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

2019-11-18陈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满意度

陈丽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0月选取82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31.71%),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005-03

Applied 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in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HEN Li

Mianzhu People's Hospital, Mianzhu, Sichuan Province, 618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in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Eighty-two hemodialysis patients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quality.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to compar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quality of care and care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6%)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1.71%).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95.1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0.49%),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in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Satifaction

血液凈化技术是支持血液透析的基础保障,由于血液净化设备众多,对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操作专业性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临床研究发现,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的要点在于反渗透水处理、感染防控等环节,具有风险高、技术性强的特点[1-2]。为了降低血液净化室治疗风险,保障血液净化室质量,推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有序展开,探讨更加科学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该文以该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展开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纳入标准:①遵医嘱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②临床资料保存完整;③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菌血症;②沟通障碍;③恶性肿瘤;④精神病;⑤严重多系统功能障碍;⑥研究中途死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4~70岁,平均(52.29±2.79)岁;包括慢性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7~73岁,平均(52.54±2.46)岁;包括慢性肾炎18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4例。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①在透析前要求护士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对使用仪器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及时维修送检。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护士质量管理培训中的内容,密切监测相关体征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必要时可停止治疗,配合医师处理后再行透析治疗[3]。③定期考核护士的专业操作、理论知识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控制管理:①完善血液净化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操作程序,结合医院标准操作规范、患者反馈意见,通过小组研讨、专家咨询、文献查证等方式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包括感染管理制度、隔离消毒机制、人员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等内容,在日常培训中使护士熟练牢记各项规章制度。②成立质控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成立质控管理小组,根据血液净化仪器、设备、环境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质控方案,针对反渗透水处理、感染防控、复用系统管理等血液净化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预设护理管理计划。结合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能力明确工作内容,开展自检、互查工作,每周对科室进行综合检查,每个月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分,结合评分结果和患者的反馈意见完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③重视感染防控,护士之间相互监督,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前务必穿戴好手套。落实患者分区制度,包括隔离透析、急诊区域、普通区域,结合患者病情安排患者在相应区域内接受治疗,在透析前先进行相关传染学指标的筛查,比如梅毒、乙肝、丙肝等,对于阳性患者应安排在隔离区接受透析治疗。贯彻消毒处理机制,每次透析结束后均需采用消毒剂对透析仪器外部进行消毒,如透析仪发生血液污染,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清除血污,对内部管路实施全面消毒清洗。④加强水处理系统控制管理,由专人负责每日寻找,监督日常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落实专人负责登记制,详细记录水处理系统的日常运行,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记录内容包括各项压力值、电导度、纯水流量、废水流量,安排专人监测水内游离氯的硬度和含量。⑤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每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比如在内瘘穿刺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患者穿刺直径;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使彻底消毒和导管静脉段;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包括静脉压升高、凝血等问题,准确发现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先兆,提高护士应急处理能力[4]。⑥落实小组包干机制,固定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搭配,每位透析患者由新老护士搭配护理。科室每月组织病情交流会议,分析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完善护理管理方案[5]。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和热源反应。(2)采用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于管理1个月后由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操作、消毒处理、环境管理、感染控制4项内容,各2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护理质量越高。(3)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于管理1个月后对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治疗环境、总体评分等内容,满分100分,①非常满意:90~100分;②基本满意:60~89分;③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①+②)/41×100.00%。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8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数据,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x±s)以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等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x±s),分]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实践表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群体,为了防控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有必要加强质量控制[6]。经该文研究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防控热源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血液透析安全性。观察组环境管理、消毒处理、实践操作、感染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提供的各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初步分析,观察组通过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能够针对血液透析中心的工作内容、既往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完善护理管理机制,规范护士操作程序,明确护士具体职责,改善透析环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学者[7]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研究后发现,在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感染控制,规范护士操作技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热源反应、感染发生率,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水平,值得推廣。

综上所述,采用质量控制管理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俊云,余望仙,李慧兰,等.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380(12):98-100.

[2]  吴靖,周美玲,连芬,等.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139-141.

[3]  张娜.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8.

[4]  李敏,樊梅荣.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6,17(11):90-91,106.

[5]  王梦.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3):154.

[6]  谭庆慧.质量控制措施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37-38.

[7]  张小丽.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15):21-22.

(收稿日期:2019-05-12)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