沟通,详细阐述疾病诱因与目前治愈情况,抓住问题中心环节,修正不足并打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时效性。
在该次研究中,管理后研究对象生理职能(83.42±4.58)分、社会功能(89.51±4.86)分的生活质量高;负面情绪(96.73±4.55)分与心理状态(90.15±4.28)分的心理素质较高;患者护理技术(22.46±1.68)分、服务态度(23.15±1.27)分、心理护理效果(22.08±1.59)分与护理专业性(21.96±1.43)分的护理满意度高,研究对象不良事件发生率是4.25%,说明给予住院患者加强风险管理能促进护理工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处理护理危机的管理能力,实现其自身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减少护理投诉率与护理风险事件,对提高疗效且改善预后,具可靠性,由此说明该研究与张萍等[8]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住院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优化生活质量,增强心理素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秀娟,王国君,任伟.护理风险管理降低内科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6(1):160-161.
[2] 王桂芬.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24):58-59.
[3] 贾大平.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1-12.
[4] 鄭爱喜,刘敏.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4):334-336.
[5] Slemon A,Jenkins E,Bungay V.Safety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 care: The impact of risk management culture on mental health nursing practice[J].Nursing Inquiry,2017,24(4):e12199.
[6] 曹美.对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248-250.
[7] 黄玉贤,李洪敏.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减少实习护生医疗差错、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8-10.
[8] 张萍,肖锦铖,陆伟侠,等.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内科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1(24):2968-2971.
(收稿日期: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